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9月1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打造新动能 释放新活力
    • “三大转变”强治水 “三化合一”促共融
    • 打造大湾区人工智能+制造业示范基地
    • 清积水灭蚊虫 营造健康安全环境
    • 舞火龙 烧番塔 看大戏 来南海花式过中秋

    第A02版:要闻

    • 聚焦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这场推进会有何深意?

    第A03版:深读

    • 拥抱AI 抢占湾区“人工智能+制造业”高地

    第A04版:要闻

    • 探寻深企之新 带回转型之智
    •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这家南企连续上榜“中国企业500强”
    • 打造新动能释放新活力

    第A05版:要闻

    • 七镇街派出220余名运动员参赛
    • 南海首座铝合金人行天桥开建
    • 实习期酒驾 驾驶证未“转正”就被注销
    • 狮山开展节前安全检查
    • 学生遭遇校园欺凌法院支持精神赔偿

    第A06版:要闻

    • 打造“文武双星”IP推动农文旅振兴

    第A07版:南海玩家

    • 邀你到南海花式过中秋

    第A08版:网红

    • 向美而行 以美兴城
    • 一周网闻
    • 华南藤编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
    • 规划调整公告
  • 数字报首页

A02:要闻

聚焦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这场推进会有何深意?

南海探索以深化基层治理推动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

2024年09月13日

▲干净整洁的北江堤岸。 资料图片 ▲龙舟运动的活跃,是南海全民治水成效的生动体现。

■佛山50公里徒步南海线。市民用脚步丈量城市之美。

■狮山镇朗沙社区组织志愿者清理河边绿道垃圾。

■九江鹭鸟天堂。

9月12日,南海深化基层治理推动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工作推进会召开。这场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从区一级开到各镇街。

这也是南海首次为这件事召开专门会议,背后有深意。

南海有一个大目标。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提出“三个突出”目标:突出“三大转变”,构建“全民治水”新格局;突出“三化合一”,开创“新心共融”新局面;突出“三力联动”,彰显“善治南海”新气象。

为什么?因为基层太重要了。基层稳,则社会稳;基层安,则社会安。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同步推进,必须集中攻坚,必须全民动员。

南海需要一个稳固强大的基层。

村居是水环境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主战场

强基层,就是强城市。

南海的“城”和“产”脱胎于农村,“人”和“文”分布在基层。城市、产业相当程度是和乡村混杂在一起,全区85%的村居受河网覆盖,367.54万常住人口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村里、在出租屋里。

“村居既是水环境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主战场,也是绿美南海、平安南海的受益者。”顾耀辉表示,全区1/4的面积是水域,1/2以上的常住人口是新市民,水环境治理和新市民融合这两件事情没办好,高效能治理就缺乏支撑,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也就无从谈起。

南海这座城市在迅猛成长,“个头”在长高,它的基层“筋骨”也需要强化。

为什么首次把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两个主题放在一起开推进会?在顾耀辉看来,水环境治理和新市民融合两项工作,都属于治理范畴,与群众利益、社会和谐息息相关,考验的是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我们必须走群众路线,坚持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力争早日实现突破、扭转势头。

南海对基层治理现状,对水环境治理和新市民融合有着很清晰的剖析。

其一,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等问题依旧存在,不止“大江大河”,村边、屋边、厂边、塘边支毛涌、村前塘等“细枝末节”处的水体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其二,新市民从五湖四海而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无不受到城市生活环境的形塑,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异与新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导致新市民主动融入偏低。

找到了短板,就有了发力点。

构筑全民参与共同监督的治水新模式

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石。

南海正在探索一条路,以深化基层治理推动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实现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看清了基层治理上存在的问题,南海早已开始奔跑。

早在2017年,区委、区政府就印发了《党建引领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非户籍村(社区)“两委”委员试点工作;2021年,启动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域“创熟”。2023年,南海重磅发布《“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水为脉串联城、产、人、文各要素,引导全社会视水资源为财富,在拥抱“水经济”中获得收益,提升共同护水、治水的积极性。

在此次大会前,南海印发《佛山市南海区“聚力百千万共建水生态”全民治水行动方案》,明确织密“一张责任网”、增设“一级河长”等“六个一”建设。《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新市民融合的工作意见》,明确推动新市民全域融合、提供多元精准服务等16项具体工作措施。这是对基层治理的又一次强化。

