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扒龙舟边巡河守护碧水清流
丹灶发动各界加大治水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龙舟护河队 ”巡河 。 (通讯员供图)
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丹灶多个水面上演千帆竞渡——10月1日,南海龙超丹灶百村五人龙舟“拉力赛”新安分站赛在东平水道新安段举行;10月4日,下安分站赛在南沙涌下安段举行;10月11日,高海社区也时隔30多年在南沙涌高海段举办龙舟邀请赛。
龙舟比赛对水域的水质、水位、流速都有特定的要求,这些都考验着城市的生态治理能力。
为何丹灶能在多个水域分别举办龙舟赛事?其背后除了龙舟运动的氛围日益浓厚外,也折射出丹灶多年来对水环境治理成果的自信,这也是丹灶推进全民治水模式的“绿色答卷”。
组建龙舟护河队织密水环境防护网
近年来,丹灶着力发挥行业支持、产业支撑、企业带动、乡贤帮扶、群众参与等多种方式,凝聚政企社三方合力,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切实推进“全民治水”。
尤其是在村居和经济社一级,随着龙舟运动的兴起,丹灶各村居、经济社纷纷成立各自的龙舟队伍,形成了“村村有队伍、年年有赛事”的局面,各支队伍常年在大小河涌训练竞赛。
每个人都是水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丹灶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龙舟运动,正是推动“全民治水”模式的重要途径。
在龙舟运动的加持下,像东升、西岸等村居,开始逐渐组织起一批由龙舟爱好者构成的“龙舟护河队”。他们在扒龙舟时,往往不止于扒,更是巡,巡查大洲河、官山涌的水质状况及两岸雨水排口情况,监督社区内的污水排放。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例如在建设站涌,有龙舟队训练时发现一企业存在偷排污水行为,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此外,在承载着“有为精神”的有为水道上,也有自愿参与巡查护水的游船船夫,守护着有为水道的水清岸绿。
村居主动作为按下治水加速键
推进全民治水,村居是主战场。10月10日,丹灶镇水环境治理指挥所办公室组织各村(社区)治水干部及相关办局召开会议,与村(社区)签订巡河治河护河责任状,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村边、屋边、厂边、塘边支毛涌、村前塘等“细枝末节”处水体环境的改善力度。
与此同时,丹灶各村居还积极发挥基层治理效能,通过自发筹集资金,完善各自辖区的水环境治理工程。
例如上安社区大力发动本地乡贤进行捐助,累计筹募26.5万元,高效顺利完成大洲河上安段河涌四乱整治;
高海社区自筹约30万元,用于村前塘整治,共清淤1000立方米,并在四周砌建挡土墙及安装护栏;
东升社区自筹约30万元,用于村前塘整治,新建约112米挡土墙;
丹灶社区自筹约6万元,用于养殖鱼塘改造提升工程,对鱼塘进行清淤并新建尾水处理装置。
不少村居更主动链接上级部门,邀请丹灶镇治水办组织开展宣讲,向村级工业园企业解读排水政策,普及排水证、排污证办理方式,改善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带动村集体租金增收。
聘任企业河长探索护水新模式
建立起河畅、水清、岸绿的美丽生态丹灶,需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村居,丹灶亦十分注重发挥企业治水的能动性。
在有关部门和村居的大力宣传引导下,丹灶镇内不少厂企主动承担雨污分流改造责任。自2023年以来,近50家企业自筹资金超250万元用于内部雨污分流整治,将污水、雨水合规排放至市政管网。其中宝盈广场物业管理方自筹约70万元,在广场内部新建一套排水管网;佛山市永业环球金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自筹约40万元,在厂区内部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2024年以来,近200家企业主动办理排水证,确保企业污水管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履行好排水户的主体责任,规范排水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力合星空·728创域不仅主动出资完善内部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规范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还主动参与周边河涌日常巡查、污染排查、河涌保洁管护、河岸垃圾清理、河岸绿化美化等工作。接下来,丹灶镇城建和水务办公室将聘用728创域负责人刘峰为沙洲涌的企业河长,示范带领河涌流域范围内企业等排水户规范排水,共治河涌,让企业践行“自己厂区自己建、自己排污自己收”。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劳显强通讯员吴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