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销掉的手机号 可能正在“出卖”你
注销手机号可能存在风险隐患,消费者应多留个心眼
近日,注销手机号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财产安全等风险隐患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注销手机号到底存在哪些潜在风险?注销手机号我们应注意什么?
注销的手机号多久重回市场?
中国电信客服表示,根据国家规定,所有号码都是循环利用的,用户手机号注销后,会有90天的冷冻期。此期限过后,才可能被重新投放市场。
中国移动客服表示,手机号在销户后存在90天冷冻期,冷冻期内用户本人仍可找回该号码继续使用,冷冻期后号码会再次进入号码库用于后续向市场投放。
中国联通客服表示,用户注销号码时,营业厅服务人员和业务受理单上会提醒及时解除相关互联网应用绑定,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同时,中国联通已与部分主流互联网企业建立了信息共享通道,为用户提供免费查询和清理服务。
“主动注销手机号和被动注销手机号,号码重回市场时间略有不同。”业内专家表示,根据行业相关规定,用户主动注销手机号,运营商在90天的冷冻期后才能重新投放该号码;因欠费等原因而被动注销的手机号,一般在半年后才会再次投放。
注销手机号可能带来哪些风险?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实名制的深入推进,从餐厅扫码点餐到机构办理各项业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号+验证码”已成为各类平台、应用最为便捷的实名认证手段之一。
一个手机号码到底注册和绑定过多少个应用程序或业务,绝大多数人根本记不清。
目前,注销的手机号重新回到市场上,前主人未解绑的应用或认证业务,有可能被号码新主人使用或关联。
有网友反映,新办的手机号,有时还会收到相关部门有关号码前主人的欠费提醒短信;有人新办的手机号,会收到号码前主人的网贷逾期短信等信息。
注销手机号,如果不主动解绑或取消各类应用和业务的认证,后续的号码使用者将有可能登入前主人的应用账号,进行各类操作。同时,号码原主人在各个平台、网站、App里的个人信息、账户设置密码等关键信息,也可能被泄露……
这些可能性,将给手机号的原主人带来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潜在风险。
注销手机号需注意哪些事?
注销手机号,关键在于解绑号码认证过的各类平台、网站、应用和业务。
据专家介绍,目前没有哪个软件可以查到电话号码名下所有的注册信息。此前,工信部推出了“一证通查”服务,可以查询用户在微信、QQ、抖音、京东、美团等App上的注册情况。
消费者可通过工信部政务微信号“工信微报”和“工信部反诈专班”等微信公众号,以及支付宝“一证通查”小程序等方式进行查询,之后逐一解绑。
据了解,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移动开发了二次号码解绑服务,在号码再次投入市场前,会通知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对已接入的互联网应用进行解绑,目前已覆盖支付宝、淘宝、唯品会、快手等11个应用。下一步,自助解绑功能将上线中国移动App。
“大平台安全机制和防护手段相对完善,小网站、小应用数量庞大,应是注意的重点。”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很多小型应用大家可能只在注册时认证和使用过,之后忘记的可能性很大。目前,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技
术手段能够一次性解绑各类应用。
专家建议,普通人在生活中用手机验证时应多留个心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机认证和一键登录等授权行为;尽可能少在互联网平台上存储个人隐私信息;注销手机号时,尽早把银行、互联网支付工具关联手机号码修改为新的自己正在使用的号码;不在多个平台上使用同一个密码,可设计分级密码,如餐饮类用密码A,办事类用密码B。
“关于注销手机号可能带来的财产安全风险,大家不必过于担忧。”付亮表示,金融机构、头部网络平台,在涉及资金功能等方面都设置了多重保障。想要进行大笔资金交易,除了第一道手机认证外,还会需要密码、指纹、个人信息、人脸识别等多重认证。
观点
北京青年报: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个人信息泄露愈发严重,骗子的骗术不断升级,而用户对个人相关信息的管理却有所忽视。“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再次提醒我们注销手机号时,一定要解绑自己的账户、银行卡。
通信运营商、相关网络平台和监管执法部门也要积极履职尽责,对用户更换、注销手机号及时做好相关提醒,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技术监测工作,对恶意盗取社交账号、利用原号码主人名义行骗等不法分子,要及早发现、依法介入调查并予以从严惩戒。只有让不法者付出应有的违法代价,才能促其收敛收手,进而确保公众手机号安全。
北京商报:
在注销手机号前将绑定应用逐一排查,对所有注册过的账号进行一一解绑并不现实。麻烦不能都给消费者,解绑的责任更不能一味推给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完全解绑等于是为难消费者。
消费者必须提高安全意识,作为手机号的使用者,对自己的号码使用善始善终。但个体去实现无死角注销解绑,必须有各个关联主体的助力。其中,电信运营商、App背后的互联网大厂和权威机构都要齐心协力。比如,互联网平台应当定期优化不活跃未登录的“僵尸账号”,设置时限自动解绑、自动注销,改变只能让用户单方面主动解绑账户的局面。
中国质量报:
如何避免“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似乎只能靠消费者自己在注销手机号之前做到全部解绑,一个不留。不过,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消费者并不多。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要做到全部解绑几乎不可能实现。
手机号与App完全解绑的难题,不应该只让消费者自己想办法解决。相关电信运营商和监管部门应该将其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强化服务意识,运用相关技术手段,真正为消费者解决这一难题。
干货
如何查询名下有多少号码/账号?
