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坠毁 伊朗总统莱希等人遇难
伊朗将宣布遇难人员的葬礼安排,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呼吁民众保持镇定,国家将正常运转

▲这是2023年8月29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拍摄的伊朗总统莱希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的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在空中飞行的画面。

■这是5月20日拍摄的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的救援人员抵达事故现场的画面。

■5月2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中心瓦里阿斯尔广场,人们参加祈祷活动。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20日报道,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19日在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坠毁,莱希不幸遇难。
报道说,莱希随行团队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拉赫马提等多名高级官员以及机组人员也在事故中遇难。
另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在莱希等人遇难后,伊朗政府召开由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主持的紧急会议并发表声明,对遇难人员表示哀悼,并保证国家事务不会因此受到干扰。
根据伊朗宪法第131条,如果总统在任期内去世,经伊朗最高领袖确认,由第一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第一副总统、议会议长和司法总监将组成委员会,须在50天内安排新总统选举。
据报道,总统的直升机队由3架直升机组成,事发时正从霍达阿法林县前往大不里士,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典礼。当天早些时候,莱希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起参加了霍达阿法林县的水库大坝落成仪式。
各方回应
伊朗最高领袖
民众保持镇定,国家将正常运转
当地时间19日,在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的时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会见伊斯兰革命卫队工作人员和指挥官的家属时,对直升机坠毁的消息做出了表态。
哈梅内伊在对这一令人担忧的事件表达悲伤的同时,表示“希望全能的上天将总统和他的同事们带回国家的怀抱”。与此同时,哈梅内伊还在其官方社交媒体上向伊朗民众喊话,呼吁保持镇定。哈梅内伊称:“伊朗民族无需担心,国家机构仍将正常运转”。
伊朗政府内阁举行了特别会议,将会宣布伊朗总统莱希等遇难人员的葬礼安排。
中国外交部
愿向伊方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和协助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伊朗总统莱希遇难答记者问。
汪文斌说,习近平主席已向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致唁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就莱希总统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向穆赫贝尔第一副总统、莱希总统亲属以及伊朗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习近平主席指出,莱希总统就任以来,为维护伊朗安全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巩固和深化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积极努力。他的不幸遇难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十分珍视中伊传统友谊,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定会不断巩固和发展。
汪文斌说,中方也对阿卜杜拉希扬外长不幸遇难深表哀悼,向阿卜杜拉希扬外长亲属表示诚挚慰问。
汪文斌表示,事故发生后,中方高度关注,并表示愿向伊方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和协助。中方坚定支持伊朗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稳定和发展,愿同伊方一道进一步深化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以色列官员
否认以方与莱希遇难有关联
一名以色列官员20日表示,以色列与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遇难没有关联。
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以方官员告诉路透社:“不是我们(干的)。”
以色列与伊朗长期敌对。伊朗多次指认以方暗杀伊方官员和科学家,并对伊朗实施破坏活动。
去年12月,伊朗称在叙利亚担任军事顾问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官赛义德·拉齐·穆萨维遭以色列导弹袭击身亡。
今年4月1日,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导弹袭击,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高级指挥官穆罕默德-礼萨·扎赫迪等人死亡。伊朗认为此次袭击是以方所为,对以色列进行了报复性打击。
美官员
没有证据表明事故中存在“谋杀行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载有伊朗总统的直升机“硬着陆”事故发生后,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
