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带训 短视频制作高手炼成中
南海区职业学校短视频制作比赛将于4月12日举行职工组线下决赛

■讲师分享短视频制作“干货”。

珠江时报讯(记者/程虹摄影报道)“通过赛前培训,我学会了新的剪辑工具PR,还提升了剪辑技巧和审美能力。”近日,南海区职业学校短视频制作比赛在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进行赛前培训,“以赛带训”的模式,让参赛者张琪炎学到了真本事。
本次赛事由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区总工会主办,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承办。赛事启动后,吸引近百名职业院校师生以及企业职工参与。
赛事分学生组和职工组两个类别。学生组参赛者提交作品后由专家裁判集中评审,职工组将选出前25名进入现场决赛,进行作品的展示、阐述以及答辩。
在短视频成为风口的当下,要抓住流量密码,高超的短视频制作技能必不可缺。为充分践行“以赛带训”理念,主办方邀请了对短视频制作颇有经验的广州宏途致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铭杰为参赛者授课。
“片头背景音乐的选取需根据宣传片的主题而定,如果是积极向上、激励人心的主题,可以选择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如果是沉稳、庄重的主题,可以选择气氛沉静、乐器丰富的音乐……”培训现场,吴铭杰给学员带来满满的“干货”。
张琪炎是佛山斐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视频剪辑师,他的参赛目标不仅仅是学习新的技能,更希望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实力,“以赛带训”的模式正契合他的职业成长规划,“这种模式既能激发学习动能,又能在实操中真正磨炼和提升自己,既有挑战又有乐趣,希望通过比赛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有效提升自己,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
对参赛的学生而言,此次的培训也与校内实训略有不同,“平时在学校更侧重软件基本功能的使用和制作,但是这次我们还能学到视频创意与技术的融合,电商从业者的职业规范等,我收获挺多的。”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的学生凌程文说。
此次比赛虽然侧重考核职业院校师生和企业职工的短视频制作能力,以及选手对比赛任务的理解能力、执行效率等,但更深层次的目的还在于激发调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服务业转型升级及深化产教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负责该项赛事的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老师区铭鸿介绍,本次比赛专家组的命题方向以及提供的素材都会侧重体现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期通过赛事展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我们希望通过比赛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践行‘以赛带训’人才引育理念,充分激发竞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倍增效应,引进和培育更多数字经济技术技能新工匠,推动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老师朱燕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