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在景中游 警在身边守
南海公安累计投入执勤警力1.36万余人次,为群众欢度假期创建良好的治安环境

■警辅人员与群防群治力量在商圈巡逻。 通讯员供图
“五一”小长假,从“珠江文明的灯塔”西樵山出发,一路朝穿越古今的广东千古情、“桃花秘境”南国桃园、“城市客厅”千灯湖奔去,迎面都能“撞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南海公安围绕“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游客走”的勤务模式,累计投入执勤警力1.36万余人次,通过立体化的安全防控体系、专业化的勤务巡逻处置、多元化的群防力量融合,为群众欢度假期创建良好的治安环境。全区社会治安大局平安稳定,各主干公路交通总体顺畅,各景区、商圈安全有序。
“5A警务服务”护航5A景区
“开园了!”5月1日上午10点,广东千古情景区的大门缓缓打开,安全有序迎接八方来客。早在3小时前,南海公安分局西樵派出所及分局的支援警力便早早来到景区,赶在第一批游客到来前,守卫在景区各个重点部位,开始了一天的安保工作。
人群中,警辅人员的目光时刻聚焦在游客身上,给出各类安全提示:“大家不要拥挤,注意脚下。”“一定看好孩子,人多容易走散。”“你的手机最好放到包里,裤兜太浅了,容易丢。”……
“我们是警力跟着游客走,哪些位置游客集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现纠纷、哪些点位求助或询问比较多,我们的警力就部署到哪里。”西樵派出所所长杜航伟介绍,西樵辖区景点多,每逢节假日都会吸引大量游客,作为最新一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针对客流高峰,该所开启“旅游警务模式”,提前做好预案,科学设置执勤点位,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依托“最小单元”警务室和POC可视化对讲机,一旦接到群众求助,可立即调度最近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及时处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客在景中、警在身边”。
“不好了!有游客不慎跌入山坑!”5月2日12时许,正在西樵山上巡逻的民警卢志明、梁锡昭的对讲机里传来紧急警情。根据报警人描述的环境,初步判定游客被困位置处于一处尚未开发的浅沟里,单靠警力难以施救,两人随即通过对讲机呼叫景区工作人员、救援队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带齐装备一同前往。
工作人员发挥地熟优势,很快带着民警找到了摔伤的游客。由于游客左小腿受伤,不能站立走路,民警和救援人员将其抬上支架,固定好身体后,小心翼翼往山下抬。一路上树木繁盛不便行走,民警用工具砍掉拦路的树枝,开辟出一条“绿色生命通道”。经过历经两个多小时营救,众人终于平安抵达地面,游客也得以送往医院救治。
假期里,警辅人员和最小应急单元碰到最多的还是问询、财物丢失、儿童走失及口角纠纷。快速帮失主找手机、帮小孩找家长、熟练帮游客调和矛盾,成了他们的“拿手绝活”。
“帮助游客解决困难,让他们愉快旅游、安全返程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民警表示,5A级景区要配以5A警务服务,这是他们和游客的“双向奔赴”,更是汇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枫警”。
闹市商圈升腾平安烟火气
“今天虽然是‘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但人肯定少不了。走,咱们再去商场转转。”5月5日上午,黄岐派出所民警王耀军带着警辅人员和群防群治力量又出现在繁华的嘉州广场。一路上,王耀军带队逐一对各商铺进行隐患排查,做到应排尽排、边查边改,并作出安全防范措施提醒。
这是南海公安加强假期社会面巡逻防控的一个缩影。针对“五一”期间繁华商圈人流激增等情况,南海公安提前研判,全面强化警力部署,加大重点场所及街面警情高发区域的巡逻。每日安排机关警力支援基层安保工作,全区启动快反圈58个、临时快反圈8个、区级巡逻路线14条、重点夜经济巡逻路线41条,加大重点场所及街面警情高发区域的巡逻防控,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警察同志,我的父亲早上离家后就一直没回家,能不能帮我们找找。”5月3日18时许,一名事主焦急地向民警求助。民警在安抚事主情绪的同时,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及老人衣着特征、体貌身高等基本情况。随后,将情况通报路面巡逻警力,分区域进行搜寻。经过努力,大沥派出所民警终于在一个小树林里找到了走失的老人。
南海公安还坚持防范宣传与巡逻安保同向发力,走近人流密集场所开展防范宣传,让游客在感受南海风土人情的同时,将安全防范知识联同本地特产一同带回家。
“路不堵,心才会舒畅!”为做好“五一”假期交通安保工作,南海交警部门结合假期易拥堵路段和时段、交通事故易发路段、恶劣天气等事件,逐一制定交通疏导分流措施,同时结合铁骑巡逻,实现提前发现、提早干预,及早疏堵保畅,实现轻微事故快处快撤快赔,严防出现拥堵和次生事故。在疏导交通的同时,对全区交通实施综合整治,最大限度扩大路面管控范围,增强管理实效。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恩通讯员陈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