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首个农业领域院士项目落户九江
养好鱼 为水产种业发展注入强“芯”针

■签约仪式。
通讯员供图
继11月17日南海区水产研究中心顺利封顶、九江农业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火爆出圈后,九江镇迎来水产种业又一盛事!
11月26日,南海区人民政府、九江镇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的鱼类遗传育种专家刘少军院士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创建佛山市南海区优质鱼类育种及健康养殖研究院。这是南海首个农业领域院士项目。借助刘少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科技实力,九江有望用科技创新为水产养殖行业赋能,在淡水鱼养殖领域迈出更为坚实的发展步伐。
南海农业领域院士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种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芯片”,在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
在南海区水产研究中心顺利封顶、九江农业参加第四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之际,九江镇党委书记刘伟、九江镇党委副书记吴兆强、九江镇党委委员邹荣坤、南海区农业执法监察大队大队长王宁等奔赴湖南长沙,与刘少军院士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创建佛山市南海区优质鱼类育种及健康养殖研究院,双方携手合作迈进更深入、更紧密的新阶段,助力九江在淡水鱼养殖领域迈出更为坚实的发展步伐。
据了解,该项目的签约,实现了南海区农业领域院士项目“零的突破”,将在九江大力推进渔业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加快建设水产种质资源库,加快现代育种新技术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种业+”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要继续做大做强种业,保持现在九江水产的‘江湖地位’。”刘伟表示,期盼这次的合作能够为九江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在打造水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创双赢。
“双方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尤其是九江有着500多年的养鱼历史,鱼种、环境都非常好。”刘少军院士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团队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整合“政府+基地+科研团队”力量,进行水产种业科研成果利用和转化,加强苗种“科教研与繁育推”产业化合作。
现场,刘少军院士就如何探索建立生态养殖模式,介绍了淡水鱼养殖的“多步法”,即通过创建品系,形成新的种质资源和优质鱼,并建立育种基地,投入高端且具备规模的设备和场所,为淡水鱼养殖提供优越的环境。
做强“种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当天,佛山恒兴水产种业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市江渔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岳麓山水产育种科技有限公司及广东澳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四方共建新项目协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九江地处珠三角,临近西江水源保护区,面临着很大的环境生态压力。“我们非常认可刘少军院士的生态化养殖理念,既要把青山绿水留住,同时要把鱼养好。”座谈会上,刘伟提出,这次合作共建了研究院以及四方组建了公司,形成的“一院一司”关系,好比医师与医院的关系,研究院可以借助九江独特的区域优势,未来大有所为,同时刘少军院士可以多为九江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指导意见,帮助九江养好鱼、养出高质量的好鱼,为九江渔业谱写出更灿烂的前程。
种业兴,则渔业兴。从水产研究中心平台建设,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到种企走出去找商机,树立区域优质品种招牌;再到院士项目落地,种业科研企业合作加强……九江这些率先探索与实践,与“百千万工程”对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彰显了九江致力于做强“种芯”的坚定决心,为九江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芝强通讯员周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