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泼天富贵” 网红城市花式宠客
清明假期,多个热门旅游城市丰富文旅供给,优化服务保障,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
清明假期,南海文旅市场又迎来一波小高峰。据统计,2024年清明假期,南海区累计接待游客5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7亿元。
从全国来看,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游客量涨幅超过50%的目的地城市分别为泰安、淄博、天水、开封、景德镇。
多个热门旅游城市精心谋划部署,丰富文旅供给,优化服务保障,强化协调联动,为游客提供安心、舒心、暖心的服务。
山东泰安
整合旅游资源解锁多样游玩体验
清明节,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这个假期里,泰山上游人如织,泰山下活动满满,游客在各大景区赏春花、上春山,畅游泰安。全市纳入统计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新业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点)、红色旅游景区等21家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71.37万人次,其中泰山景区接待游客20.84万人次。
泰安紧抓四五月花开时节,以花入题,整合域内文旅资源,集中联动山上山下、城内城外赏花地和各景区景点,增强集中赏花季旅游热度,实现“山城绽放、美美四方”。
4月3日,“好客山东美美绽放季”暨“百花争艳泰安等你”赏花季主题活动在泰山花海景区启动,泰安市文旅局发布4条“百花争艳泰安等你”春季旅游线路,举行“美美市集”百家特色市集活动。岱岳区在第二届梨花节期间,推出特色赏花路线,解锁“赏花+文旅”“赏花+历史”“赏花+采摘”等多样春季玩法。肥城市连续23年不间断举办桃花节,规模、影响力日益增强,为游客提供了更为多元的交流平台和更为丰富的体验场景。宁阳县围绕“梨花飞雪·好客宁阳”主题举办第二十六届梨花节,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文旅搭台、经贸唱戏,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东平县举办第二届裴寨桃花节、“赏花游春·乐享东平”赏花节等一系列出游赏花系列活动,为春日旅游出行增添一抹亮丽色彩。泰安全市重点景区景点、文化场馆和商业街区相继开展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让游客解锁多样游玩体验。
聚焦“大流量”创意策划宣传活动,泰安市推出“泰安不只有泰山”系列短视频,宣传推广泰山周边景区景点;市图书馆开展“清明诗韵鸢飞风舞走进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节”活动,邀请驻泰院校师生体验传统文化独特魅力;泰安大汶口文化保护传承中心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推出大汶口遗址博物馆VR展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60度全景式呈现线上展览;东平大宋不夜城开启礼之寒食春祭系列活动,沉浸式感受历史的厚重。
游客量增加,旅游服务必须跟上。假日期间,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协调移动、联通和电信公司,及时向广大游客和市民群众推送温馨提示信息,假期期间共推送短信739477条;市交通运输局在泰山火车站、高铁泰安站、泰山秀城等游客集散区,增开7条旅游公交直通车,累计投入269台次公交车,运行班次987个,确保来泰游客便捷出行;泰安市引导游客群众使用“泰山易停”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小程序,提升停车体验感;泰山景区投放1.3万件具有泰山特色文化元素的御寒服,实施统租、统退、统管,方便游客租赁和归还,增强了游客登山体验感。
河南开封
出台六项举措升级﹃宠客﹄服务
近期,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的一档景区栏目“王婆说媒”迅速在网上蹿红,很多网友不远千里赶到现场找老婆,把“王婆说煤”的相亲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截至4月6日,万岁山景区搜索量暴涨800%,清明假期开封民宿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5.7倍,其中超六成客人为“组团勇闯相亲局”的00后。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开封市文广旅局联合滴滴青桔推出“开封青桔春游卡”优惠活动,为游客提供“10天5次卡,单次1.45元,新客户更高折扣额”活动,为游客提供最新的青桔车型、更好的体验、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结合开封文化,推出特色定制化语音提醒,让市民游客在安全、文明、轻松的骑行中感受开封美丽的风景。
为方便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开封旅游、品尝美食,感受八朝古都的文化魅力,开封开设44个临时停车场,增设停车泊位7000余个,并且开放热门景区附近的学校、企业、机关单位等让大家免费停车。
为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游客体验感,万岁山景区所在的龙亭区专题召开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住宿餐饮“明标价”、共享单车“随心骑”、便民服务“一张
