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5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 习近平会见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代表
    • 习近平同埃及总统塞西会谈
    • 持续推进治水工程奋力建设绿美南海
    • 以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提升市民就医体验
    • 超 30场文旅活动让你端午季不宅家
    • 接住文旅“泼天富贵”驾好消费“马车”

    第A02版:要闻

    • 遇见“未来之城”南海向雄安学什么?

    第A03版:要闻

    • 沿线打卡亮点带你先睹为快
    • 一天集训三个钟老牌队伍很生猛
    • 潮玩桂城 走得顺吃得好住得爽买得值

    第A04版:要闻

    • 各镇街至少打造一个化解物业纠纷示范点
    • 南海新型储能产业链再添新成员
    • 看得见还摸得着这场科普活动真“涨”知识
    • 大沥环球水产市场再扩规模
    • 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市场主体登记商行被罚5万元

    第A05版:经济

    • 传统家具产业转型要“流量”更要“留量”
    • 送上专属“服务包”企业“出海”底气足
    • 招商进度不断加快打造电商产业高地

    第A06版:镇街

    • 10年建成 14个志愿V站年均服务群众超 10万人次
    • 多元主体参与“微改”老旧危房变网红打卡地
    • 到丹灶罗行旧圩感受当代舞蹈魅力
    • 公共基础设施交由国企运营会计主体如何确认?

    第A07版:镇街

    • 参观数字体验馆聚焦文旅数字化
    • 沙场作业噪音大扬尘多约谈施工方研究解决方案
    • 种下“共建林”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 公告
    • p40

    第A08版:天下

    • 续费容易退订难悄悄涨价套路多
    • 习近平同埃及总统塞西会谈
    •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8:天下

续费容易退订难悄悄涨价套路多

APP自动续费的“坑”为何总填不平?

2024年05月30日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一些APP自动续费屡遭质疑:从续费容易退订难,到默认或强制开通,再到自动续费悄然涨价、花的钱反而更多……缘何问题反复出现、屡禁不止?

明“坑”易躲暗“坑”难防

“当初同意自动续费,是为了消费更方便、更划算,没想到‘暗坑’这么多。”安徽合肥市民刘旭斌说。和刘旭斌一样,不少消费者感叹,APP自动续费容易退订难。

某知名投诉平台上,以“自动续费”为搜索条目的投诉件,已从2020年的3万多条增至如今超15万条。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手机APP自动续费套路越发多样,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部分APP经营者仍在自动续费设定里埋下“暗坑”。

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

“在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前,我压根没收到提示信息。”安徽芜湖市民郑成说,自己前不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某音乐APP默认自动续费。“虽然续费金额不高,但心里还是不舒服。”郑成说。

一些APP将取消自动续费的选项隐藏在难以察觉的位置,或通过繁琐步骤为用户取消自动付费设置障碍,被消费者形象地称为“套娃退订”。

在某外卖APP的一级操作界面,记者难以找到带有“自动续费”“续费管理”等字样的按钮。通过搜索相关教程,才在其“超级吃货卡”界面,经过四次点击关闭自动续费。记者发现,搜索“外卖APP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功能”,会跳出大量网友提问及相关教程。

一些APP“暗度陈仓”,不遵守原有低价合约悄悄涨价。

“2019年,我以每年197元的价格在某网盘APP开通自动续费会员。最近发现,从2020年开始,会员自动续费直接涨价到每年263元。而去年‘双十一’期间,在该APP官方网店购买年度会员仅需178元,远低于我的续费价格,这多少有些离谱。”一名消费者在某投诉平台上说。

记者在该平台以“自动续费涨价”为关键词检索发现,不少消费者反映,在APP上开通自动续费功能后,续订费用突然涨价,与当初签订的合约不符,违背了通过自动续费享受低价服务的初衷。

多次规范下为何屡禁不止?

套路陷阱困扰消费者久矣,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法规加以约束,为何部分经营者依然我行我素?