“伊朗西北部的坠机地点天气非常糟糕,大雾弥漫。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起事故,但仍在进行全面调查。”舒默说。
伊朗前外长
莱希遇空难与美国长期制裁有关
伊朗前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20日表示,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等高级官员所乘直升机发生事故,与美国长期制裁伊朗有关。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扎里夫的话报道,美国对伊朗航空业实施制裁,阻止伊方从国外进口,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因素之一。
美国空军退役军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军事分析师塞德里克·斯图尔特推测,莱希等人乘坐的直升机可能是贝尔212直升机,上世纪6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由于美国制裁,伊方难以获得零部件。机体本身因素加上天气原因,可能导致直升机坠毁。
有何影响
“国家的治理不会受到干扰”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今年63岁的莱希2021年成为伊朗总统,他是一位与司法界和宗教精英有着深厚联系的强硬派,经常被认为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可能继任者。莱希在宗教系统中有着深厚资历,与已故的霍梅尼以及哈梅内伊有着稳固的关系,哈梅内伊曾任命他担任多个高级职位。
分析认为,莱希一直在国际和国内议题上与哈梅内伊保持一致立场,在伊朗核问题、反对西方和以色列问题、中东战略等事务上持强硬态度。路透社认为,莱希与哈梅内伊一样对西方抱有深深的怀疑,支持伊朗经济自给自足运动以及“支持中东代理势力”的战略。
“莱希深受哈梅内伊信任,被认为可以保护哈梅内伊作为伊朗最高领袖留下的政治遗产。”路透社援引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和北非项目副主任萨纳姆·瓦基尔的话这样说道。《纽约时报》也称,莱希在担任总统期间,监督执行了扩大伊朗地区影响力的战略,目前被外界广泛视作哈梅内伊的潜在继任者。“莱希的罹难,最大的影响是会造成伊朗最高领袖继任者在短期内出现空缺。”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王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莱希出身宗教家庭,同时曾在司法机构任职,其背景和个人风格都比较符合各方对伊朗最高领袖的期待。重新选择继任者对伊朗政治而言意味着更多不确定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少彪分析认为,莱希的遇难预计将对伊朗内部权力结构造成影响。莱希被认为是保守派的关键人物,他的去世可能会引发保守派内部一些人事调整。
伊美谈判或陷僵局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少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都是伊朗外交的核心人物,继任者需要时间进行熟悉和磨合。他认为,短期内,伊朗的对外交往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伊朗需要将更多精力用于选出新任总统等内部事务,当前其与美国的谈判可能会陷入停滞。而这也将为巴以冲突和地区局势的降温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甚至为中东地区稳定带来新挑战。”上述中东问题专家认为。
英国广播电台(BBC)认为,莱希遇难对伊朗的外交方向影响有限,因为在伊朗,制定政策和拥有最终决定权的是最高精神领袖,而总统很大程度是在执行最高精神领袖的政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研究员田文林表示,总统和外长都是伊朗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两人的突然罹难或将让伊朗政坛在短期内陷入相对“停顿”或“混乱”的状态。不过,伊朗的顺位体系比较明确和完整,第一副总统可以顺位替补总统的职位,避免伊朗国内出现大的政治动荡。他认为,该国的外交方向不会因莱希的意外去世而中断。
《华尔街日报》同样认为,如果莱希在此次事故中死亡或者丧失行动能力,预计不会改变伊朗对任何重要地缘政治问题的立场,包括对其核计划和本轮巴以冲突的立场。
新闻人物
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
莱希1960年出生于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1975年进入什叶派圣城库姆的宗教学院学习,取得伊斯兰教法本科和硕士学位,后在沙希德·穆塔哈里大学取得教法博士学位。
莱希从1977年开始在政治上反对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政权,曾参加德黑兰大学学者和宗教人士静坐等示威活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莱希进入检察体系,从伊朗首都德黑兰以西的卡拉季起步,先后担任哈马丹省检察官、德黑兰检察官等职务。从1994年起,他先后担任伊朗国家监察组织主席、国家总检察长等职。2019年,莱希被任命为伊朗司法总监。作为司法系统官员,莱希大力打击腐败,包括惩治司法系统内部的不作为、辞退不合格法官、起诉腐败受益者、审判高级官员亲属等。这些反腐行动让他在支持者中广受称道。
莱希还一直坚持在宗教学校担任教职。2016年,他被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任命为伊马姆·礼萨圣地监护人,并掌管伊朗财力最雄厚的宗教基金会阿斯坦·古德斯·拉扎维组织。
2017年,莱希首次参加总统选举,得票率排名第二,不敌伊朗前总统哈桑·鲁哈尼。2021年6月,莱希再次参加总统选举,并当选伊朗第13届总统,同年8月就职。
莱希已婚,有二女。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红星新闻)
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