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11月2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分别会见多国领导人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树立快乐教育理念
    • “四家一员”共赴艺术盛宴
    • 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
    • 南海下月将举办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

    第A02版:经济

    • 盘活老旧资产 赋能文创事业
    • 南海下月将举办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
    • 南海一日成交两宗靓地
    • 一年落三子浦新持续投资九江
    • 以查促改提升工业区综合水平

    第A03版:要闻

    • 桂城“黑科技”亮相高交会
    •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 习近平分别会见多国领导人
    • 停车选择更多 价格更亲民
    • 每天中午鼓声响 备战龙超训练忙

    第A04版:文化

    • 艺术跨界盛宴 点燃九江激情
    • p30

    第A05版:大沥观察/文化

    • 网红城市,需要一场怎样的“大秀”?
    • 青少年创意书画展现大沥之美
    • 83幅作品带你感受山与湖的灵动

    第A06版:文明佛山

    • 提供多元成长体验助建儿童友好型城市
    • 辨识中草药 制作养生锤 玩真人抓鸡
    • 见证“一分钟造一辆车” 探秘800年古村
    • 签订保密协议能否约定违约金?

    第A07版:南海朋友圈

    • 打造儿童友好空间 让“童话”成为现实

    第A08版:视野

    • 新技术争奇斗艳 “链”式出海成主流
    • 燃气泄漏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规划调整公告
    • pB5
  • 数字报首页

A07:南海朋友圈

打造儿童友好空间 让“童话”成为现实

多个城市深入推进儿童友好成长空间建设,以“一米高的视角”,打造属于儿童的“一米世界”

2024年11月20日

打造儿童友好空间 让“童话”成为现实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结了各地在制度机制创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

其中,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5个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6项经验做法入选,数量为全国最多。以“一米高的视角”,打造属于儿童的“一米世界”,为孩子们提供安全、便捷且充满关爱的空间。此外,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经验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上海

杨浦区

工业遗存焕新拥抱祖国花朵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上海市杨浦区将滨江空间5.5公里示范段打造为儿童成长友好空间”项目入选。

杨浦滨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博览带”,在“还江于民”的顶层设计下,老工业建筑焕发时代魅力。世界技能博物馆、皂梦空间、大桥公园、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5.5公里示范段包含25个儿童友好服务点。

网红建筑“绿之丘”原为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如今成为“遛娃”圣地。通过屋顶垂直绿化等技术措施,这里形成了退台错叠的“空中花园”,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园绿地于一体。

在杨浦大桥下,昔日明华糖厂原有的水杉林地被种植上蜜源植物,打造为蝴蝶花园,作为儿童自然教育及科普体验基地。

通过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滨江空间转型蝶变后力争让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和儿童的需求产生连结。儿童友好,已经成为杨浦滨江的一张鲜亮名片。

2020年,杨浦区出台《上海杨浦滨江生活秀带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起步“空间友好”,推进“服务友好”,实现“全域友好”,聚焦滨江独有的生态资源和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博览带资源优势,融入儿童科普教育、历史人文、技能体验、生态健康、红色主题等元素,助力儿童获得长远而全面的高质量成长。

2023年,《杨浦区儿童友好导览手册(2023版)》发布。杨浦区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巧用杨浦滨江优秀的自然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滨江丰富的工业遗产,采取“示范点”连接成“示范段”的拓展性空间建设方法,为儿童提供具有杨浦特色的室外活动基地,鼓励儿童体验天然野趣的环境。

位于杨树浦路3024号的油酷艺术公园由老厂区改造而来,可开展艺术、科普、运动等综合性儿童成长活动。

不久前建成的乐动力杨浦滨江运动公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运动锻炼空间。儿童们自由欢快地骑行、在碗池里玩滑板,成为杨浦区着力打造具有显示度和集聚度的户外儿童活动场所的生动样板。

未来,儿童友好理念将持续有机融入到杨浦滨江的整体建设之中。大桥公园将动工儿童探索乐园;此前揭牌的上海国际儿童友好中心,将作为杨浦滨江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的核心,面向全市儿童开放,着力构建集交通安全、环境生态、儿童参与、科普技能、体能拓展、文化艺术等功能为一体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新格局。

深圳

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让“儿童友好”可看可感

11月20日将迎来世界儿童日。近日,深圳多个儿童公共空间相继改造升级或上新: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启用,从外观到功能分区处处体现“儿童友好”;深圳人才公园二期近日开园,儿童活动区域寓教于乐;深圳市儿童公园开工改造……孩子们有了更多安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场所。

10月31日,深圳最大的儿童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正式启用。从外观设计到内部功能分区,“儿童友好”都可看可感。

从上空俯瞰龙华院区的建筑,像是两个“B”合并在一起,因此它有了个形象的外号“Baby楼”。院区一楼循环播放着迪士尼动画电影,每层楼还设置了不同的动物主题,例如,塔楼的动物主题为我国珍稀濒危物种,病房医疗街休息区为猫头鹰主题空间,门诊车行落客大厅为大象主题空间等,让孩子们在就诊的同时可以探秘自然科学,放松身心,缓解焦虑。

