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部署2024年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各镇街至少打造一个化解物业纠纷示范点
珠江时报讯记者汤晓冰报道5月29日,南海区召开“构建大调解格局,打造南海新‘枫’景”工作推进会,对2024年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进行部署。今年,南海将进一步撬动社会多元解纷力量,推动1000人以上企业、园区设立人民调解组织,推动新建小区设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各镇街至少打造一个化解物业纠纷示范点。
会上,南海区人社局、里水镇金峰洲社区调解员黄锦洁、佛山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分别介绍了南海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中心工作经验、“五同”调解工作法、矛盾化解“沙漏”工作法,结合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南海基层调解员、调解组织多元解纷的特色做法。
“调解员就像社会的润滑剂,虽然不起眼,却发挥着大作用。要跟群众一条心,站在群众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会上,南海区副区长孔小燕提出,要立足“一门式”解纷机制,擦亮招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通过做好调解业务知识培训、链接更多调解组织,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远;要持续深化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以综治中心为枢纽,以全科网格为单元,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体化指挥、全链条服务”。
一直以来,南海推动司法服务延伸,构建“一站式”诉前解纷体系,让大量矛盾纠纷解决于诉前,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会上,南海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向各行业协会、商会、园区发起倡议:通过设立调解组织,建立完善有关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探索运用市场化方式公正、高效、妥善处理各类涉及商会各民营企业权益的商事纠纷,助力构建南海区和谐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会上发布了《佛山市南海区2024年构建大调解格局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要点》,并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各镇(街道)要打造一批乡贤示范项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同时推广使用南海区公共法律服务地图,构建可视化全区解纷网格,让解纷服务可在群众‘指尖办’。”南海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敏介绍,今年,南海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从风险隐患排查化解、风险纠纷预警预防、整合配置多元解纷资源和强化队伍建设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多维度、多渠道调动多元解纷资源,进一步向基层赋能,朝防控着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多元解纷特色做法
“五同”调解工作法
今年4月,里水金峰洲社区某住宅小区的业主反映楼上厨房漏水,导致其厨房的柜子、天花板和电灯受损,双方就漏水赔偿问题向黄锦洁个人调解工作室申请调解。
面对双方业主互相推诿,“火药味”越来越浓的情况,调解员黄锦洁抓住问题的关键,让专业检修师傅到场找出漏水点位置,查明漏水原因明晰双方责任,再对双方业主进行疏导和劝说,快速达成了赔偿和修复方案,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
在黄锦洁看来,邻里纠纷无小事,及时化解是大事。在调解过程中,她总结了一套“五同”调解工作法,通过与党同心、与善同乐、与民同舟、与法同行、与众同德,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矛盾化解“沙漏”工作法
佛山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采用矛盾化解“沙漏”工作法,将一线员工放在沙漏顶端,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为中心、解决员工需求为导向,各管理服务层级依次排序,员工的声音就像沙漏的流沙一样一层层向下流动,被“逐级解决”,最后由调委会统一组织进行有效处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企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