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胖墩” 减重要科学
孩子肥胖会影响身体健康,引发社交和心理问题,要从饮食、运动、睡眠、定期体检(生长发育检测)等方面干预

“孩子平时都是由他爷爷奶奶照顾着,在老人家的观念里,孩子胖乎乎就是长得好,现在才3岁半就长到了近60斤,比同龄人胖很多。”因担心肥胖会对孩子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近日,南海桂城的宋女士特意领着孩子到医院专科门诊就诊咨询。
今年爱国卫生月的活动主题是“健康城镇健康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随社会发展衍生的新发流行病和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超重和肥胖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肥胖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
南海区儿童保健学科带头人、区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刘少兰表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呈现增长迅速趋势,但家长对于孩子的肥胖问题容易忽视,“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胖乎乎就是长得好,实际上,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除身体健康外,超重肥胖也会引发社交和心理问题,会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自尊感和自信心降低,导致孩子出现不合群、抑郁等问题。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刘少兰介绍,她遇到过很多像宋女士这样为孩子肥胖问题而担忧的家长,“有这种观念是好事,孩子肥胖问题要尽早干预。”而儿童青少年肥胖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膳食营养摄入过多是关键因素。
此前,刘少兰接诊过一位12岁体重就已经达到64公斤的女孩。其BMI大于26,腰围大于90,通过验血还发现了空腹胰岛素水平过高。“我们了解到这个孩子特别能吃,尤其喜欢吃甜食和水果,同时还不爱运动,长期这样下去可能会导致血糖异常。”
根据女孩的具体情况,刘少兰为其定制了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医院联合家长对患儿进行陪伴式监管,通过指导每日规律进餐,减少高油、高糖、高盐食物摄入;每天进行定量的户外运动;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等干预手段。一个月后,患儿体重下降3.7公斤,腰围明显减小,空腹胰岛素水平也恢复正常。
预防要从“娘胎”里抓起
刘少兰表示,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要从“娘胎”里抓起。在备孕时,妈妈们便要调整好自己的孕前体重;怀孕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避免胎儿体重增长过快,减少巨大儿(出生时体重大于8斤)的发生。同时,提倡纯母乳喂养,合理、适时添加辅食,避免婴幼儿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好的表率,强化家庭管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刘少兰从饮食、运动、睡眠、定期体检(生长发育检测)等四个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不容忽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体重偏离正常体重,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综合、专业的评估,判断孩子肥胖的原因,并根据病因采取不同干预措施。
如何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
①饮食指导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平衡膳食,达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及比例适宜。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在膳食中的比重,保证蛋白质摄入;避免进食含糖较高的饮料、过多的点心和零食、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等。
②运动建议
培养儿童对运动的兴趣,多陪孩子进行亲子运动。减少孩子久坐时间、减少接触电子产品时间,多到户外走走、参与各种体育运动。
③培养良好睡眠习惯,保证睡眠质量
睡眠不足、睡眠时间过长都会增加儿童超重、肥胖的风险。儿童青少年应保证每天有9小时的睡眠,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④定期体检、重视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监测
家长要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趋势;发现生长偏移,及时纠治。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许可可通讯员罗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