在这次大会上,部分职能部门、镇街、村居的负责人作为代表纷纷表态发言,有的还立下“军令状”。

有决心。区住建水务局承诺,打造一批群众满意、社会好评的示范河涌,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和基层治理效能攻坚仗。丹灶镇上安社区喊出口号“全民治水护水,共建魅力上安”,擦亮“户外生态”金字招牌。大沥镇河西社区强调从严落实“河长制”,推进流经辖区范围内的13条河涌整治。里水镇大步社区诗意表达,推进治水和新市民融合,正如“大步”这个名字所寓意一样,大步前进。

有目标。区委政法委提出,将以积分服务提升新市民获得感,以公共服务提升新市民满足感,以共治共管提升新市民归属感;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将持续推进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工作,构筑全民参与、共同监督的治水新模式。大沥镇将打造全龄友好的滨河公园,以盐步老龙1432文商旅项目为核心载体,激活水经济、水文化。

有措施。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拓展创建熟人社区工作广度,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温度,打磨心理健康服务精度,推进社区研究和新市民研究深度,提高新市民融合度,引导新市民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公安分局将聚焦“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广泛发动外卖小哥、保安员、滴滴司机等新市民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帮助更多新市民顺利落户南海。狮山镇将深入开展“大爱狮山”城市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文艺夜校、新市民子女夏令营、家庭教育指导等公共服务,持续完善公共文体空间,让广大“新狮山人”找到在家的归宿感。桂城街道平东社区将携手行业协会,衔接专业资源,发动支援服务等方式反哺社区,实现产业发展与社区治理的“共同奔赴”。

来了,就是南海人。南海区正用行动证明,这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和实践。

让“来了就是南海人”成为深入人心的行动自觉

“基层”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治理”需要迅速更新。

顾耀辉从“三个突出”目标强调,必须同步推进,必须集中攻坚,必须全民动员,深化基层治理推动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

突出转理念、转方法、转重心“三大转变”,构建“全民治水”新格局——

南海拥有八大水系,在1071.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03条河涌纵横交错,占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河涌总数的41%。从古至今,南海人依水而生,南海城市依水而兴,南海发展依水得势,南海文化依水扬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环境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南海要转理念,做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

过去,水环境治理主要依靠区、镇、村三级,经济社、企业、群众参与治水积极性不足,南海要增设经济社一级河长,构建区、镇、村、社四级河长责任体系,把巡河、护河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带动全民治水护水,用好“小杠杆”撬动“大力量”。同时,南海要把工作重心逐步从治理主干河涌,向畅通“毛细管”、打通“最末梢”转移,真正把治水设施利用起来,让治水效果体现出来。

突出服务均等化、社交和谐化、文化本土化“三化合一”,开创“新心共融”新局面——

过去十年间,全区新增常住人口近百万。正是一批批新市民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成为南海的建设者、创业者,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我们要拿出海纳百川的胸怀,让“来了就是南海人”成为深入人心的行动自觉。

一方面持续做好新市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一直关心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及时回应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新市民“因时而生的需求”。新市民要从“城市过客”变为“城市主人”,离不开社会支持,要深化全域“创熟”,要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要推进出租屋专项治理。

对于文化本土化,一方面,要打好“乡贤示范”“志愿服务”两张牌。另一方面,要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大文章,着力打造“龙狮+龙舟”超级IP,通过“民俗文化+群众体育”打造系列赛事活动,吸引新市民关注、参与进来,深入体验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

突出党建引领、全员参与、政企协同“三力联动”,彰显“善治南海”新气象——

全民治水和新市民融合惠及千百万家庭,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区镇村三级合力和政企社三方合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村社作为落实任务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自己家园自己建”,深化落实集体收益“分六留四”,优化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基金使用,将更多集体资金用于河涌保洁、“四乱”治理、管网运维、碧道建设等项目,带动村民以主人翁精神抓好村边、屋边、塘边水体的治理和管养,把治水护水变成自己的事、大家的事。尤其要鼓励企业认领河涌管治责任,推动企业“自己厂区自己建、自己排污自己收”,用实际行动守护碧水清流。

会当中流击水,正需闯关夺隘。顾耀辉呼吁,拿出时不我待的干劲、一往无前的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破除重重阻碍,闯过道道难关,全力深化新市民融合工作、打赢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作出更大贡献!

一个和谐稳定的基层,一个充满充沛动力的基层。强基层,就是强南海。一个拥有强大基层的南海,城市必将更有活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付艳霞柯凌娜通讯员南宣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章佳琳彭燕燕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