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8月1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出版发行
    • 集聚优势强化协作打造“南方牙谷”
    • 抱团发展融合赋能建设“南方骨谷”
    • 练绘画学粤剧艺起乐一夏
    • 以精细管理为抓手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 邀你为南海“兵支书”点个赞
    • 西樵山下四万年前的先民如何生活?

    第A02版:要闻

    • 最快5分钟完成证件包邮到家
    • 总客运量超 1600万人次
    • 现场设摊科普热敏灸知识
    • 商户学短视频制作打造IP吸引流量
    • 口舌之争持刀报复激情杀人被判死刑

    第A03版:文化

    • 西樵山下四万年前的先民如何生活?

    第A04版:文化

    • 亲子家庭赏非遗剪纸大师秀技艺
    • 里水流潮发布文化导赏路线
    • 知名主持人分享新书用美食读懂中国历史
    • 23场少儿活动丰富孩子暑期生活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桂城街道城市广场地块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范围公告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1:要闻

南海召开发展建设“南方骨谷”交流座谈会

抱团发展融合赋能建设“南方骨谷”

2024年08月19日

强“骨”

珠江时报讯记者方婷通讯员杨晨原林彩周卓人报道8月17日,南海区召开发展建设“南方骨谷”交流座谈会,政府部门、企业、医疗机构等代表围绕推进骨科健康技术和健康产业发展踊跃发言,为“南方骨谷”建设贡献南海力量。

“南方骨谷”作为佛山重点打造的五大主题产业园之一,由南海区政府、三水区政府和市医疗保障局牵头建设。为做好建设工作,南海区相关部门对骨科产业进行了全面梳理。

经摸查发现,相较于口腔医疗器材产业等已形成集群效应的产业,南海区的骨科产业仍有较大发展潜力。未来,南海区将结合“三高四新”产业布局,从高分子材料、生物微纳米材料、生物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医用智能设备、骨折精准复位的生物学固定等领域持续发力,补全、补强骨科产业链。

骨科医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各类骨科耗材和相关配套器械工具的研发、生产涉及医学、生理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产品直接或间接应用于人体的脊柱、关节等组织,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会上,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大骨科主任、南海区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高立华主任医师通过“数字人”老年骨关节健康科普、借力大数据预警老年人防跌倒、AI赋能智慧医院建设、3D打印临床难题突破、骨科机器人精准治疗五个维度,诠释医工融合在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佛山市骨科内置物(施泰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彭文则从“产学研”切入,分享3D打印技术、生物材料、智能化植入物等新技术的应用在激活骨科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成功经验。

此外,骨科健康器械产业代表、高校教授、医疗机构专家代表和南海区相关部门就建设“南方骨谷”展开热烈讨论,为推进骨科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等工作建言献策。

围绕与会代表提出的发展建议和需求,佛山中德服务区南海建设局局长、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高瑞灵作出了回应:一是建立医工融合工作机制,让企业与医疗机构有更顺畅对接;二是扩大创新平台共享,发挥创新平台服务企业的实效;三是用好“基地+园区+基金”模式,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

“南海作为佛山的大区,应有大区的区位担当和体量担当,更要有建设‘南方骨谷’的南海担当。”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表示,推进骨科产业发展,需抱团发展、融合赋能,一是医教医研融合,充分用好全区33个科创平台和高职院校资源,赋能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人才培育;二是医养融合,把骨科相关技术拓展应用到养老场景,创造更大需求和市场;三是医产融合,发挥区健康产业和医卫服务联盟等平台作用,扩大开放合作,让高水平医疗服务成为人民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的健康服务,实现南海“易健康”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