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街道首届慈善助残公益创新大赛现场评审会举行
8个项目同场竞技 展示助残服务亮点
■参赛者介绍项目亮点。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金骏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叶绮晴通讯员/何德智)“携手筑梦大爱桂城”桂城街道首届慈善助残公益创新大赛现场评审会近日举行,以项目现场评审和答辩的形式,发掘一批具有公益性、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助残服务品牌项目。
类型多样精准满足残疾人需求
“据我们走访了解,心智障碍是困扰残疾人在社会就业的主要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AI训练已成为众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我们提出了一项面向残疾人培训AI训练工作能力的项目。”……现场,8个入围项目同场竞技,通过PPT展示项目亮点。
这些项目各具特色,紧跟时代潮流,涵盖残疾人就业、教育、照护及残健共融等方向,如助力残障人士就业增收、保障残障人士的基本照料需求、拓宽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渠道。还涉及AI助残、公益集市等社会热点领域,以创新性、多样化的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实践活动,满足残疾人群体的需求,解决残疾人群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我从事助残工作12年,期间接触过许多残障人士,他们往往需要家人专门照顾,但这样一来家庭生计就成了大问题,于是我们想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减轻残疾人家庭的负担。”佛山市南海区星家园护理机构服务中心主任莫嘉彬说,他这次带来了《“爱家爱桂城,圆梦星工场”企业礼品生产联合工场孵化》以及《“温暖编码”助力残疾人居家AI训练创业就业》项目,希望能为残疾人解决生计问题。
本次申报的项目中,除了提供康复、教育、就业等传统服务外,还涉及家庭支持、心理疏导等多元化领域,在提高残疾人群体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基础上,积极传播残疾人群体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促进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欣赏,营造包容的社会环境。
跨界合作凝聚扶残助残合力
现场,由主办方代表、高校学者、实务专家及财务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围绕申报主体实力、项目方案创新性与引领性、项目传播及资源整合、预算效益及规范性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审。
“目前,桂城残联有超过7400名服务对象,这一群体特别需要社会关心和帮助。以前的助残方式多数以物质帮扶为主,但如今我们更希望为残疾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桂城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杜旭表示,在大赛评审环节,他发现各申报项目都能准确抓住残疾人的需求,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并且各申报主体都更注重整合多方资源。
在项目汇报中,不少参与单位都提出要发动属地社区居委、社会组织、商企、医院、“双百”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建立“跨界合作”的桥梁,促进不同主体间的互动、互助与互补,凝聚扶残助残合力。
例如,由佛山市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申报的《医社融合,特殊儿童身心共健提升计划》,提出通过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科“3+1全人康复模式”实践,将医疗康复机制与人文关怀服务有机结合,创新特殊儿童医务服务模式,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更好地回归家庭、校园。
据介绍,桂城街道首届慈善助残公益创新大赛由桂城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桂城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及桂城慈善会联合举办。大赛紧扣时代需求,以培育资金为载体,发掘桂城街道最具创新性、实用性、商业潜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助残公益项目,自启动以来受到残疾人群体和社会助残力量的热情响应。接下来,主办方将综合评审结果,确定资助名单后向社会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