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民俗玩出新花样
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各种创新玩法,让传统民俗释放新的内涵和活力
近年来,民俗活动在年轻人中掀起了热潮。以前只在当地热闹的庙会,如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而前往潮汕地区观看英歌舞也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热门活动。
此外,全国各地也有众多民俗文化活动占据着春节期间的C位,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新玩法,解锁花样民俗文化,让各种古老民俗释放出新的内涵和活力。
解锁行通济花样玩法95后跳起魔性“捞起舞”
广东佛山,元宵之夜,灯火绚烂的通济桥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近百万人走过这里,手持“行运风车”,游行于通济桥上,口中默念“行通济,冇闭翳(没有烦恼之意)”,祈求好运常伴。
“行通济”四条路线上的行人便络绎不绝。离通济桥约一公里处连绵的小摊上,摆着金光闪闪的风车、绑着红包的生菜;沿途的舞龙、舞狮、功夫、粤剧表演引来阵阵掌声……红条幅、红灯笼、红围脖,洋溢着欢乐佳节的喜庆氛围。
今年行通济有何新潮玩法?从一群95后演绎的舞蹈——“捞起舞”或能窥见一斑。在金鱼街和同济路的交界处,一段“魔性十足”的“捞起舞”惊艳众人,动漫式的服装、动感十足的舞蹈,让行通济现场洋溢着股股“青春风”,也给今年的行通济带来不一样的滋味。
说到为什么要创作这个舞蹈,编舞李文晓介绍,这个魔性的舞蹈是专门为了这次行通济来打造的。“舞蹈的动作简单,希望前来参加行通济的市民朋友都能跟着我们跳‘捞起’。”李文晓说,也希望大家在2024年里都能“捞起”。李文晓介绍,他们一群95后扮演的是厨师,手拿各种厨具进行表演。歌曲里有不少佛山的元素,诸如:生菜(生财)、蚝豉(好事)、腐竹(富足),借此来表达佛山的发展一定会风生水起,也希望大家都能来佛山“捞起”。谈到新年的愿望,李文晓表示,当然是要“捞起”啦!
不仅仅是魔性舞蹈,今年行通济,“垂虹潮墟”“乐游今宵”“特色主题车展”等分布在周边的新鲜元素,让市民一年一度的通济CityWalk变成“潮爆”好玩的佛山文化嘉年华。垂虹潮墟这次集结了近30家精品摊位,毗邻先行图书、272垂虹客厅、安空间、括号空间等城市格调空间的优势,以自然活体博物馆、广东十大非遗工艺市集、佛山城市文创品牌、手工饰品等为主打特色亮点。
正如新佛山人叶先生所说,今年的行通济活动多了很多新元素,多了一些角色装扮的群体,挺有趣的。
庙会这种最“土”民俗成了最“潮”民族风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庙会备受热捧:北京各大庙会游园会共接待游客516.4万人次,成为旅游“顶流”;河南一个庙会单日游客达83万人次;杭州的庙会,入场需要排队几个小时……庙会的热度正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在升温。
“晓去龙华三半两,归时香烬满炉装。”这是中国传统庙会最为突出的特征,其次是商品市集、民间娱乐。现在的庙会,更多地凭借对文化潮流的敏感度、对青年文化消费的把握度,用新形式展现老手艺,不断进行花样翻新,吸引更多人前往。
打铁花、杂耍这些传统技艺自不必说,一些庙会还有跟知名IP联动的活动,将《灰姑娘》《白雪公主》这些经典故事搬上了舞台,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除了内容创新,庙会也越来越注重专业化,将传统民俗、非遗文化和春节的节庆活动融合起来,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庙会品牌。
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全国有33个庙会入选“民俗类”项目,湖南衡阳的南岳庙会、长沙的火宫殿庙会都在其中。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科技进行深度融合,无异于一场精神哲学的革命。“土”民俗翻出新花样,实际上就是在传承文化中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不仅仅是依托消费创造经济价值,更要实现文脉的自觉传承。
有的地方不断探索庙会的非遗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数字化等,在讲好传统中国故事之
余,大力引进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多样性的现代庙会文创产品,提升庙会传统的经济价值,将庙会打造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
如南岳庙会,有非遗活态体验区,让游客参与豆腐、烧饼、陶艺等传统手工艺制作;推出非遗研学旅游产品,集“剪纸、皮影、戏曲、武术、手工艺、美食”体验于一体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国内外研学团队3万余人次。
火宫殿庙会则引进湘剧、长沙弹词、皮影戏等湖湘特色民俗演出,吸引了湖南少数民族表演团队和非遗传承人来此献艺。
英歌舞醒狮相继火出圈年味儿就该这样传承
一声哨子响,千百棍棒敲——已经在兔年春节火出圈的潮汕英歌舞,龙年春节热度不减。
这次,“中华战舞”更是火到了海外。大年初一,来自广东普宁的英歌舞团在拥有两百年历史的伦敦伯灵顿拱廊街演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在潮汕地区,许多英歌表演队全靠年轻爱好者在业余时间组织。此次赴英国伦敦表演的普宁南山英歌队成立于1945年,靠着一代代年轻人的传承,走过了将近80个年头。
而英歌舞的大本营,更是热闹非凡。大年初五,在汕头市潮阳区,一场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引得万人空巷。
