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朋友圈”扩容 带火“中国行”
安全、现代、景美、好吃……随着中国持续推出签证优化措施,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说走就走”,便捷地进入中国,亲身感受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这些外国游客真实分享在华旅游体验的视频,在中外网络上获得了海量围观和讨论,
他们自发为中国点赞宣传,化身“活力中国”最强代言人。
数读入境游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外国人来华以旅游观光最多,占到三成以上。
携程数据显示,暑期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倍,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法国、意大利、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14国,游客入境游订单整体同比增长1.5倍。
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西安、深圳、青岛、杭州、重庆、昆明是入境
游热门城市。
多措并举 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
2023年7月,我国恢复对新加坡、文莱持普通护照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人员15天入境免签政策;
2023年12月和今年3月,我国先后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和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
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3月,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5月,中方决定延长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
森堡12个国家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
……
入境手续少了,“串门”更方便了,全球游客纷至沓来。有关部门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入
境游。
针对外国游客在中国生活场景中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现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对移动支付
等一些涉及日常生活的环节操作,进行了适用于外国游客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中国旅行
的便利度。支付宝、微信也优化了“外卡内绑”等相应流程。自2023年7月全面升级以来,
微信支付外卡交易量持续增长,相比仅开放部分试点商户时,2024年2月单日最高交易
笔数增长近5倍。从全国来看,2024年3月,境外游客通过支付宝在国内的累计交
易金额同比2023年3月份增长近10倍,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近8倍,活跃用户数同
比增长近6倍。
为了方便经常到中国进行商务活动的外籍人士,中国主要支付机构将外
籍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
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对于习惯于现金支付的“自
由行”外籍游客,中国的银行现在提供“零钱包”服务,比如一个200
元的零钱包,里面有10元、5元、1元等小面额现钞,方便外籍游客
大小面额的现金搭配使用。
2023年以来,在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的加持下,安徽旅
游不断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举办第十三届安徽国
际文化旅游节、2023RCEP成员国文旅产业合作恳谈
会等涉外文旅活动,先后前往日本、泰国、越南、意大
利、芬兰、美国等地开展“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大
黄山全球推广等活动。
安徽省副省长孙勇表示,下一步,将立足
安徽实际,努力做大入境游市场,主动适应
国际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安徽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等优势,
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的
产品品牌,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完善
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安徽国际旅游
精品库”。
网红城市
“圈粉”海外游客
无论是淄博的烧烤,哈尔滨的冰雪,还是重庆的“魔幻立交”,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表演,中国的网红城市在海外成功“圈粉”,吸引众多海外游客前来跨国“打卡”。
早在今年元旦假期期间,“尔滨”的火爆吸引了路透社、《每日邮报》等多家外媒的关注。今年1月有很多海外游客选择来哈尔滨体验冰雪旅游的魅力。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也是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必选之地,外国游客被这些城市的古老建筑、博物馆、文化街区和历史古迹所吸引。此外,南昌、武汉、长沙等城市也逐渐受到海外友人的青睐,这些旅行目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也吸引了一波国际友人前来参观。
除了城市的名胜古迹和风光,中国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优越的基础设施也让外国游客惊叹。“高铁游”是外国游客钟爱的项目之一,这也是外国游客感受中国欣欣向荣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很多外国游客在坐高铁的时候,喜欢站在高铁车厢前面显示速度的显示屏下拍照。类似北京首钢园无人驾驶示范区等充满科技感的景点,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朋友前来尝试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无论是加速、减速、掉头都很平稳,这让爱好科技和汽车的外国游客很赞叹。欧洲新闻网评论认为“免签政策释放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欢迎更多游客到访中国的积极信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负责人表示,中国的免签政策有助于世界旅游业再次回暖,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也将带动周边国家旅游业共同发展。西班牙《国家报》的报道认为,中国采取切实举措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和人员交流,“展示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
