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赏花热﹄掀起春日旅游热潮,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花样美风景 带来好钱景

■市民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观赏盛放的黄花风铃木。新华社发 ■人们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大有镇游玩。新华社发
长安街上玉兰婀娜多姿,千年古寺丁香芳姿初展,东湖之畔樱花灿若云霞,广西南宁黄花风铃木恣意绽放……春风拂过,全国各地繁花似锦。人们纷纷走进公园、郊野踏青赏花,“赏花热”掀起春日旅游热潮,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绚烂“花海”带火城市赏花游
3月的武汉春光明媚,超50万株樱花树将两江四岸渲染成粉色花海。在武汉东湖樱园,游客沿着湖岸与空中栈道漫步,沉浸在如烟如霞的樱花世界,雕花剪纸、百花戏曲、“裙幄宴”等行进式展演目不暇接。
湖北连续3年推出“相约春天赏樱花”品牌活动,打造赏花旅游目的地形象。今年花季伊始,湖北向全国游客发放200万张文旅惠民券,并带动全省17个市州开展220多项活动。武汉市推出“春游武汉十条主打线路”,举办赏花、国风、艺文、郊游四大“浪漫武汉”系列文旅活动。
春花千娇百媚,掩映于古树、古建筑间,构成春日北京绚烂多姿的景致。在北京市玉渊潭公园,40余个品种近3000株樱花,因品种不同,次第开放可持续一个月。
“我拍了20多年樱花了,每年都会来这里。”76岁的北京市民赵潞喜手持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他告诉记者,自己一年四季都在北京各大公园“追花”,既是锻炼身体,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
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风铃谷,云鬓花颜,珠围翠绕,赏花拍照的游人络绎不绝。“花与汉服的适配度较高。”经营汉服相关商业活动的广西吾爱传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活动企划负责人潘旭说,公司3月份承接的“赏花季”“花朝节”等主题活动都取得不俗效果。
3月以来,多地赏花游热度高涨,“赏花+露营”“赏花+市集”“赏花+体育”等融合业态持续升温。有关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赏花”搜索热度近一周环比上涨330%,赏花景区门票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近50%;春日流行、出游穿搭等商品搜索量显著增长,露营装备销售火爆;不少热门平台上的旅拍订单量增长。
“赏花+”农文旅融合添色乡村振兴
春日里,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英烈村700多株黄花风铃木竞相开放,恰似片片明艳的金黄,泼洒在层峦叠翠的喀斯特山水间。
“最近几年黄花风铃木成了‘刷屏’的网红花,我特意穿了汉服来打卡,照片收获了好友们的点赞。”南宁市民梁芳说。
英烈村党总支书记陆梅湘介绍,3年前村里引进苗圃种植公司,租用村民土地用作黄花风铃木的树苗培育,如今这片林子已初具规模。“到村里的路都修好了,交通便利,周边的市民喜欢开车来赏花,带动了村里的旅游发展。”陆梅湘说。
入春以来,多地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造“赏花经济”特色品牌,深化农文旅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尚市镇,只见这里6万余亩桃花连绵10多公里,粉白相间的花朵点缀枝头,芬芳馥郁。近期举办的桃花节带热乡村旅游。
随县尚市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桃树,经过30多年精心培植,近几年赏花季期间,每年前来观赏的游客达30多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3000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说,一些乡村打造“赏花+”农文旅融合活动,使之成为人们交换文化和消费喜好的新场景,有力地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交通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创新“花样”激发城乡文旅消费活力
除了看花赏景,丰富多样的文创新品也吸引了游客的注意。樱花冰淇淋、樱景冰箱贴、樱花手提袋……玉渊潭公园内的“樱花商店”让游客与春天撞个满怀。
玉渊潭公园管理处文创经营中心主任郭欣说,3月初开始,公园推出“一口爱上玉渊潭”主题系列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对颜值与味蕾的双重需求。公园还在南山观樱景区西侧广场打造樱花主题餐饮区,让游客体验“临水赏花,惬意美食”的湖景就餐氛围。
“我们的花卉种植和布置都是经过大数据筛选的。”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磊介绍,景区利用大数据对赏花游客拍照偏好进行分析,在布展时配置合适的景观,同时积极推进科研,调控及延长花期。截至目前,景区今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300万人次。
“听说花博汇今年新推出夜游活动,有100场精彩演出,我非常期待。”来自宜昌的游客江女士说。
在武汉市郊赏花热门目的地花博汇,千亩花海已全面盛开。近万株粉红樱花树、数以百万朵郁金香,与雏菊、洋水仙、紫罗兰等一道,为游客呈现如油画般绚丽多彩的景象。景区3月推出沉浸式夜游项目“知音花月夜”,将自然景观、艺术表演和科技手段相融合,让游客全天候体验赏花文化盛宴。
“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措施持续发力,带动消费场景创新,有效提升消费意愿、拉动旅游经济。”韩民春说,新型消费需求给消费市场供给带来新的挑战。随着年轻群体逐步成为消费主体,文旅消费呈现多样性、多层次、多渠道等特点,应主动把握新机遇,增加个性化、多元化和品质升级的配套服务。
特写
南京梅花节
每当早春时节,明孝陵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使数十万海内外踏青赏梅的游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明孝陵植梅3万多株,共有350多个品种,居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梅山”,在这里,每年春季都会举办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
