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镇沥西社区风雅村风雅宗圣公家庙完成第二次翻新扩建并重新开放
村民自筹自建 老祠堂再现光彩
■修缮后的风雅宗圣公家庙。
■风雅村环境优美,村民在树下纳凉休憩。
■重修庆典现场。
(受访者供图)
今年中秋节前,大沥镇沥西社区风雅村的村民们过得特别欢腾,大家迎来了本村的一件“百年盛事”——村中的老祠堂“风雅宗圣公家庙”在经历五百多年风吹雨打后,历时1年,完成了第二次翻新扩建并重新开放。300多名风雅村外嫁女也受邀回娘家,共同参加重修庆典。
近年,南海很多乡村都有重修祠堂的做法,但基本都是集体经济富裕或者村中有乡贤带头捐资修缮。而风雅宗圣公家庙,却经历了重修前夕“账上一分钱都没有”,到“一天之内筹集到修缮启动资金”的跌宕起伏。
重修的背后,是一场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接龙。数百名当地村民、周边村庄村民,乃至曾姓分支到四川、江西、海南等地的人们都积极捐资,让饱经风霜的老祠堂焕发新颜,成为凝聚民心、传扬乡风文明的新阵地。
一场群策群力的接龙
村民慷慨解囊积极捐资
狮群迎客、鞭炮齐鸣、锣鼓喧天……9月23日,大沥风雅村格外热闹,村内的风雅宗姓公家庙迎来重修庆典,鲜红的地毯从村口沿着进村大道一直铺至老宗祠前,设了400多桌酒席,座无虚席。这场庆典将曾氏4000多名宗亲重新聚集到一起,并吸引了超2000人观礼。
络绎不绝的宗亲宾客中,300多名风雅村外嫁女格外抢眼。她们身着盛装,高高兴兴回娘家,为老宗祠的“入伙”送上贺礼,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有些还带上姑爷一起“回门”。
“收到庆典邀请的那一刻内心很激动,这是一次难得的相聚机会。”今年60岁的曾燕珍未曾想,作为外嫁女的她也能亲眼见证庆典,当天她几度开心到落泪。
外嫁女“回门”是此次庆典特别设置的环节。在风雅宗圣公家庙修缮的主事曾宪滔看来,曾氏家族的团结和谐体现在方方面面,而这也是此次家庙得以重修的关键。
风雅村得名于《诗经》中的《风》《雅》。风雅宗圣公家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迄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历代均有修缮,最近一次修葺在1996年。随着时间流逝,饱经沧桑的“风雅宗圣公家庙”渐渐破败。
2020年,村民曾宪滔、曾庆有回风雅村祭祖时,发现公家庙多处破损、漏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他们意识到,修家庙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很快,他们联系了村内的几位热心人士商议。大家一拍即合,包括曾宪滔、曾庆有等6人在内的家庙修缮临时委员会成立了起来。随后,众人还牵头成立了由村干部、党员、热心村民、村财务、设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等28人组成的风雅祠堂文体楼管理群。
要修家庙,摆在面前的头件大事是:钱从哪里来?修缮家庙所需的资金量很大,拿村内的钱修缮并不实际。于是,曾宪滔等人想到了以村民筹资的方式修缮家庙,临时委员会的成员首先带头认捐。“我捐300元!”“我捐1000元!”筹资的信息在村民群里发布后,村民们迅速响应,纷纷接龙认捐。
让曾宪滔更为感动的是,不仅是风雅村村民,周边村庄的曾姓村民,曾氏分支到广州番禺、花都,清远乃至江西、四川、海南、广西等地的宗亲在得知家庙修缮需要资金时,也纷纷发来认捐意向。
“动工前一晚账上一分钱都没有,但短短24小时内我们就筹集到了修缮启动资金。一边筹资,一边建设,至今还有热心宗亲陆续捐资。”一条村一条村接龙,为另一条村的家庙修缮捐资,这让曾宪滔既意外又感动。
这场众志成城的接龙让曾宪滔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把家庙修好,这是宗亲们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不能让大家失望!”
