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7月1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 中央组织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全国街道党组织书记视频培训班
    • 推动校地深度合作促进高质量科技供给向企业流动
    • 携手打造“产学研教”人才培育新模式
    • 贷来“及时雨” 浇灌“致富果”

    第A02版:要闻

    • 让桂城圈粉全球人才 政协委员有妙招

    第A03版:经济

    • “绿”出国际范西樵纺织获联合国奖项
    • 三方共建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 大沥查获一批假冒品牌布匹
    • p29

    第A04版:要闻

    • 青年干部“扒龙舟” 激荡思想“浪花”
    • 贴“新”服务 职工安心一“夏”
    • 把脉“职场人生” 赋能青年成才
    • 体育设施建设显成效南海向全省介绍经验
    • 展现佛山魅力 助力湾区建设

    第A05版:镇街

    • 大学生暑期下基层 助力提升村居品质
    • 推出扶持大礼包 青年创业“乘风启航”
    • 软硬件加持 社区美出新模样
    • 校园食堂厨师暑假忙“进修”
    • 邻里争吵别动手赔钱获刑不值当
    • 中国平安发布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治理报告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第A06版:镇街

    • 夏日打卡,玩点不一样的!
    • “红色密码”解锁基层治理新路径

    第A07版:天下

    • “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 道路交通违法扣留车辆公告

    第A08版:视野

    • “七下八上”关键期 收好这份防汛指南
    • 用气误区八:天气炎热开启空调时,为不让凉气外溢,在使用燃气时紧闭门窗
    • 汇健科技园凹版印刷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信息公开(第二次)
    • p40
    • p101
  • 数字报首页

A02:要闻

政协桂城街道工作委员会举行委员聚焦活动,多方共议“升级完善人才服务助力千亿镇街建设”

让桂城圈粉全球人才 政协委员有妙招

2024年07月17日

■活动现场,多方共议“升级完善人才服务助力千亿镇街建设”。

精彩观点 郭玉兰 南海区政协常委,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建议政府可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培育人才,同时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代训”,激励专业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梁启聪 南海区政协委员、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员 全新打造超2000平方米的桂城人才中心,未来引入一批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涵盖人才服务、人才交流、创业孵化等功能,通过更加市场化、精细化的运作,全方位升级完善人才服务。

朱斌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打造“人才乐园”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才愿意来桂城,可在走出去“招商”的同时“招人”,为桂城引来更多人才。

陈志超 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海科专利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桂城要“得人”,还是要围绕住房、孩子教育、继续教育和学习、医疗和养老等各方面福利做文章。

彭伟东 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裁 建议桂城辖区内符合隐形冠军条件的企业,可自荐2~3名高管直接申报桂城人才卡,或者企业有获得中国专利奖、广东省专利奖的专利第一发明人,且在职的,可以直接申报桂城人才卡。

李紫玉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画院副院长 在南海大力提倡人文经济学、桂城打造千亿镇街的背景下,建议桂城在注重企业人才评定之余,也应适当考虑文艺人才的评定。

如果说上一个10年,南海桂城因“公园城市”“教育强镇”而“圈粉”无数,实现能级跃升,那么下一个10年,桂城“人才乐园”如何在强手如林中“圈粉”全球人才?如何让全球人才知道桂城、关注桂城、选择桂城?

在桂城发布第三城市名片——全力打造“人才乐园”一周年后,又恰逢毕业季,日前,政协桂城街道工作委员会聚焦“升级完善人才服务助力千亿镇街建设”这一主题,邀请政协委员、业内人士与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协商议政,助力桂城“人才乐园”戳中全球人才的心尖,成为桂城产业高层次发展、城市高能级发展的闪亮名片、关键优势。

焦点 1

桂城打造“人才乐园”有什么优势?

“一个人选择一座城市是信任,一座城遇到一个人是荣幸,如果说,‘魔都’居不易,‘卷都’心太累,那么请来到桂城,奔赴属于你的‘人才乐园’,给人生多一种选择。”这是一句桂城的引才“金句”。

“金句”背后,是2023年桂城发布全新城市战略目标,提出通过沃土育才、雨露润才、煦阳暖才、生态聚才四大行动,将桂城全域打造为人才乐园,以人才集聚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城市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城市能级就是人才的能级。南海区政协委员、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梁启聪一开场就抛出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桂城人才认定人数12276人,约占全区总认定人数37%,其中高层次人才3343人,占全区1~5类人才的44%。桂城现有人才团队106个,其中市团队39个,中科院团队21个,区团队46个。

干事创业,实现梦想。南海区政协常委,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郭玉兰对此深有感触。她说,吉熙安扎根桂城37年,留住人才一直是公司的重中之重。“对技术骨干和管理储备人才,提供住房,并鼓励买房安家;对有购买住房和车辆需求的核心成员提供无息贷款。”郭玉兰说,为了更好留住人才,吉熙安在学历和专业技能职称提升、专利申请、专业论文发表等方面制定奖励政策,同时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提供培训、参观、学习机会等,让员工更有归属感。

“桂城是一座很有松弛感和烟火气的城市,很多年轻人选择在这里安居乐业。”郭玉兰说,桂城高标准建设学校,重视人才,对高层次人才、劳模、工匠的评选和荣誉授予,这些城市建设和人文氛围以及对人才的礼遇,对人才来说有着重要的区域吸附力。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斌同样感慨万千。他认为,“松弛感”是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频频提到的一个词,桂城的“松弛感”刚好能满足人才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如柯内特每一位员工,都在桂城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还笑言:“我们公司的高管在桂城住得太舒适了,都不想回北京了。”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朱斌说,桂城提供了人才“硬件”,他们公司则采用“土壤培育”理念,成立大城工匠工作室,设立“柯内特匠心奖”,不断挖掘与培养技艺精湛的工匠人才。

一面进取,一面松弛。这是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海科专利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超从深圳来到南海扎根的初衷。他说,“决定留下”就在一瞬间,桂城坐拥广东金融高新区、季华实验室两大平台,一头紧牵资本,一头连着科技,更能发挥资本和科技的资源优势,加速科创成果转化,这些都是桂城吸引人才的“磁力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就是桂城的特殊魅力,也是桂城吸引人才最大的底气所在。

焦点 2

桂城“人才乐园”要突围,还缺什么?

