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出国际范西樵纺织获联合国奖项
广东西樵纺织产业示范基地获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成果示范区”牌匾,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奖单位

■西樵纺织产业提质增效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图为名杰纺织数字化生产车间。


■广东西樵纺织产业示范基地获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成果示范区”牌匾。
西樵纺织绿色发展获联合国奖项。7月16日,“生态设计理念在中国工业设计领域应用”项目指导委员会会议暨中法生态设计交流研讨会在西樵镇举行。会上,广东西樵纺织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西樵纺织产业基地)作为“生态设计理念在中国工业设计领域应用试点单位”,获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成果示范区”牌匾,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奖单位。
三年试点建设西樵纺织向绿发展
作为会议重头戏之一,会上进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生态设计项目授牌仪式。其中西樵纺织产业基地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奖单位。该奖项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颁发。
“西樵纺织产业基地作为项目的试点单位,在利用生态设计理念探索纺织行业绿色发展路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主办方介绍,生态设计理念项目聚焦家居、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旨在推动生态设计理念在中国工业领域应用,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倡导的工业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目标。
西樵是我国著名的纺织之乡、面料名镇,素有“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的美誉。纺织产业是西樵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拥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和绿色循环的产业园区,形成了以高端面料、纺织服装、时尚设计、家纺布艺等多元化的产业集群体系。“西樵面料”“西樵家纺”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区域品牌。
2021年3月至2024年7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合作实施“生态设计理念在中国工业设计领域应用”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西樵纺织产业基地作为项目试点单位,通过持续开展中欧先进经验培训交流、政策标准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活动,探索了生态设计推动产业全生命周期绿色转型的创新路径。
通过三年试点建设,基地园区和企业人员的生态设计理念得到大幅提升,生态设计管理和技术应用更加完善成熟,有效缓解了园区能源、水资源与污染排放指标约束等问题,还为园区增加资源能源供应;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要素成本,进一步破解碳壁垒等核心问题,工业产品逐渐向绿色智造发展。
主动“出海” 让世界看到西樵制造力量
“未来,西樵将持续在工业生产领域贯彻生态设计理念,进一步探索其内涵与意义,纵深推进纺织产业链上下游推广应用,全面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西樵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西樵将用实际行动和开放担当,让世界看到西樵制造的力量。
如今,西樵纺织产业不仅持续提速补强产业链条高价值环节,以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拥抱行业之新,更主动面向全球,加快向时尚高端产业迈进,焕发出全新的发展活力。今年5月,西樵纺织企业抱团参展第135届广交会,并“出海”参展全球第二大纺织服装出口国孟加拉,收获颇丰。“中法设计时尚产业创新中心”开业,发布中法设计奖(SFDA)“设计出海”计划等,赋能纺织产业圈层跃升。中法时尚服装设计中心院长陈巍透露,接下来还会把新产品带上国际舞台,向世界推介“中国织造·南海西樵”。
一手秀时尚“国际范”,一手推进数智行动,西樵纺织产业提质增效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镇域品牌产业聚强向“新”。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镇23家纺织企业共完成25个技改项目备案,技改项目备案数量同比上升31.57%,镇内超10家纺织企业共自改面积超1000亩。
“绿色化、集群化、数智化、高端化、时尚化、链条化”是西樵纺织产业接下来的发展关键词。西樵镇纺织产业将持续强链补链,聚力招引一批具行业示范带动辐射效应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引入新业态、新模式;突出抓好“智造出新”融合聚变,积极构建纺织供应链协同发展服务平台;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管理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产教研融合共建,促成南海区纺织行业协会与专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满足企业人才需求;集中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积极推动相关核心技术应用推广。同时,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鼓励并组织纺织企业抱团参加(观)国内外专业展会。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肖玲通讯员陈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