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来了本周五首发
个人可以在银行柜台、线上平台和证券市场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允许流通和转让
13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
从发行安排看,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包括20年、30年、50年。最早一期30年期将于本周五(5月17日)首发,发行数量为400亿元,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何为超长期特别国债?
我们经常提到的国债,多指的是储蓄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何特别之处?
首先是期限,在债券市场中,一般认为债券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今年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就有20年、30年和50年三个品种。
“特别国债”则指的是在特殊时期发行的具有特殊用途的国债,一般专款专用、用途灵活、不列入财政赤字。
中银研究院指出,其特殊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发行方式方面,目前中国10年期以下的国债长期实行关键期限定期发行制度,而超长期国债则由财政部根据经济和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在资金用途方面,特别国债具有明确特定用途,其资金需专款专用;而普通国债则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补充国家财政资金。
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特别国债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不计入财政赤字,但仍属于政府债务,需按照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列入年末国债余额限额。
在发行流程方面,新发特别国债仅需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并相应追加年末国债余额限额,在发行流程上审批简易、灵活快捷。而普通国债的新增限额则一般在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预算报告时提出,由全国人大予以审批,灵活性相对较差。
发行规模多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有何特殊用途?
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我国曾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分别在1998年、2007年、2020年,整体用途较为广泛但符合特殊用途和特殊目的的特点。
此次特别国债依然如此,其特殊用途有“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特别的目的则是“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
此时发行有何意义?
在董希淼看来,作为中国发行的第四次特别国债,本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三重意义,一是拉动投资、扩大消费,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有助降低地方政府杠杆率,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三是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促进宏观经济加快恢复回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特别国债的增发、专项债放量提速以及信用平稳扩张等利好因素积累,能够对社融增速形成稳定支撑。
钱怎么花?
“从主要投向看,按照问题导向、精准突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今年3月在记者会上指出,初步考虑,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个人投资者能买吗?
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与2020年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类似,为记账式国债,利率通过国债承销团成员招投标确定,随行就市。专家指出,这意味着超长期特别国债确定为市场化发行,可在二级市场交易,交易价格将根据市场情况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还在交易所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跨市场上市流通。个人可以在银行柜台、线上平台和证券市场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并允许流通和转让。
储蓄国债为啥这么抢手?
Q
什么是储蓄国债?我国目前发行哪些种类的国债?
A
我国目前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储蓄国债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投资需求、不可流通的国债品种。储蓄国债为记名国债,记名方式采用实名制。按照记录债权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凭证式储蓄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
记账式国债是以电子记账形式记录债权,由财政部面向全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可以记名、挂失、上市和流通转让的国债品种。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采用无纸化形式。
Q
怎样购买凭证式储蓄国债?
A
凭证式储蓄国债发行对象为个人,以人民币100元面值为起点,以100元的整数倍发行。凭证式储蓄国债通过银行网点柜面销售。同时,凭证式储蓄国债为记名国债,记名方式采用实名制,可以挂失,但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转让。投资者办理凭证式储蓄国债相关业务时,需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Q
为什么储蓄国债这么抢手?
A
4月份以来,受部分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暂停销售大额存单等因素影响,储蓄国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储蓄国债有以下特点:
信用等级高,以国家信用为保证,信用等级高于其他债券或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好。
收益稳定,利息免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固定,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购买门槛低,普惠性突出。储蓄国债起售点是100元,并以百元的整数倍发售。单一个人购买单期储蓄国债金额不得超过300万元,适合普通中小投资者。
变现灵活。可将储蓄国债作为质押物,到原购买银行办理质押贷款,也可按相关规定,在到期前提前兑取持有的储蓄国债,获得相应资金。但提前兑取会产生利息损失。
Q
购买了储蓄国债,还要不要存银行定期存款?
A
国债和定期存款都是稳健的理财方式,但二者在计息规则、流动性、税收等方面有所差异,投资者可以结合产品利率,以及自己的具体需求、风险偏好等,进行选择。
Q
国债好难抢,如何更好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A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介绍,下一步,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一是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关系变化和销售情况,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一债难求”核心就是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下一步要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
二是研究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使储蓄国债能够惠及更多的投资者。
三是在保障柜面销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子式储蓄国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增加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手机)端销售额度。同时,加大宣传,引导更多的投资者通过网上(手机)端购债,改进购债体验。
四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凭证式储蓄国债的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地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并研究优化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储蓄国债发行比例的中长期安排,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延伸阅读
储蓄国债开售5年期年利率2.5%
5月10日到19日,财政部将发行今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凭证式储蓄国债。根据发行公告,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其中,第三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38%;第四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5%。储蓄国债比定期存款收益率略高,而且代表的是国家信誉,保本保息、收益稳定,因此长期以来都受到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青睐。
01
储蓄国债热销受市场青睐
为了购买国债,不少人早早就来银行排队。今年以来,发行的储蓄国债深受市场青睐。
根据财政部公告,这次国债发行持续到19日,虽然最后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根据今年3月和4月储蓄国债发行的结果来看,储蓄国债得到不少百姓青睐。今年3月,在凭证式储蓄国债发行过程中,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北京的466个网点中,有14个网点在半小时内售罄。4月份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首日就售出计划发行额的99.7%,有2家银行销售时长持续不到1分钟就秒光,有7家银行在6分钟内售罄。
为什么储蓄国债热销?这是目前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表,三年期和五年期分别是1.95%和2%。总体来看,储蓄国债利率相比存款利率保持优势。
中国工商银行天津佟楼支行负责人王希表示,年轻人现在投资的理念变了,他们更希望是安全,长期持有的一种理财方式。所以不少年轻人也加入购买国债的队伍里。
02
购买储蓄国债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行国债主要是为了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老百姓在购买储蓄国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所有的银行都能购买储蓄国债吗?答案是不。储蓄国债承销团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等40家银行。
一个人能买多少国债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发布的通知,单一个人购买单期储蓄国债金额不得超过300万元。
买了储蓄国债,能提前取出来吗?根据发行公告,投资者购买两期国债后,可以到原购买机构办理提前兑取,但发行期最后一天是不办理提前兑取的。
如果遇到急事,想提前取出来,利息怎么算呢?据了解,投资者提前兑取两期国债按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对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
此外,储蓄国债可以转让吗?根据两部门通知,两期国债按照面值向个人发行,销售面值须为百元的整数倍。两期国债都是记名国债,采用实名制,可以挂失,但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转让。
据了解,我国一般在每年3月到11月都会发行储蓄国债,其中,凭证式储蓄国债需要到银行网点购买,电子式可以通过电子渠道办理。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中新经纬)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