古人云:“历览往迹,总之得贤者胜”。

在全球化、数字化、互联网化趋势不可阻挡的背景下,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桂城“人才乐园”要在强手如林中突围,戳中全球人才的心尖,还缺什么?

郭玉兰以自己所在的企业为例,谈到企业需要不少电气绝缘专业技术人才,但这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首选是供电部门、设计院等单位,民营企业待遇收入在这些单位面前缺乏竞争力。她认为,桂城在人才的引、育、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企业难以满足人才的薪资期望,特别是高端人才,因为企业一般要看到成果业绩才能兑现;另一方面是企业更大程度上依赖传统模式发展,创新动力相对不足,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对人才吸附能力不强,留才竞争力弱。

朱斌认为,随着“科创都市化”这股浪潮在桂城深入推进,各大企业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激增,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尤其是南海企业,需要同北上广深“抢人才”,成本压力与品牌吸引力,都是一大考验。

开放的桂城呼唤人才,奋进的桂城渴望人才。对于“留才难”,陈志超说,优秀人才很容易被挖走,尤其是要留下非本地人才,难上加难。“能力强的专业服务类人才是各地都紧缺的人才资源,这些人才是产业能够更好发展的必要配置,随着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服务类人才越紧缺。”他说,桂城虽然环境宜居,但是缺乏细分的专业交流平台让人才形成一个“圈子”。

服务人才没有“最终版”,只有“升级版”。朱斌认为,做人才服务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做人心的工作,在每个领域、每个阶段都要灵活调整各项人才举措,为的就是找出最适合桂城的人才,让来桂城的人才感受到最真切的服务。

我们相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句话,在桂城不只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焦点 3

桂城如何“得人”,创新“广其途以储之”?

有了阳光雨露,才能茁壮成长。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之道,也要育人,才能持续不断地“广其途以储之”。

桂城“人才乐园”如何“得人”呢?朱斌认为,“广其途以储之”需要勇于打破招才引才的条条框框,为束缚人才发展的繁文缛节松绑,在“重要窗口”建设中打好“抢人战”,赢得发展主动权。

“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朱斌认为,每家企业需要的人才,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同,可借打造千亿镇街的契机,依托总部经济,打造“人才总部”,提供“一产业一总部一人才”个性化的人才政策。同时,政府适当倾斜资源,向企业提供1~2个员工子女入学名额,设置一定条件要求,帮助企业人才解决子女上学的难题。

朱斌还建议,打造“人才乐园”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才愿意来桂城,可在走出去“招商”的同时“招人”,为桂城引来更多人才。

人才就像种子,离不开发展的沃土。郭玉兰一口气提出几个建议和意见:一是继续对取得中、高级职称和技师、高级技师等人才给予一定的奖励补贴;二是“桂城人才卡”评定以个人所得税为标准,过于简单直接,这样容易忽略了企业给人才的各种“隐形”福利,导致专业技术人才达不到个税标准;三是南海人才平台和佛山优粤卡人才平台合并后,在南海平台填写了个人信息,佛山优粤卡平台又要求再填写一次,手续较为繁琐,建议简化人才个人信息申报手续;四是建议政府可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培育人才,同时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代训”,激励专业技能人才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一个人才将未来安放在一座城市,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生活、理想、热情都托付给了地理上特定的“这里”。陈志超建议,桂城要“得人”,还是要围绕住房、孩子教育、继续教育和学习、医疗和养老等各方面福利做文章,让人才从发展机遇到成长环境,从生活便利到社交友好,从文化慰藉到精神共鸣,都能在桂城找到。他还提到,目前人才政策更多是关注产业人才和科创人才,针对专业服务类人才的政策偏少,例如科创服务类人才就未能涉及。

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裁彭伟东建议,桂城符合隐形冠军条件的企业,可自荐2~3名高管直接申报桂城人才卡,或者企业有获得中国专利奖、广东省专利奖的专利第一发明人,且在职的,可以直接申报桂城人才卡,为桂城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画院副院长李紫玉表示,在南海大力提倡人文经济学、桂城打造千亿镇街的背景下,建议桂城在注重企业人才评定之余,也应适当考虑文艺人才的评定。

梁启聪听完委员们的建议后给出了“回应”:桂城正在持续擦亮“桂宾高才城就未来”人才工作品牌,进一步深化人才服务体系,保障桂城人才卡申报认定工作的连续性,引导鼓励人才申报,通过解决子女就学等关键问题,为企业留住核心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尤其是全新打造超2000平方米的桂城人才中心,未来引入一批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涵盖人才服务、人才交流、创业孵化等功能,通过更加市场化、精细化的运作,全方位升级完善人才服务。

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有什么样的未来。桂城“人才乐园”就是要让来到桂城的人才,不但能立下鸿鹄之志,还能展开大鹏之翅,在桂城这片土地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通讯员麦盛彬刘绮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