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青少年信息学活动基地在石门中学揭牌
强强联合推动全省信息学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
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通讯员黄明燕沈培浩报道10月12日,广东省首个青少年信息学活动基地在石门中学揭牌,“信息学南海健队”项目签约。这标志着南海区“少年强基工程”和信息学教育开启了新征程,也为全省信息学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首个“广东省青少年信息学活动基地”由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与石门中学共建,通过强强联合推动全省信息学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信息学南海健队”则由南海区教育学会、石门中学和慧通编程教育三方共建,旨在对有潜质的学生实施多方协同、贯通式培养,打造一支南海信息学的精锐之师,创出有全国影响力的南海教育品牌。
石门中学党委书记田冬冬表示,学校信息学奥赛团队连续16年领跑佛山、领先全省,共获得奥赛金牌8块、银牌18块、铜牌6块;36人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奖,25人保送清华、北大,8人入选国家集训队。未来,石门中学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信息学的建设和发展,为南海区小、初、高信息学教练提供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为热爱信息学的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机会,为擦亮南海教育名片贡献更大力量。
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郑兰桢表示,希望依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顶流的专家智库、丰富的竞赛资源和课程,不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一步擦亮南海教育品牌。南海将以此为契机,开展信息学教练员等级认证工作,锻造一支高水平教练员竞赛队伍。
南海区兼职教研员刘凤兰表示,南海区自2021年9月启动人工智能教育工程以来,通过区、镇、校三级联动,协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目前已有超过1.5万人参加人工智能普及课程,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数量也扩大到近80所,达到了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的1/3,成效显著,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为表彰先进,南海区共评出2024年编程教育先进单位72个、人工智能教育先进单位20个,编程教育优秀指导教师100人、人工智能教育优秀指导教师21人,并为先进单位代表和优秀指导教师代表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