11月1日,深圳人才公园(二期)正式开园,其中海洋主题的儿童游乐场所“嬉乐湾”、为儿童打造的候鸟主题自然教室“乘风楼”以及随处可见的自然知识科普标牌,吸引了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玩打卡,成为深圳又一个遛娃好去处。

为儿童打造的候鸟主题自然教室“乘风楼”,大门口矗立着两只黑翅长脚鹬模型,步入楼内,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鸟类卡通形象以及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性详解。“人才公园(二期)旨在为鸟、两栖动物和昆虫等各种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户外还有以鸟类繁衍、迁徙等全生命周期为主题的为孩子们提供科普教育的‘飞鸟步道’自然研学径。”人才公园总设计师祝捷说。

近期,深圳市儿童公园也传来佳讯:升级改造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工。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围绕儿童公园的升级改造工作,对公园辐射区域50余所小学、幼儿园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同时还通过打电话、设计方案征求意见等方式收回17000余个家庭的反馈信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

据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项目负责人介绍,将在全面保留大笨象滑梯与十二生肖雕塑等承载深圳回忆的经典设施的基础上,秉承“一米高度”看世界的理念,对全园进行改造,升级儿童友好服务:构建戏沙游戏、亲子互动、机能游戏、冒险探索、戏水游戏、绿色休闲等面向自然、互动性更强的六大无动力游戏分区,培养儿童体能、技能、探索能力、参与意识、社交能力、环境掌控、策略能力等不同方面的潜能。在游戏分区中,有在全市范围内首创的能使静态的沙在场地中流动的“沙动力”乐园,有结合新型低碳技术模拟四季“云、雨、冰、雪”天气的“水动力”乐园区等。

“营造儿童成长友好环境”是深圳今年年度10项民生实事之一,明确提出“改造、提升或增加室内外儿童活动空间及设施。”近年来,深圳积极探索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更新的进程,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活动需求,从城市、街区、社区三个维度持续拓展活动空间、开展适儿化改造,为孩子们留出一片片成长天地。截至目前,市级各类儿童友好建设点已达678个。

杭州

滨江区

社区进行适儿化改造打造

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结各地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其中,滨江区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经验成功入选。

一座城市对待儿童的态度,彰显这座城市的温度。为更好地服务年轻家庭,打造美好生活共富场景,滨江区以未来社区创建为契机,整合资源进行适儿化改造,打造集托育服务、儿童健康、亲子教育于一体的5分钟社区乐育圈,让儿童友好可及可感可享,让“1米”世界越来越斑斓。

“我希望可以有我们小朋友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我希望幼儿园里可以养一只兔子,种点萝卜,这样我每天都可以跟它玩。”……

儿童需要什么?让他们自己说。为打造滨江特色儿童参与体系,滨江区学校和幼儿园成立儿童观察团,让小朋友们自己建言献策,截至目前,参与人数超3500人次。

不仅如此,为更好地发挥社会各界作用,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治理全过程,滨江区还成立了区街两级联动的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儿童友好空间项目联合审查工作机制,整合区街社、物业、运营单位等多方资源,加强儿童友好组织聚合力。

“来,大家一起排排站,我们出发啦。”每当天气晴好,滨和社区益启橙长托育园内总能看到几个老师护着小伢们排队到园子里玩耍。

“夫妻双职工,孩子没人带怎么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婴幼儿的入托问题成了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托育服务,这种方便,是家庭幸福的来源之一。

滨和社区益启橙长托育园面积近600平方米,共开设三种班型,一共48个托位。园区设计温馨宽敞,敞开式超大室内多功能活动空间,帮助幼儿各项能力及思维更优发展。

近年来,滨江区将儿童友好理念全方位融入社区建设,与未来社区、美好生活共同体、城市微更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各社区融合共建家门口亲子图书馆、儿童乐园、普惠托育中心和儿童健康中心,为儿童提供兼具探索性、安全性、趣味性的活动空间,成功打造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上学放学时段,学校门口的交通一直是家长关心所在。滨江区先行先试,启用全国首条云守护“无忧通学路”,破解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有了这条蓝色的通学路,孩子上下学我们放心多了。”学生家长陈女士笑着说。

作为滨江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畅学工程”和滨江区未来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学路”也是滨江区充分融合“未来社区”建设的一个教育场景、交通场景,积极构建家校社育人共同体的有力实践,实现线上“云守护”线下“人守护”。

针对儿童的“健康需求”,滨江区还升级了儿童健康综合管理中心,如缤纷未来社区形成了“医、防、护”三位一体化管理,并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等省市级医院合作,利用远程智慧诊疗技术为儿童提供多学科远程专家会诊、在线复诊与居家健康管理等服务。

如何“带娃上班两不误”?近年来,滨江区先后开设了产业园“嵌入式”公办幼儿园4所,同时,打破房户限制,辖区学位有余的公办幼儿园,面向周边企业员工子女提供入园、托育、晚托、暑托等服务,让“孩子陪父母一起上班”成为现实。

(综合羊城派、上观新闻、深圳特区报、滨江发布)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