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举办“美好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论坛”
加快产教创新融合 力撑制造业当家
■论坛上,6所职校副校长围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题展开讨论。
9月25日,南海区教育局举办“美好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分析新时期南海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为推动佛山市“两高四新”产教联合体建设、力撑南海制造业当家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焦玉君表示,接下来,南海将围绕“一体、两翼、五重点”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即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两翼”,重点推进五大工作,包括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2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南海产业学院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
产教创新融合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
南海区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是广东省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区域。在今年的全区教育大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指出,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服务南海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的重要途径。论坛上,南海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职校副校长、中层干部代表,分别围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主题作经验交流。
南海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副校长丁琪分享了“1+1+N”南海产业学院的构想,即建设以“一个行业共同体、一个产业学院、N个示范性企业校区”为核心的“1+1+N”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载体,面向产业探索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五年中高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实现本地招生、本地升学、本地实习、本地就业。
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曾晓平认为,产教融合要找准切入点、立足点、支撑点、关键点、平衡点和创新点。在他看来,落实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使学校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和自身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技能型人才需求。目前学校围绕佛山高新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建设汽车制造专业群,并与南海模具行业协会、华达高木、蕾特汽配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合作,共同培养汽车模具技术技能人才。
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陈俊清表示,学校、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需要借力政府集聚资源建机制,通过打造互联互通、深度参与、共创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从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创新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资源互联协同链。
学校是产教融合的核心主体。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刘俊超建议打造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即学生的技术技能、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教育资源的转化能力。目前,学校正积极打造“院校行企”四方技术联合体,构建起医院、康养机构、学校和养老行业的四方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升技能型人才的输送能力。
“推进产教融合,关键落脚点在于老师。”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黎国玉建议,学校要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不断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让学校老师“进得课堂、下得厂房”。
今年6月,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与汇博机器人公司共建混合制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过政府、学校、企业多元筹资,为南海区产业转型、育人留人作出有益探索。该校副校长洪志龙表示,接下来将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争取今年内投产运营,并积极申报国家级开放型公共实践中心,将其打造为南海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
找准自身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论坛上,6所职校的中层干部代表一致认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是判断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的首要条件。
2012年,佛山市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根据电梯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开设了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经过10年发展,该专业已成长为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特色专业,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和办学效益。回顾十年发展历程,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中层干部代表叶威表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着力弥补本地技能人才缺口,找准自身定位,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通过引厂入企、参加企业员工培训等形式,提升专业教师实操能力。
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中层干部代表张君尧表示,学校将结合区域汽车行业、五金模具十几年的行业底蕴及行业人才的需求,重点发展汽车新能源专业,紧密配合南海区“两高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烹饪高品质服务”和“汽车新能源”的“一高一新”专业群,更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改革传统的蜻蜓点水式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鼓励教师带着科研项目深入企业完成技术攻关。”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中层干部代表岑清表示,深化专业建设需要实施五个精准,即精准匹配地区产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精准匹配企业要求,持续提升师资水平;精准匹配岗位要求,迅速调整培养目标;精准建设培训中心,科学搭建培养载体;精准构建评价体系,准确开展人才评价。
多年来,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与60多家区内外医院、企业、行业协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校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教研教改等提供支撑。该校中层干部代表王洋表示,广阔的专业发展前景、领先的硬件水平、厚实的专业内涵、过硬的教师团队、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五个方面有效融合,才能形成“五位一体”的南海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模式,推动专业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南海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中层干部代表黄志刚建议,建立双向流动岗、校企互聘机制和立双向循环培训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技术技能精湛、能工善教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之成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夯实南海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工程的教育根基。
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中层干部代表张济明表示,学校坚持品牌专业建设,打造由模具、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专业组建的模具高水平专业群;由服装、电商、服装成列三大专业组建服装高水平专业群,加上群外专业酒管和会计,已构建了“龙头带动、双轨并进”专业布局,较好对接本区域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产业发展需要。接下来,学校将打造“2+N+8”专业(群)建设模式,深化专业群运行机制,同时引入数字化企业、生产性项目、一体化课程、工匠型师傅等,促进优质专业建设。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小燕通讯员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