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老丝厂樵山新潮地
丝潮集文创园开工,将打造成佛山西部首个城镇漫行主题园

■丝潮集文创园效果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孙茜通讯员梁志勇报道10月11日,“丝潮集”项目南海丝厂装修改造工程开工。该项目将对南海丝厂闲置的生产区物业及外围商铺、针织大楼进行美化提升,打造文旅艺术广场、工业博物展馆和第三生活空间。预计明年5月,该文创园将对外开放。
老厂房蝶变留住工业记忆
“丝潮集”项目南海丝厂装修改造工程将对珠三角蚕桑丝织产业发展的活化石——南海丝厂进行改造,把闲置的生产区物业与原厂区外围商铺、针织大楼一同整体改造成佛山西部首个城镇漫行主题的在地文化新生动力场,占地面积达1.4万平方米。
1873年,陈启沅在西樵创办了我国第一家蒸汽机器缫丝厂——继昌隆,推动了珠三角蚕丝业的空前发展。1966年,南海丝厂建立,在高峰时期季度生产能力达200吨,成为国家及省级缫丝企业对外展示的窗口,接待众多国内外丝绸和纺织部门的重要来宾。
2011年5月,西樵传统缫丝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南海丝厂停产。2023年,结合自身位于西樵山下文商旅资源丰富的优势,南海丝厂发掘出将丝厂整体转型为文商旅园区——“丝潮集”的新机遇。
“丝潮集项目,就是在用文化为老厂房讲新故事。”南海丝厂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杜威表示,将通过空间活化、业态提升、创意注入和优质运营,让传统的工业厂房蝶变为精彩纷呈的文商旅创意载体,为本土居民提供漫步休闲的场所,让往来游客体验工业记忆,让少年儿童研习非遗文化,为潮流青年拓宽创业空间。
缫丝机大小䈅织造樵山新潮地
“最吸引人的是针织大楼入口标识,它将缫丝机上的大䈅、小䈅抽象转译为艺术标志元素,形成丝厂独特的标识符号。”项目设计单位、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范文锋表示,大楼特别融入了西樵传统缫丝技艺的非遗元素,将废弃的生产原部件组装成工艺品,用“修旧如旧”的手法,助力国有资产保值升值。
“我们不止在装修改造,而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让南海丝厂人的梦想具象化,让西樵缫丝非遗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项目施工单位、广东洋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宋祥表示,该公司经手改造的盐步酒厂、九龙公园都拥有很旺的人气,相信南海丝厂改造完成后,会打开文商旅的想象空间。
“南海丝厂的改造项目以文创和艺术为主,正好与东碧社区活化街区、美化环境的方向一致。”西樵镇东碧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余健华表示,相信该项目将带旺周边的人流和商业,为社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研学的好去处。为配合该项目的改造,东碧社区大力改造提升西街花基,将利用现有资源,围绕南海丝厂片区进行绿美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