众多利好因素吸引更多中外游客“双向奔赴”。“中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单方面免签也带动了中国游客前往这两国出境游的兴趣。”去哪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澳大利亚机票搜索量环比增长四成以上。中国多个城市可飞往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也可飞往多个中国城市。目前,中国与新西兰已恢复多条航线,计划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旅客量有望在暑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国游客喜欢在新西兰感受南半球特有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亲近羊驼、观赏企鹅,体验毛利文化。新西兰的奥克兰、基督城等多个城市,目前都有中国游客预订前往,参观萤火虫洞、探访霍比特人村庄、观看冰川和企鹅栖息地等相关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3倍。
火爆中国行
让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
各国旅游博主拍摄的真实接地气的“外宣”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动辄几百万浏览量,有些甚至火到了国内视频网站,成了中国网友的“电子榨菜”。
“反差感”是很多外国游客在饱览中国大好河山后的最直观感受。一些外国旅游博主甚至直呼“被西方媒体骗了”。澳大利亚博主乔茜来华旅行后,意识到自己此前从新闻报道中对中国建立的认知“非常狭隘”。这些视频下方,往往跟随着大批到访过或者在中国居住过的外国人跟帖,“当你越探索中国,就越明白西方主流媒体就是个笑话”。
越来越多外国人正深入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探索中国城市风貌与文化生活的多元多面。印度博主TravelwithAK跑到了新疆,乌鲁木齐的整洁与发达令他震惊。在西安唐乐宫餐厅,天南海北的外国游客齐聚一堂,享受美食和文化的盛宴。法国游客表示,中国万物互联,他每天用手机能完成所有事情,这在法国是做不到的。荷兰游客表示,她认为西欧的人们对中国的印象和实际区别很大,中国很现代,甚至比他们那里还现代。
近日,一句“City不City”席卷网络,掀起一场#City梗活学活用大赛#。这句话出自一位外国博主的中国旅行视频,在大家的演绎下,“City”成了“城市化”“洋气”,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
这一中英混搭的魔性短词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外结合的短句既体验了外国游客入乡随俗,体验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汉字;同时展现了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深刻印象,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长期持有的偏见,提升了中国的友好形象。“city不city”的走红,不仅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强大传播力,也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
海外社交媒体的中国旅游Vlog的增加和爆火,为中国的旅游宣传增添了新的动力。这些Vlog通过真实、生动的画面,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中国的美丽风光、丰富文化和热情好客的人民。相信随着“中国行”的持续火热,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将为更多外国民众所熟知。
市场升温
旅游产品加速创新
“中国对多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对入境游市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更多入境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应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入境游新产品和线路。”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认为,免签政策扩大了入境游的客源市场,更传递了积极开放、高质量开放的信息,坚定了各方信心。旅游业者应抓紧促销和推广,针对性开发新产品,尽快恢复和调整供应链。
中旅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单方面免签政策将对自由行、跟团游、旅行商考察、文化交流、商务团队、会议会展等多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外国旅行商对中国旅游资源、产品、线路的考察需求显著提升。中旅旅行将结合最新免签政策、多年入境游服务经验和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更多突出中华文化、融合特色的精品入境游线路,满足入境游客对中国旅游的向往和期待。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表示,携程将把握政策红利,继续发挥品牌、技术、资源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入境游协作联盟、线上线下售票服务、海外社交媒体传播等方式,提升传播、支付、门票、网络、住宿等入境游多环节体验,助力入境游振兴。
“中国应推出更加符合年轻一代外国游客需求的产品。”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看来,未来的入境游产品,要更好展示当代中
国人的消费选择、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融入沉浸式演艺、文
商旅综合体等内容,为外国游客提供既富有历史文化又具有烟火气息的深度体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表示,在签证等便利化政策的加持下,在地方政府和业界共同努力下,入境旅游市场进入到快速的复苏期,即将迎来理性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未来我们还需要着力解决入境游客面临的痛点、堵点、卡点,不断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入境旅游体验。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红网、中国网)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