为了确保资金使用透明,不多花一分冤枉钱,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家庙修缮财务小组,管理、记录收到的每一笔善款和支出。
2022年8月,公家庙重建奠基,9月工程正式动工。曾宪滔等人当时就计划好了举办庆典的时间,“倒排工期,一鼓作气,只要不下雨,工程就不能停!”最终,历时1年,家庙修缮工程按时完成,庆典也如期举行。
一场不计名利的守护
像对待自己家宅一样呵护家庙
风雅宗圣公家庙历史悠久,是南海区文物保护单位。此次重修扩建得到了南海区文广旅体局文化遗产股的指导,按照“以古复古”的原则进行修缮,恢复祠堂旧貌。
修缮好的风雅宗圣公家庙焕然一新、古韵仍存。书画、石刻名家曾宪就题字的“大学堂”三字牌匾悬挂于正中央。再往里走,窗上的雕饰图案、墙上的字画、角落的石碑,十分考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庙修缮的过程中,村民曾意外在村里的大范河中发现一块石碑,曾宪滔等人当即决定用吊机将其吊上来。“大学堂重修—光绪十八年”,当石碑上的文字重见天日,一段属于宗圣公家庙的历史被更多人了解。
全国曾氏宗亲网总编、广东省曾氏族谱主编曾昭演介绍,根据《宗圣公略传》记载,在皇朝年代,按照庙制只有皇家宗庙以及供奉圣人贤达,或有大功大德者才准许建庙奉祀,洽洽曾氏的开派祖乃儒家五大圣人之一的宗圣曾子,因此,大范曾氏能建宗圣家庙,并历代修缮。
宗圣公家庙成为儒家传统文化载体的同时,也承载着家族精神,增强着曾氏一脉的凝聚力。祠堂得以顺利修缮,离不开这股凝聚力。
“设计修缮方案、画图纸都是村民一起商量完成的,当初一切设想都实现了!”望着焕发生机的家庙,曾宪滔回忆起更多让他感动的修缮细节。
有一天,曾宪滔发现公家庙外墙新旧不一致,十分不协调,当晚就在管理群中提出需要翻新公家庙外墙瓦面。信息一发出,管理人员们火速接龙,仅15分钟,修缮所需的资金全部筹备到位。
“管理群经常开紧急会议,无论是需要装修材料还是砖瓦木,只要一提出,大家都会迅速响应,马上到位。”曾宪滔说,大家都是义务参与,没有一分钱工资,也从未有过怨言,大家有时间就聚到一起,目标只有一个:修缮好家庙。
如今的家庙内还设有管理办公室,茶几、桌椅、空调等基础设施配备齐全。“这个门窗是我们做建材的村民赞助的”“这个茶几也是村民搬过来的”……看着家庙内的一个个物件,曾宪滔感慨良多。他说,村民们看到家庙缺什么就主动购买,从不求名利与表扬,把家庙当作全村人的“大家”,像对待自己的家宅一样呵护它。
为了确保庆典有序进行,村民们全员出动,自发组成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尽管庆典当天下起了阵雨,也没有打乱大家的节奏,每个志愿队员都奔走在家庙前后,有的做起了家庙迎宾,有的做起了食品巡查员,脸上有藏不住的喜悦。开席时,小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在露天场地就座的组委会家属成员们也没有任何怨言。大家纷纷打起雨伞,打开手电筒,共进晚餐。
这一幕幕让曾宪滔和曾庆有眼泛泪花,他们感受到一个乡村强大的凝聚力。
“这次家庙的成功修复,是在整个家族、整个村、整个筹委会的付出中完成的,不能以纪念石上刻着的金额多少来衡量。”庆典结束后,曾庆有将这段话发到了家族群里。在他看来,这是一场不计名利的守护,是整个家族的团结和每一位村民默默付出的成果。
时至今日,这场不计名利的守护仍在继续。每天早上8时,50岁的阿婵和60岁的桂容都准时来到家庙帮忙清洁与打扫。她们都是风雅村的媳妇,都在用力所能及的行动,继续守护着这个“大家”。
一场借“祠”向前的行动
以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活力
大沥沥西社区地处广云、禅炭公路的交汇处,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现有户籍人口约1500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风雅村在大范河的南面建了新村,新、旧村面积大小相当。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一群人共同守护一条村,这是风雅村村民心照不宣的优良传统。早在2000年,村民就集资建成横跨南北新旧村之间的风雅大桥,并共同集资、自主设计,在闲置地上建起了村里的第一个公园。
秋日午后,沿着亲水廊道漫步于风雅公园,清风拂面、水清岸绿,古色古香的凉亭、藤蔓萦绕的休闲长廊,仿古的公园设计,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不过时。不少村民三五结伴或带着孩童,在公园休憩纳凉,十分惬意。
风雅公园的对面就是由村集体出资、村民集资共同建设的风雅文体楼,这座集文体活动与党群服务于一体的三层文体楼,让村民有了更多休闲活动的空间。
“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整治的开展,村里环境越来越优美,乡风也越来越和谐。老人们早中晚都出门逛公园,一年四季有花香。”沥西社区风雅村经济社社长曾庆昌介绍,三年前风雅村已实现家家户户门口配置垃圾桶并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垃圾不落地”意识已深入村民心中。当前,风雅村正利用闲置地开展“四小园”建设,一个个精致的小花园成为街头巷尾亮眼的点缀。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风雅村不仅环境越来越好,以文化振兴促进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活力成效也日渐凸显。通过深挖传统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风雅村将优秀的传统儒家文化融入环境建设和村民生活,推动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魅力新风采。
自古以来,修族谱、建祠堂,志在怀先人伟业,励后人之志。在曾昭演看来,风雅宗圣公家庙的重修扩建不仅让村民有了一个传承宗族文化的地方,更有助于将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也吸引更多外出村民回家乡走访探望,增强家乡归属感。
如今,老祠堂的实体建筑从原来的占地400平方米,拓展到1600多平方米,除了保留原有“大学堂”主体建筑,还增设了文厅、武厅等活动区域,不仅村民有了聚会议事的场所,风雅武术醒狮团也有了训练的场所。
2023年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龙狮锦标赛(连山)比赛女子组第一名、2023年沥西社区男子篮球赛第二名……在老祠堂的荣誉室里,陈列着风雅武术醒狮团、风雅村男子篮球队等队伍出战斩获的荣誉奖杯。
风雅宗圣公家庙的修缮背后,不仅是风雅村引领乡风建设、保育古村文化和凝聚村民的体现,更彰显了全村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如今,这个老祠堂成为了风雅村文化保育的基地。庆典过后,曾宪滔和家庙修缮临时委员会成员们开始了新一轮忙碌,他们紧锣密鼓地发动村民一起收集水车、石舂、石磨等农具和老物件,计划在家庙设置乡村记忆长廊,让年轻一代了解上一辈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历史,使村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未来,我们还将发动村民一起重组风雅村龙舟队,在风雅宗圣公家庙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开笔礼等活动。”曾宪滔说,未来希望能活化使用风雅宗圣公家庙,让这座老祠堂成为新时代乡风建设的新阵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柯凌娜黄洁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