用户可以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微信号“工信微报”和“工信部反诈专班”、“中国信通院”微信公众号,以及支付宝“一证通查”小程序等方式进入查询入口。
以“工信微报”查询方式为例:
第一步:在微信平台搜索“工信微报”。
第二步:在“工信微报”下设“政务服务”栏目,选择“一证通查”。第三步:在进入查询首页面后,选择“互联网账号”进入对应页面。第四步:在查询页面填写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后6位和验证码,即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将在48小时内通过10699000统一的短信端口进行回复。
注:
①用户在使用查询功能时,需确保本人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及验证码填写正确。若查询不成功,可先核对信息是否有误,并在24小时后重新查询。
②如在查询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用户首先可尝试通过查询页面提供的使用指南解决。如果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可拨打相应互联网企业的客服电话。
③如果用户名下的手机号码已经注销,将无法使用本服务进行查询。如需要查询已注销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可拨打相关互联网企业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查询到名下账号数量与个人掌握的情况不一致,怎么解决?
①点击查询页面下方的“解绑与明细查询”,了解各企业的明细查询和解绑处理机制。
②按照企业的指引文件,在通过身份验证后,进一步查询本人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明细信息,并对异议账号进行解绑或注销操作。
③如果用户仍无法解决异议账号,可以拨打企业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链接
更换手机号要记得这些事
1
备份电话本①及时备份SIM卡通讯录信息。②及时通知所有联系人手机号已经变更。
2
解绑银行卡
一般可通过网银专业版或前往银行柜台解除绑定,同时变更U盾、网银、手机银行、短信通知等银行卡业务号码。
3
解绑淘宝账户
①若原号码还能使用:
进入“我的淘宝”→“账户设置”→“安全设置”→“更换号码”;
②若原号码已经注销:
拨打淘宝客服电话:0571-88158198进行人工审核修改;
若已通过支付宝实名认证,可以下载安装数字证书后通过验证再继续操作。
4
解绑支付宝账户
①若原号码能接受短信:
登陆支付宝→点击修改绑定手机号码→输入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输入新手机号→验证完成修改;
②若原号码不能接受短信:
方式一:登陆支付宝→点击修改绑定手机号码→点击无法接收短信→通过安全保护问题→输入新的手机号→验证完成修改;
方式二:登陆支付宝→点击修改绑定手机号码→点击无法接收短信→选择人工处理→通过常用邮箱提交个人信息→48小时人工审核→邮件或短信告知修改结果。
5
更改微信绑定
登入微信账号,点击下面的“我”-“设置”→选择“账号与安全”→点击“手机号”→点击更换手机号码→输入新号码→填入新号码接收的验证码。
微信更换手机号需要原手机号验证,建议变更手机号码前先更换微信手机号绑定。
6
会员信息更改
一些超市积分卡、日化店积分卡等,都是直接报手机号就可以享受折扣并累计积分的,也请记得及时更改。
7
更改其他账号绑定
①微博、QQ等社交账户所绑定的手机号码;
②邮箱上的手机绑定账号;
③证券、基金账户的各项关联业务号码;
④12306等日常必备网站手机号码。
8
及时注销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如果不用了,要带身份证件及时去当地营业厅办理注销;否则,系统仍会自动扣除每个月的月租费,虽然最终会自动注销,但是会影响用户的信用度和以后业务的办理。
9
及时销毁SIM卡
变更手机号后,不要随意丢弃SIM卡,应及时销毁,以免落到不法分子手中,冒用实施诈骗。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中国质量报等)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