图”、游客诉求“帮到底”、外地车辆辖区公共单位“免费停”、外地车辆轻微交通违法“免处罚”等六项举措护航全国游客。
全区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全员上阵,让“路”于游客,让“位”于游客,让“景”于游客,让“行”于游客,让“食”于游客;开展“宠客”在龙亭志愿者服务,每天安排千余名志愿者、工作人员在连霍高速龙亭站和万岁山武侠城、清明上河园等景区周边开展问询、帮助、疏导交通等服务。
为进一步方便来汴游客“吃开游汴品味宋潮”,开封市商务局在前期摸底全市早餐美食的基础上,开封市多部门联合海选出首批115家具有开封本地传统特色的早餐店,品类涵盖胡辣汤、羊双肠、鸡血汤、羊肉汤、驴肉汤等各类汤锅,绿豆糊涂、豆腐脑、豆沫等各类豆粥,小笼包、烧饼、油饼、油条等蒸煮煎炸类,以及黄焖鱼、火烧等其他类别。
甘肃天水
精心准备周密安排笑迎八方游客
继淄博、哈尔滨后,甘肃天水因一碗麻辣烫成为新晋“顶流”。据甘肃省文旅厅数据,清明假日三天,天水市(2区5县)共接待游客9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其中4月6日接待游客2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
突如其来的流量让天水站在聚光灯下,这座西北小城迅速启动“宠客”模式:
当地开启了“麻辣烫公交专线”,专程带着游客去麻辣烫店打卡;政府办起了麻辣烫“吃货节”,并敞开大院让外地游客免费停车;路边还贴上了“外地小型车辆在天水轻微违章、只警示不处罚”的人性化条款;街道、酒店门口随处可见的温馨提示和欢迎条幅,让外地游客倍感温暖;游客必经之处,随处可见来自天水本地各行各业的“红马甲”志愿者;商家还呼吁本地人打包带走,把座位让给外地游客……
天水市各景点、酒店、旅行社也纷纷行动起来,为吃麻辣烫的外地游客送上景区门票、文创产品、住宿优惠及当地特产。
为全力护航“天水麻辣烫”食品安全、稳定物价,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针对网络留言较多的‘餐具套袋’问题,我们推广商家使用符合要求的一次性餐饮具。同时,我们还向商家发布告知书,对食品安全、价格、服务等进行规范。”秦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城市场监管所副所长马野利说,他们将持续关注“流量热度”,在全面保障食品安全前提下,努力让所有来天水吃麻辣烫的游客有一个良好的就餐感受。
更令人震撼的是,为了让外地游客在天水尽兴而归,天水文旅安排了精彩的社火表演。锣鼓阵阵,高跷社火在闹市上演,为游客带来了更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天水麻辣烫的爆火,也辐射到了甘肃其他市州。陇南文县的白马藏族同胞身着民族服饰奔赴天水在古城街为大家表演,定西紧紧抓住“流量密码”携带定西宽粉亮相天水,张掖运输13吨高原夏菜赠送天水麻辣烫商家……各地纷纷带着“绝活”和礼物赶赴天水互相“取经”、互相助力。
城市烟火与人情温暖交织,天水全城“保姆式”宠客的背后,是天水人的热情好客,也有当地政府的贴心服务,更有天水这座古城给全国人民最大的善意和真诚。
山东淄博
优化措施确保﹃金字招牌﹄成色
清明假期期间,“网红”城市淄博再次开启“人从众”模式。自去年春天因烧烤火出圈以来,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文旅一直保持较高热度,当地也在不断优化措施,确保“金字招牌”成色。
5日晚,在淄博张店区的一家小烧烤店,屋内屋外坐满前来品尝烧烤的游客。“从假期开始前到现在,我们都是连夜串肉,并根据外地游客的喜好,有侧重地准备食材。”烧烤店负责人房鑫说,他还专门安排了两名员工教游客卷小饼,推荐游玩的地方,排队等候过长时引导消费者去其他烧烤店就餐,保证游客有良好的体验。
“大部分游客也不再像去年,吃顿烧烤就走。吃饭之余,他们更想了解淄博本地历史人文和风土人情。”房鑫说。
在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炒锅饼摊位前,来自河北秦皇岛的游客王妍正在打包炒锅饼。“这个甘梅味的很好吃,我也正打包一些孜然和香辣的,带回去尝尝。”王妍说,原以为现在还没到旅游旺季,所以安排了这次“错峰”旅行,但到了之后,眼前“摩肩接踵”的景象出乎她意料。
假期期间,八大局很多店铺门前又排起长队。据介绍,自入春气温回升以来,八大局市场客流量持续升高,平常周末的日客流量已达8万人次,假期期间的日客流量更是达到10万人次。
一年多以来,淄博烧烤及文旅持续受到热捧,与淄博“人好、物美、心齐”密不可分,而背后更是各方的默默付出。
八大局便民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郑昊林表示,他们吸取去年的经验,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值守,疏导拥堵路段。设立投诉热线3127002,以“快受理、快处置、快反馈”为宗旨处理投诉,解决问题。
在网红打卡地海岱楼所在的齐盛湖公园周边,设有多个志愿服务点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李政樑正在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文明游玩。他热情地为游客指引最佳路线,帮游客拍照,游客的笑脸也让他无比开心。
据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介绍,他们在齐盛湖公园附近安排了200多名志愿者,每天3个班次,定时定点在岗值守。志愿服务站还为游客免费提供行李寄存服务,并配备应急药箱等便民物品,全方位提升游客游玩体验。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泰安发布、纵览新闻)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