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科技全球首创技术在南海发布
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为传统铝型材行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路

■轻量科技的宽幅薄壁型材生产线。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时然通讯员容嘉欣摄影报道12月6日,广东轻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海丹灶发布了全球首创的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发布会汇聚了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共同见证轻量科技在轻量化成形技术领域的里程碑式成就。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参加发布会。
作为佛山仙湖实验室孵化的创新型企业,轻量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业轻量化成形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从今年2月落地到现在,轻量科技在仙湖实验室院士团队的引领下,仅用10个月时间,便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用小吨位挤压机进行超宽幅薄壁型材的一体挤压成形。
该项技术在仙湖实验室完成了中试验证,并通过轻量科技进行产业化推广,成功试制了多款传统挤压技术无法一次成形的铝合金板材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冷板、汽车电池包底板和高筋铝合金板材等。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高性能、轻量化铝合金部件的需求,更为传统铝型材行业突破转型升级瓶颈开辟了一条新路。
发布会上,轻量科技首次公开了其首创的变革性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在材料性能、结构强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同时,轻量科技还展示了利用该技术成功在小吨位挤压机上实现一体挤压成形的超宽幅薄壁型材产品。
此外,活动现场,轻量科技与多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涵盖联合研发、批量供货、投资意向等,标志着轻量科技的技术和产品已经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投资人的青睐。
仙湖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党委书记史四卿表示,实验室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轻量科技及新能源材料轻量化成形技术研发中心继续开展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的深度研发、装备研制和相关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新一代轻量金属成形技术的迭代升级,服务佛山市、南海区和国内外轻量金属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海围绕构建“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集聚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轻量科技的实践,是科研平台与人才团队相互成就的样本。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峰表示,南海将继续坚持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推进,积极构建全链条生产性服务体系,从资金支持、场地供给、服务保障、政策支撑等多个维度,全力扶持人才团队发展。同时,推动每个镇街形成自己的特色人才科创品牌,共同为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生态和肥沃土壤。
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生春表示,佛山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田地”,为实验室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同时,希望仙湖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让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