平洲中心小学“三奇”融合课程走进叠滘水乡
学子挥桨扒龙船解锁S弯漂移奥秘

■同学们参观龙船模型。
珠江时报讯记者崔凤瑜夏永艳邹韵斯摄影报道12月8日,南海融媒“行走的课堂”桂城研学游定制团——平洲中心小学“三奇”融合课程走进桂城叠滘,同学们游古村、划龙船,解锁漂移奥秘,领略水乡韵味。
当天9时许,平洲中心小学研学团从潭头村入口进入叠北社区,沿路欣赏岭南水乡的美丽风景,看到了古村活化的多处墙绘、景观和“四小园”等,纷纷为美丽乡村点赞。
在叠滘水乡村史文化展馆,大家在叠北小候鸟导赏员的讲解下,了解到叠滘丰富的历史底蕴,以及龙船、十番、醒狮、粤剧、咏春拳、洪拳等传统文化。
“这里曾是存放叠滘龙船的地方,又名‘水晶宫’。为了更好地展示叠滘文化,改造成了村史文化展馆。馆内不仅陈列着叠滘18艘龙船模型,还有鼓、锣、钹等十番特色乐器……”土生土长的小小导赏员如数家珍地向平洲中心小学的同学们热情介绍自己的家乡。
“我们要扒龙船!”当天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上船体验环节。在东胜聚贤堂,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船桨,在叠滘龙船教练的教导下,认真学习扒龙船的坐姿、握桨、划水、压水等动作。坐上龙船,同学们难掩激动,有模有样地开始划动船桨,在全国闻名的东胜赛区体验S弯的“速度与激情”。
本次平洲中心小学“三奇”融合课程,是桂城研学游与学校教学大纲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为一体,有效衔接起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综合实施‘三奇’(好奇、传奇、探奇)课程,并以融合创新的方式开展,不断拓展教育的边界。”平洲中心小学校长张启强介绍,教育不止于课堂,更要走出学校,让教学“活”起来。
“我们学校很注重学科融合,这次研学我们制定了跨学科研学手册,把语文、英语、美术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希望同学们以游玩的形式,更主动、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平洲中心小学教师郑佩珠说。
出发前,教师们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叠滘龙船,粤剧、茶基十番、咏春等非遗知识;研学中,教师们指引学子进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和互动交流,把研学所见所闻所悟记录在研学手册里;研学后,教师们还会指导学子及时形成日记、绘画、手抄报等作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过程,既加深学子对书本的直观理解,也能让学子在研学中增加见闻、了解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