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德国红点奖这条拉链有何魅力?
里水企业KEE的“无布带拉链”问鼎全球工业设计最高奖,一起走进它的创新故事

■KEE设计研发总监邹强手持德国红点奖至尊奖(Bestofthebest)证书。 受访者供图

▲无布带拉链。
冬天干燥易产生静电,触摸拉链防静电拉头,就能随时随地释放身上静电;秒脱拉链的设计,让人在一秒内快速穿脱裤子……位于里水的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EE”)的拉链产品绝对会颠覆你的印象。
今年6月,KEE研发的“无布带拉链”在全球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脱颖而出,勇夺德国红点奖至尊奖(Bestofthebest),成为88个登台领奖的作品之一,代表了全球工业设计奖项的最高水平。
从30多年前的一家小工厂,到如今的港股上市企业,KEE是如何成长为拉链行业领头羊的?一起来了解。
历经八年研发科创驱动向“新”求质
拉链,曾被誉为人类最实用的十大发明之一。1893年,维特康·贾德森发明了拉链,申请专利“可移动的扣子”推出市场。今年,KEE推出的一款全新拉链设计彻底颠覆了传统。
拉链主要由拉头、布带、链齿三大部分构成。KEE历经8年研发的尼龙无布带拉链,不仅保留了拉链核心部件,还大胆创新,去除了两侧布料,把拉链直接固定在衣物上。这不仅解决了传统拉链导致的拼接断层、车缝齐整、起拱、对色、环保等问题,而且让服装更加一体化、更服帖。
德国红点奖评审团对这款拉链的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还将引领服装设计的新潮流。
KEE设计研发总监邹强解析,无布带拉链摒弃了传统两侧的布带,直接固定在服装上,从而避免了传统因拉链布带和服装面料的拼接而导致的厚重起拱、断层。去除了布带,拉链更加轻量化,同时也更加贴合衣物,使服装整体更加轻盈、舒适。更关键的是,假以时日,拉链将是制衣行业的一道工序,无布带拉链能有效简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我记得很清楚,2017年5月4日,在研发设计头脑风暴会议提出解决拉链起拱的问题。随着时间更迭,研发的路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拉链没了布带会怎么样……”邹强说,就是这么一次头脑风暴,KEE决定研发无布带拉链,并取得了今日的全球殊荣。
无布带拉链难点在专业设备的研发、材料选择和处理、制造流程的控制等。在此之前,全球企业没有生产出这样一条拉链。8年时间,邹强与研发团队尝试了上百种材料,终于把这款产品研发出来。
这是一款拉链行业划时代的产品。无布带拉链,让设备更加小型化,与成衣厂工序嫁接,让加工过程简单化,提升成衣交付周期。一体化的服装造型,拉感更顺畅,是品牌、设计师梦寐以求的产品。在无布带尼龙拉链拿下红点奖后,KEE没有停下脚步,正在陆续推出无布带胶牙拉链、无布带金属拉链等更多品类的无布带产品。
屡创世界纪录用一条小小拉链征服全球
在无布带拉链研发之前,KEE已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穿脱12条裤子”。该项纪录是KEE在2013年创造的,挑战并打破了2009年由意大利人创造的1分钟穿脱9次的纪录。
除了这项世界记录,KEE至今还保持着另一项世界纪录——“世界最轻的开尾拉链纪录”,2011年由世界纪录协会向KEE颁发纪录证书,整条开尾拉链(含拉头、方块插销)重量不到4.1克,还没有一个戴在尾指的戒指重。
两项世界纪录,是KEE多年坚持创新的缩影。为什么能在一分钟内穿脱裤子次数最多,靠的不是练出来的速度,而是“一秒脱裤”的树脂拉链,打破了传统拉链的局限,为运动员等领域人员提供了便捷。为什么要研制最轻的开尾拉链?是为了轻量化、减阻碍,可以用于冲锋衣,也可以适用于军事、航天领域等。
邹强向记者演示了树脂拉链的神奇——他穿上了一条看似普通的运动裤,两侧裤腿隐藏着一条完全拉合的拉链,他拽着两边“安全耳”轻轻一拉,裤子立马分为两半脱落,一秒钟都不用。邹强说,灵感来源于看到NBA、CBA运动员对便携脱下运动裤的需求,KEE开始了秒脱拉链的研究。经过9代产品的更迭,KEE终于向市场推出秒脱拉链产品。
“现在不但国内外知名体育、户外、生活品牌非常青睐该产品,甚至部分特殊行业、高温低温工作服、警用装备行业都关注到了我们的产品,并将产品用在行业特殊防护服上。”邹强说。
创新贯穿了KEE发展全过程。邹强对每款爆款拉链如数家珍:针对冬天穿厚衣服易产生静电的问题,KEE推出了防静电拉头,只需触摸拉片金属部位,就能随时随地释放身上的静电;CX轻动滑链设计,可以在头部转动时带动帽体在轨道上滑行,保证人的视线可以180度与帽口宽一致;孕妇装、防晒衣等连体衣服拉链比较长,KEE研发双拉链头,上下穿脱拉链上下都可拉开拉合。
邹强说,KEE每年都把产值的超10%资金投入研发,现集团研发人员超百人,专利约170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KEE也连续13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自产拉链模具不断发掘前沿技术
为持续研发高质量拉链,KEE坚持从模具开始生产,横跨了精密制模、纺织、印染、五金铸造等多个行业。
在KEE的模具生产车间,邹强展示了一块长条形的银色金属,正当记者疑惑时,邹强双手一掰,原本看上去毫无缝隙的光滑金属从中间断开,被分成两块锯齿形状的小板件,这模具中的一个小配件,严丝合缝精密至极,主要是压铸拉链头内腔时的精密滑轨功能件。
“一个拉链拉起来要完全啮合,链牙之间要啮合得紧密又不能太涩,这就对精度提出很高的要求,要从模具的精度开始把控。”邹强说,小小一条拉链,拉得顺不顺,啮合得好不好,靠的就是前期定制的模具,KEE的模具精度高达千分之一毫米,比头发丝更细。
KEE引入了欧洲的专业加工设备,并设有数十人的工业设计团队,整条生产线覆盖从模具开发到质检的全过程。同时,KEE还实施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将四至五个工序集中在一台自动化机器上,1名员工就可照看12台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KEE还设有专门的检测机构,并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许可认证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每天按国家、国际标准进行各类检测,目的是检测拉链的耐用程度。通过设备对拉链进行极限测试,使用盐雾测试等多种测试方法,模拟极寒、极高温等环境下拉链的变化,确保产品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下正常发挥作用。
凭借卓越的品质、创新的设计和坚定的匠心研发精神,KEE赢得了国内外众多著名品牌的青睐和合作,还在北京奥运会为国家运动健儿领奖服赞助和订做拉链。目前,KEE正在发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与多家头部车企达成合作。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志健
通讯员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