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以功夫为媒,推动武术产业发展、文商旅融合,擦亮城市品牌
“功夫+” 打出南海精气神
■南海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的学员进行狮艺训练。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摄
■罗村实验小学学生练习咏春拳。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摄
■2023南海超级龙舟联赛总决赛,“南海龙堂”正式“出道”。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摄
■2023中国武术散打俱乐部超级联赛现场。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梓泓摄
近日,央视重点打造的创新节目《来故居听书》叶问篇及黄飞鸿篇相继在CCTV-3综艺频道播出,探寻南海武术文化,感受岭南文化名城魅力。功夫南海,又一次实力出圈。
说起南海功夫,相信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黄飞鸿、叶问等一代武术宗师及洪拳、无影脚、咏春拳等闻名中外的武术拳法。南海功夫发源于民间,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毫不夸张地说,有南海人的地方,就有南海功夫,其展示出了南海的人文风貌。近年,南海以功夫作为“出圈”的窗口,秀出独特的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
一脉相承 赓续岭南文脉
说起南海功夫,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拥有千年历史的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集聚地和发祥地,2004年获得“中国武术之城”称号。作为佛山功夫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南海曾孕育出黄飞鸿、叶问、姚大宁等武术名人,民间自古习武成风、武馆林立,拥有深厚的武术文化积淀。经过百年传承,武术不仅成为南海人强身健体的一项全民健身运动,更是南海人“海纳百川、敢为人先、团结奋进、脚踏实地”的精神基因。
据初步统计,目前南海武术人口超过6万人。现有武术馆233家,包括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太极拳、龙形拳、白眉拳等54个代表性拳种。此外,南海共有武术醒狮队2700多支,其中,65所中小学设有武术醒狮队;区级、镇(街道)、村(居)、学校每年举办武术竞赛、表演活动80多场次。
功夫向来是南海对外的重要文化名片,黄飞鸿、叶问、醒狮等功夫名片早已闻名世界。
与南海功夫一脉相承的还有岭南文化。南海功夫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南海的文化,资源禀赋独特,拥有厚实丰富的人文底蕴。
看起源,西樵山文化铸就了“珠江文明灯塔”的奇迹,南海是岭南广府文化核心起源地;看名人,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民族企业家陈启沅、中国相机第一人邹伯奇、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贤才辈出;看地标,“龙狮源地,飞鸿故里”、“粤剧摇篮”、国家级非遗香云纱发源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等都是亮丽的名片。
据统计,南海拥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各级不可移动文物391处,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25个,现存的传统民居超过3万座,祠堂、书院、私塾、庙宇等2800多座,还有大量狮队、龙舟、私伙局、非遗项目等分布在城乡各处。
传承创新
非遗焕发光彩
南海功夫注重传承创新。传统武术是南海功夫的基石,武术的精髓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得以保留,使其拥有独特的风格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应用场景发生了改变,因此南海武术传承也与时俱进,注入了新的思想理念。同样,南海在传承与创新中让文化焕发光彩,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以“绣花功夫”让陈列在南海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一直以来,南海积极推进非遗项目的挖掘与申报工作。目前,南海区已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项(含扩展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4项、市级24项、区级37项。保护非遗不仅限于传承,更重要的是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近年,南海在统筹推进广府文化(南海)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非遗传播力度,创新展示形式。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醒狮(广东醒狮)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传承和创新醒狮文化,南海连续多年举办“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被业界誉为“永不落幕的狮艺盛宴”。2022年,整合全区醒狮非遗资源,“南海狮团”创新成团,打造城市新IP。“南海狮团”以巡游、团礼、祈福、春闱等仪式,壮大醒狮文化的传承力量,同时注入更多年轻人的创意力量。当下,南海正进一步深挖醒狮文化,携手电竞、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继续扩大南海醒狮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将醒狮这种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成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叠滘龙船漂移赛在全国刷屏、全新城市公共文化IP——“南海龙堂”正式“出道”、《九江鱼花》《南海红木之歌》《无影脚》等非遗歌曲发布……传统的南海龙舟也飙出了新高度,让岭南文化迸发新活力。在跨界创新方面,南海以龙舟运动为媒,创新文旅场景。南海超级龙舟联赛贯穿全年,与南海大地艺术节、啤酒节、美食节、音乐节、露营节等联动,打造消费新场景、体验新空间,点亮夜间经济。
南海更率先推动非遗“进民宿、进景区、进校园、进商圈”,通过展览展演、课程体验、文创融合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传播、传承,让更多市民近距离感受南海非遗的独特魅力。一系列的创新表现形式让南海非遗焕发出新活力,也让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和展示形象。
一招一式
“打”出南海精气神
南海功夫讲求务实致用。新时代下,功夫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南海好功夫”不仅是功夫文化本身,也是南海精神的具象展示,还是南海向世界展现改革锐气和文化自信的新力量。
弘扬武术文化、打造功夫品牌,推动武术产业融合发展,是南海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推手。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一招一式尽显风范,已开设7年的南海“功夫角”,为武术爱好者搭建起一个常态化的舞台。“功夫角”将展演地点分布在公园、村居、商场、校园等,供武术团体和武术爱好者展现武术技艺,致力打造成南海功夫文化对外展示宣传、交流推广的窗口。
除了惠民活动,依托深厚的武术底蕴和丰富的配套设施,近年来,南海醒狮功夫文化嘉年华、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世界咏春拳大赛、世界洪拳大赛等品牌活动赛事纷至沓来,扩大了南海功夫文化影响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今年,2023中国武术散打俱乐部超级联赛、2023广东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冠军赛、华青橄榄球比赛联盟-CYFL第一站积分赛等一场场高规格体育赛事相继在南海举行,彰显了这座功夫之城的魅力。
进入新时代,如何巩固南海“岭南广府文化核心起源地”的地位,以“好功夫”提升城市感召力、国际影响力?南海已经有了全面的思考,也做好了准备。
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把南海打造成“最岭南”的人文之城,2022年,南海召开全区文化发展大会,提出打造“水上南海”,构筑“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今年4月,“水上南海”战略发布实施,南海抓住文化这条主线,一方面要“继往”,围绕“三带”保护好非遗项目和历史文化风貌,让历史文脉传承不息;另一方面要“开来”,多角度挖掘、展示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年轻化表达,不断提升南海的文化影响力与城市辨识度。
在推进“水上南海”过程中,功夫文化展现出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务实致用”等精神力量,符合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所需,这不仅是新时代下南海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接下来,南海将继续以功夫为媒,通过整合“功夫+旅游”“功夫+文化”“功夫+美食”等,推动武术产业发展、文商旅融合,打造功夫IP,擦亮城市品牌。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晓诗通讯员任芷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