在观众的簇拥下,一支支英歌队沿着道路行进,蔚为壮观,脸涂油彩扮成英雄好汉的队员们边走边舞、翻飞跳跃,大开大合间,鼓槌声、踏步声、呐喊声,排山倒海,气冲云霄。
在黄飞鸿故里佛山南海,醒狮从喜庆欢乐的传统民俗活动,变成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项目,甚至发展成为紧张激烈的现代竞技比赛。
舞狮和英歌都有鲜明的运动属性和炽热的体育内核,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足以让人如痴如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曾在访谈中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人们越来越能坦然地回归、认同甚至是乡愁式地迷恋中国传统文化。
在岭南大地,无论是舞狮队还是英歌队,更多由民间自发组织,寄托着乡情乡愁。潮汕地区很多英歌队,一些村理事会、乡贤、村民会赞助服装、道具、饮食、路费,但仅用于维持训练演出,队员不领工资,都是义务付出。
舞狮和英歌舞正在创新与突破中传承。在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破圈”可能就在拇指摆动的一瞬间,如今许多舞狮队和英歌队开通了短视频号,不少还有专人甚至团队负责打理。
对于年轻人自发拍摄舞狮、英歌舞等相关视频发布在网络社交软件,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柳剑文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因为非遗文化传承不仅需要传承人,也需要年轻人参与其中,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走进群众,才能更好活化并拥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柳剑文呼吁相关部门可开发一些文创产品,或开展常态化的体验活动,让游客不仅仅观赏表演,更能沉浸式体验其中,成为旅游的打卡项目之一。
短评
民俗文化最需要焕新传承
今年春节,很多地方掀起了追捧传统民俗的高潮。从上海豫园的灯会,到福建“游神”,到潮汕的英歌舞,以及各地的社火……这些重新“火”出圈,甚至“火”到海外的新春民俗,让人见识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文化多样,也领略到了民俗文化深藏的历史内涵与文化自信。
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寄托着当地民众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蕴含着当地居民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传承。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民俗文化表面上看仿佛是传统回归,而实质上是一股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于人民行为、语言和心理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人们心中“乡愁”的重要依托。
民俗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靠老人。近年来人们时常忧心的传统文化断层,在游神和英歌舞这里都变得不是问题。
一直以来,游神和英歌舞都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自愿捐资,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游神队伍中,青壮扛轿辇、挺神将,长者捧香炉,女性提灯执扇,这恰恰是农村社会关系和分工的展现,巡游本身也是村际之间的和谐往来。
有人总结出的“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的游神新模式,正是民俗文化代际传承的体现。
社会经济的中坚力量在经济上予以扶持,中生代将现代管理模式注入民俗活动,青年人也积极参与,合力扛起重达七八十斤的神将塔骨。这不但会让文化得以延续,也能带来创新。
今年游神的各种新版形象便是明证,其更为立体,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配合现代电子音乐等元素,更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
当地年轻人对游神民俗的看法也凸显时代感:“我们不迷信,不拘泥于陈旧的形式,游神祈福是一种精神寄托,挺神将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全民皆可参与的民俗文化。”这种既坚持传统又不墨守成规的思维,恰恰是传统文化最需要的,也才是我们该有的年味儿。
英歌舞在英国的出圈,同样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既有街舞的气质,又有街舞不具备的传统文化意涵,英歌舞因此完全可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作为年轻人为主体的民俗活动,需要年轻人参与,也需要年轻人传播。而其对信仰的看重,对天道的敬畏,也完全可以与现代社会崇尚的道德与美学相匹配,获得认同。
也因此,80后、90后、00后合力追捧的游神、英歌舞等在这个春节热闹“出圈”,不仅是传统年味儿淡了的最好反证,更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古老民俗文化传承焕新的蓬勃生命力。
(综合自新华社、新京报、广州日报、华声新闻)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