今年梅花节主会场活动推出了欢乐游园嘉年华、钟山文学馆启幕、创意市集新体验、梅花节消费大赏、傲骨梅花文化展、缤纷研学新花样等6大板块共计30余项活动。
梅花节期间,每周末在梅花山大草坪,举办“龙舞梅开”欢乐嘉年华活动,舞龙舞狮“快闪”、曲艺表演、“旗袍诗歌秀”等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梅花谷梅花艺术中心,推出梅花及蜡梅盆景展、微型梅花盆景展销;在梅花山温室花房,推出松、柏、榆等精品盆景展;在明孝陵神道、梅花山,开展汉服、甲胄“国风巡游”,同时还有卖货郎、五福花神游园等互动“快闪”,为赏梅游客们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昆明樱花节
近期,昆明举办了第二十四届樱花节暨云南省第九届“圆通樱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樱花+”赋能,圆通赏樱体验再升级。圆通樱潮于2017年正式列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昆明极具代表性的赏花品牌。园内共种有2000余株精心培育的樱花和海棠,每年3月千余株樱花竞相盛放,吸引大批游客赴景区踏春赏花。
为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赏樱体验,今年圆通赏樱玩法进行了升级,以“樱花+”为主线打造了赏、逛、吃、购、行多方位的系列趣味活动。市民可以在昆明公交集团打造的华山西路主题公交站台乘坐1路“樱花主题巴士”开启赏樱之旅,可前往樱花广场鲜花主题双层巴士打卡,来一场特别的赏花体验。
从赏樱到品樱,今年樱花节,游客还能品尝到更多樱花味道。不仅有特别推出的樱花文创雪糕及龙年限定龙形文创雪糕,雀巢樱花特调咖啡、雪兰樱花季明星产品樱花酸奶、轿子山泉的樱花矿泉水也一一亮相,邀请市民游客打卡尝鲜。
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
2024陕西“三秦四季·汉中有约”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于3月15日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行。
为满足游客来汉中观花赏景需求,汉中市结合各县区独特的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了15条精品观花旅游线路和22个精品观花点。同时精心策划“自驾游汉中露营驻花海”全国自驾车集结活动、“金色花海汉韵华章”汉服系列活动、汉中市重点产业链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等57项线上线下活动,全方位展示汉中营商环境优势和文旅产业发展水平。
汉中还将以举办本届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为契机,全力打造“温情汉中”文旅服务品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在做好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实施旅游景区提质、旅游餐饮示范、旅游交通便捷、旅游购物促销、旅游住宿扩容、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六大汉中文旅服务品质提升行动,让游客在畅享最美花海的同时,享受优质服务、收获幸福美好。
分析
如何让赏花经济实现“长红”?
花无百日红,“赏花经济”虽美,花期却有限。如何才能摆脱季节束缚,让美丽经济不断升级?
1、做足“美”文章
美丽经济的前提是要有美丽资源,将自然生态资源、人文民俗景观等有形或无形的美丽资源产业化、资本化,通过善用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开创美好生活,不断推进多“美”融合,进而实现美美与共。美景好打造、易挖掘,美丽经济的产生孕育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势利导总能打造一番美景、烹制几道美食、挖掘一些美丽动人故事。难的是软环境的建设,经济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规律,因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美好的体验心境尤为重要。除了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必不可少。
2、深挖个性内涵
美从不是千篇一律,美的内涵在于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如若失去这一点,美丽经济带来的也只会是流量,而非留量。年年岁岁花相似,人文民俗却不同。特色文化是美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且不易模仿、不可复制。各地应以花为媒,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实现从单一赏花游向亲子研学、田园休闲、康养度假、艺术美育等多元旅游、深度旅游转变,推动单一的赏花活动与相关产业结合,实现融合发展。用“花”样百出留住顾客,以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拉动二次消费,变流量为留量。
3、村民深度参与
美丽经济是对乡村价值的再发现,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秀美的自然景色、浓郁的乡土气息、灿烂的民俗文化是美丽经济的“颜值”,那么作为古村落、古民居的主人,栽花种树、养林护木的参与者,当地村民又该如何变美丽颜值为腰包里的价值?答案是美丽经济要让群众成为主角,变“看”为“干”。村民参与分红、经营以及相关就业所带来的收入增长是最直观的收益;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生态利民工程等,让村庄环境越来越好、颜值越来越高、游人越来越多,这是更加长远的收益。在颜值提升中实现产值,换言之便是在绿水青山中蕴育金山银山。
(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城市光网)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