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樵山石燕岩
游船探洞 揭秘千年奇观

■石燕岩游船探洞项目吸引不少市民游客体验。

■站在石燕岩洞口,阵阵凉意扑面而来。

■石燕岩洞内大小洞有序相连。

■历经千年的采石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扫码看视频

西樵山奇山秀水,是夏日里的“天然大氧吧”。这里除了有秀丽的风景,还“别有洞天”,藏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石燕岩采石场遗址。这个夏天,不妨到石燕岩游船探洞,避暑纳凉之余,也能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探秘千年水下奇观
石燕岩采石场遗址位于西樵山狮脑峰东南面,是一处由露天到洞室开采的古代大型采石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洞穴的水下部分有数十米深,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最完整、最宏伟的水下古代生产遗址。近日,西樵山石燕岩游船探洞项目开放,吸引不少市民游客体验,以第一视觉饱览壮观的水下遗迹景观。
来到石燕岩洞口,就像是拉开了一扇巨大的冰柜门,阵阵凉意扑面而来。神秘的湖水、千奇百怪的岩石以及五光十色的灯光……进入岩洞,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该遗址主要开采时间为明清时期,明代以前为露天开采的石场,明代以后多为洞穴开采。樵山先民用数百年的时光,为如今的南海留下了一片奇观。部分遗址已被水淹没,其水下采石场的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规模远超意大利加城的水下采石场遗址。2015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次对石燕岩遗址进行水下考古调查,采集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揭开了水下遗址的“面纱”。
游船缓缓前进,伴随着水珠滴落的声音,聆听着大自然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洞内岩石崎岖,有的岩石离湖面不到半米,游人需要俯下身,船才可以从岩底穿引而过,随后视野开阔。
采石遗址分为内外两层,外洞高数丈,洞壁生凉,常聚成水珠滴下;内洞幽暗,贮水成湖,水深数十米,清澈见底;各内外大小洞室有序相连,保留着清晰的采石痕迹、完整的采石隔间和完善的步道系统。
“你们看,这里水深有十多米深,但整个洞最深的地方有44米。这边的采石遗址,由于火山活动,石头与石头互相挤压,形成‘石祠堂’‘石屏风’‘天窗格’等地质奇观。”西樵山景区工作人员陈亮华介绍,石燕岩采石场遗址是西樵山深处的神秘世界,隐藏着无数的奥秘和美丽。
“泛舟洞海之中,透过清澈的湖水,历经千年的采石痕迹清晰可见。”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先生表示,石燕岩是大自然创造的优秀作品,第一次感受到如此震撼的自然力量,这么好的地方,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解锁新“樵”玩法
在千年流水的浸润下,南海以水定形,依水而兴,由水而荣,积淀形成了郁水官驿文化带、桑园围文化带、省佛通衢文化带三条文化带。这既是物阜民丰的生活水脉,也是传承千年的文化动脉。
2023年以来,岭南文旅第一镇西樵在推进南海“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下,配合“水上南海”发展战略,提出以西樵山为核、以桑园围水系为脉,助力西樵文旅蝶变,推进桑园围水脉规划加速落成,将环樵山水乡活力区打造为国际文旅度假胜地。
在此背景下,市、区资源的倾斜,重磅活动纷至沓来,使“文翰樵山”声名远扬,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的合作热情不断升温,不断厚积文旅产业资源优势,形成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2024年是南海的“人文经济元年”,如何抢抓人文经济时代的红利?
“拜访一座城市的理由有千万种,‘好玩’一定是其中一个。”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今年南海提出把人文经济作为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
今年4月,在佛山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招商推介会上,西樵以“十分好玩”为主题,集中推介佛山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推出一系列新线路、新项目、新玩法,西樵山石燕岩遗址探秘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此外,“登西樵山、访桑园围、渡平沙岛、游南海湾、寻岭南味、品广府菜、会黄飞鸿、赏千古情、逛艺术节”十大西樵文旅资源版块现场发布,呈现西樵丰厚的文旅资源和底蕴。
接下来,西樵将以“十分好玩”品牌铺排全域旅游工作,以“西樵好景”吸引八方来客,全面落实《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文旅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带动集聚区内文旅产业发展壮大,助力南海发展壮大人文经济。
当下,历史文化名镇西樵,跨越历史烟云,正在源源不断送上市民群众喜欢的城市内容,绽放出人文与经济交融共兴的新魅力、新活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晓诗通讯员蒋素媚熊奏凯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建烨郑钧元章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