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四院眼科门诊:
“妙手仁心”点亮患者清晰“视界”

珠江时报讯记者许可可通讯员黄春梅李霞玉报道随着暑假来临,许多家长带孩子查视力,各大医院眼科门诊逐渐“热闹”起来。近日,记者走访了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海四院”)眼科,这里有不少儿童青少年正在家长的陪同下,检查视力、配眼镜,以及咨询视力矫正等问题。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管理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德全介绍,科室可开展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及治疗,如各种抗青光眼手术及眼外伤修补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玻璃体腔注药术等。
南海四院眼科在2023年12月正式独立分科,定位为眼科一体化发展,即将门诊、门特、视光中心、住院均在眼科科室开展,方便患者就医。
同时,该科室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中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眼健康的号召,针对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眼健康问题,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管理、老年人白内障手术等眼病诊治。
知多点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要点
1.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2.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3.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
4.分龄管控视屏时间。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5.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6.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保证均衡营养;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
7.遵医散瞳诊断近视。家长观察到孩子有视物凑近、眯眼等异常情况或筛查发现视力变差,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
8.确诊近视及时干预。
9.重视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近视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人群中,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应采用及时、适宜的防控干预手段,推迟近视发病年龄,控制近视进展速度,减少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引起的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
10.多方合力共筑“防护墙”。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儿童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营造爱眼护眼的视觉友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