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举行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供需对接座谈会
校地合作 助力“百千万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学子为东碧社区小朋友科普科学知识。
珠江时报讯记者何泳谊通讯员李婉心区晓敏黄颖敏摄影报道8月13日,西樵镇举行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供需对接座谈会,旨在将高校优秀青年的才华引入基层社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今年夏天,西樵镇33个村居中有27个提出了具体需求,通过团镇委的协调,成功与17个高校团队和项目对接。合作内容涵盖乡村美化、基层治理、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例如,东碧社区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开展“趣学物理,探索科学奥秘”的物理奇趣坊活动,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上金瓯社区与北京理工学院和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合作,聚焦松塘村的历史文化和商业活化,围绕“文旅宣传”和“松塘探店”主题拍摄宣传视频。平沙村与广东财经大学团队合作,拍摄一系列宣传视频,主题包括“游在平沙”“食在平沙”“住在平沙”和“创业在平沙”。
在众多校地合作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广东工业大学-茶旅艺彰“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突击队在西樵山、太平墟、平沙岛等热门景点开展艺术创作,模特专业学生身着非遗服饰,以山水和古墟为背景,拍摄时尚大片,打造了“行走的香云纱美育课堂”和“艺术平沙时尚舞台”等项目,将西樵的景点转化为群众家门口的顶级秀场,展现了西樵文化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也成为校地合作在西樵有效实施的典范。
当天现场,区镇两级校地实践基地揭牌。西樵镇党委委员、团镇委书记陈燕红表示,西樵欢迎每一位前来实践服务的青年师生,将他们视为西樵的一份子,优化服务,搭建平台,致力打造“政校社合作”共同体。
广东工业大学团委书记王亚煦表示,学校与佛山的合作历史悠久。学校凭借理工科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致力于推动当地产业发展。而西樵的文旅和文化资源与艺术学院的特色相得益彰,双方将共同探索校地合作的新路径。
未来,西樵计划试点建立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实践基地,将高校团队资源引入纺织产业,探索校地合作的新路径,为产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优秀青年力量。
座谈会结束后,参会人员前往儒溪村参观交流。“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清澈美丽的水道、犹如走秀T台的小道,是我们见过的最美的乡村。”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老师表示,有机会的话,要在儒溪村办一个“乡村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