——利益驱动大,监管难度高。消费者常用的手机APP如外卖软件、音乐软件等,涉及自动续费的金额通常在十余元至几十元间不等,单笔消费金额看似不高,但考虑到部分APP活跃用户在千万量级甚至破亿,自动续费带来的收益颇为可观。

以某音乐娱乐集团为例,财报显示其旗下APP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量超过1亿。根据相关自动续费协议,这些音乐APP每月自动续费费用普遍在15元到25元之间;按最低15元计算,其会员续费月收入能达到十亿元量级。

此外,截至去年8月,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要对数量如此庞大的APP进行监管,对于相关部门来说颇有难度。

——违规成本低,打击力度弱。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APP自动续费乱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者违法违规成本很低。消费者察觉到自己“被坑”后,诉诸法律手段维权的情况并不多见。

记者调查发现,和用户不计其数的线上投诉相比,也鲜有对APP经营者采取实质性处罚的案例。

今年3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明确提及自动续费经营者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违反规定行为将受到的处罚。陈音江认为,这一条例从法规层面进一步规范自动续费,期待在具体执行时能真正“长出牙齿”。

——商家有空钻,用户维权难。消保专家认为,尽管相关政策法规提出“自动续费需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捆绑开通”“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等要求,但是相关规定还比较模糊。究竟如何才算显著、如何才算违规,尚不明确,这给部分经营者留下空子可钻。

全国政协委员、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说,此类纠纷涉及金额通常较小,消费者若想维权,花费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投诉、受理渠道不畅更加剧了维权困难。

多措并举维护消费者权益

对于消费者来说,开启自动续费,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但当前APP中存在的种种套路,却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财产安全权,让不少消费者直呼“上当”。受访专家建议,应加强监管力度、强化社会共治,维护消费者权益。

刘旭斌表示,很多像他一样的消费者,常常苦于无处维权。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强化12315平台功能,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并督促相关APP经营者积极处理和回应消费者诉求,相关部门应对违法违规经营者严格调查处理。

此外,面对应用市场上海量的APP,全面监管难度较大,专家认为,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投诉、举报的信息,以此为监管方向和线索,积极监管、整治。

陈音江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处罚措施,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经营者违法违规成本。此外,相关政策规定应更为清晰,出台规范指引,避免部分经营者有漏洞可钻。安庭建议,对具有多次违法违规或其他严重违法违规情节的经营者,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安徽省消保委秘书处秘书长周玉战认为,自动续费产生的问题,往往具有点多、面广等特点,需加强社会共治,营造良好生态。他建议,通过媒体舆论监督、消保组织消费监督、行业组织强化自律、相关部门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群策群力推动问题源头治理。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使用自动续费功能时,也要擦亮双眼,仔细阅读相关条款,留存好相关证据。

常见套路

掩人耳目

一些App在用户注册或购买时未明确告知或隐藏自动续费功能。有些App利用不透明的方式引导用户进行自动续费订阅,如在用户进行付款时默认勾选自动续费选项,或者使用虚假优惠活动或免费试用吸引用户,但在试用期结束后自动转为付费订阅,用户很容易忘记取消订阅。

套娃退订

有些App在取消自动续费订阅方面设置障碍,如将取消自动续费的选项隐藏在难以察觉的位置,或通过繁琐步骤为用户设置障碍。

层层设限

有些App不提供退款政策或设置限制条件,导致用户在不满意或不想继续使用的情况下无法获得退款。

暗度陈仓

一些APP在开通自动续费功能后,不遵守原有低价合约悄悄涨价,违背消费者通过自动续费享受低价服务的初衷。

如何避坑

理性消费

警惕“首订免费、0元开通、1分钱体验×天会员”类宣传,认真阅读App的格式条款,避免被App套路。

认清需求

为临时使用而开通的会员可以在开通自动续费的当天同时取消订阅,避免为“记忆”买单。

及时自查

一些App在自动续费前并未发出相关通知,取消订阅操作也存在步骤繁琐复杂等问题,消费者要及时自查,以防入坑。

(综合新华社、广州广播电视台、现代快报、中国质量报)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为彬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