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优品汇活动开设展销专区,大力推介帮扶产品
黔货出山 帮扶产品成市民“心头好”

■市民在黔东南州丹寨县摊位前试吃、选购。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摄

■南海优品汇现场展销的黔东南州榕江县水果。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摄

■各式帮扶农产品琳琅满目。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摄
“百农展销优品荟萃”——“南海农商银行”2024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南海优品汇于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7日在桂城万达广场举行。现场近百家企业参展,设有农业龙头企业展销专区、帮扶产品展销专区、预制年菜年鱼展销专区、年花展销专区,搭建特色优质产品与市民“面对面”的平台。
其中,帮扶产品展销专区设有黔东南州从江县、榕江县、麻江县、丹寨县5个品质优、势头旺、反响好的特色产品展销位。这5个展销位分别展示“三江一寨”四县过百件特色产品,成为南海市民的“心头好”。
近年来,南海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持续深化东西部消费协作。此次南海优品汇特色活动大力推介帮扶产品,反响热烈、屡获好评,市民对帮扶农产品认可度高,购买意愿强,反映出南海区东西部消费协作举措取得新成效,以及南海区市民对帮扶产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可。
展销“三江一寨”特色产品深化东西部消费协作
深化东西部消费协作,帮扶建设农产品保供基地。近年来,南海支持黔东南州“三江一寨”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三江一寨”四县优势,重点宣传特色品牌产品。同时,支持“三江一寨”四县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
在南海优品汇的5个帮扶展销位中,“三江一寨”四县特色农产品占据“C位”。从江梯田米纯净无污染,严格实行零化肥、零农药、零污染的标准,入口清爽、清香扑鼻;从江瑶浴系列产品用料上乘,自有药材基地原药-贵州从江县林下药材种植基地,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榕江村超系列产品热度不减,有榕江村超可乐、村超矿泉水等;榕江脐橙、碰柑等时令水果备受市民喜爱。麻江县和丹寨县有“中国锌硒米之乡”的美称,锌硒米富含锌、硒、钙等十余种对人体有益元素和蛋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十五种氨基酸,符合健康养生的广东饮食理念……这次南海优品汇5个帮扶展销位,进一步培育壮大了“苗侗山珍”品牌。
好产品值得“神助攻”,启动仪式当天,南海区区长王勇化身产品推介官,热情为企业优质产品卖力“吆喝”,并开启逛吃模式,逛摊位、品美食、买“心头好”。
1月1日,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来到南海优品汇现场,加入市民“买买买”队伍,为南海优品“带货”。他提出,要持续放大品牌效应,打造好“不落幕的南海优品汇”优质农特产品展销平台,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信心。供给优质农特产品,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种下帮扶产品品牌种子。
设置5个帮扶农产品展销位,带动特色帮扶产品消费,是南海积极开展对口帮扶黔东南州从江、榕江、麻江、丹寨四县工作的一个缩影。南海通过协作实施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工程,支持建设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安全检测等配套设施的一系列帮扶工作,把优质特色农产品输送到广东消费者手上,开启黔东南州特色产品在南海销售的新局面,在带动黔东南州产业发展、百姓增收和乡村振兴,助力打造消费帮扶“金名片”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南海优品汇为起点,通过“以销代帮”“以购代扶”的方式,将帮扶地区农产品与城市市场需求精准连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为打造“不落幕的帮扶优品汇”提供源动力。
加强展销端曝光度助力“黔货出山”
此次南海优品汇连续举办9天,销售总额约530万元,逛展群众达54万人次。带动桂城万达广场内商家销售额比平时增长约1000万元,增长率达80%,客流量比平日增长120%。南海融媒中心发布相关宣传报道超500条,全网总阅读量超3000万。
展销端曝光度直线上升,离不开活动造势引流。此次南海优品汇,除了有“唐朝少女”化着“斜红”妆容在南海优品汇主舞台翩翩起舞,向市民展现“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风姿,还有疯狂购物车、线下抽奖等多种精彩活动。活动火爆的关键,在于落实“两个注重”——既注重企业、产品、环境品质,也注重宣传推广,助力参展企业产品销售,帮助逛展市民发现、购买心仪好物。5个帮扶农产品展销位通过“帮扶+展销”模式,以特色产品为亮点积极拥抱流量,顺利帮助“黔货出山”。
自2021年以来,南海区深化“1+1+2+4”消费帮扶模式,通过积极发动单位食堂及工会采购帮扶产品、引导企业建设28家消费帮扶“三专”(专区、专馆、专柜)助力产销,同时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设帮扶产品线上商城和举办帮扶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帮助帮扶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夜市、进市场、进商超等,有效推动了当地特色产品提档升级,助力“黔货出山”,累计帮助采购和销售黔东南州“三江一寨”四县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超28亿元。
接下来,南海区将继续深化消费协作,持续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消费帮扶浓厚氛围,让更多优质帮扶产品走进南海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促进帮扶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恩通讯员南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