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9月2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
    • 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 丹灶仙湖五人龙舟赛今日开赛
    • 桂城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
    • 中办、国办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 热闹迎“双节”市民这样玩

    第A02版:要闻

    • 做强“一条鱼”闯出“致富路”

    第A03版:要闻

    • 佛山村 PL八强国庆假期冲刺冠军
    • 从普工到厂长 他在南海拼出一片天
    • 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第A04版:大沥观察/镇街

    • 落实“百千万工程”大沥火力全开
    • 国庆游西樵 这些文旅活动别错过

    第A05版:镇街

    • 氢启未来丹灶探索镇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第A06版:要闻

    • 营业执照上门办 服务群众“零距离”
    • 吃多少装多少 小份菜成新“食”尚
    • 点朱启智开笔礼 人字启蒙学做人
    • 南海千名长者办理“银龄守护卡”可 24小时保护平安
    • 车位不足车主乱停放驻(村)社区律师支招合法划定收费停车位

    第A07版:要闻

    • 左邻右里 热闹迎“双节”

    第A08版:教育

    • 南海班主任“冠军之师”炼成记
    • 石门中学校史博物馆揭幕
    • 禅规公示2023-1S380号佛山瑞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鹏瑞三龙湾壹号广场项目1#、2#、7#、8#住宅楼,18#-20#商业楼,裙楼及地下室建设项目调整批前公示
    • 广东博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第二次信息公开
    • p48
  • 数字报首页

A02:要闻

政协九江镇工委会开展协商议政活动,为“打造儒林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做强“一条鱼”闯出“致富路”

2023年09月26日

    ■委员聚焦现场。

    扫码了解九江现代渔业

    9月21日,在九江海寿岛美丽渔场一旁,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村居干部、协会会长齐聚一堂,围绕“打造儒林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畅所欲言,凝聚民心民智,将九江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蓝图越描越美好。

    这是政协九江镇工作委员会开展2023年“委员聚焦”协商议政活动的生动场景。一个半小时里,众人提出一个个事关儒林湾做好“一条鱼”兴业又富民的好点子,探索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焦点一

    做好“一条鱼”的经济大文章

    水产是佛山优势农业产业,加州鲈、生鱼的养殖享誉全国。而南海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作为访谈嘉宾,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鱼兴港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伟直言,从广州来到南海九江,鱼兴港正是看中九江的水产优势。九江镇既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又是“中国加州鲈之乡”,这两块金字招牌都是发展渔业的“王牌”。

    “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任务十分艰巨。”郑伟从行业的角度总结了三个难点:一是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经济基础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缺乏现代化、高层次养殖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综合经营规模,尤其是一些企业既缺乏技术储备,又缺少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资金,只能维持现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水产品检测标准不统一,农药、渔药及水产养殖用饲料添加剂等残留检测标准滞后;三是市场营销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品牌意识,多数养殖单位、养殖户还没有把水产养殖像其他行业产品一样打造出品牌,参与竞争的意识不强,单纯依靠产品市场价格上扬来增收创收,而不能从加大科技含量、产品整体包装上来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对标先行地区,九江如何做好“一条鱼”的经济大文章?郑伟认为,这其中既有对鱼品质的严格要求,也有对产业链的重塑与构建,更有对渔业品牌化之路的深度思考。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数字赋能尤为重要。郑伟建议,要对外“取经”,深化大数据整合共享,加速建设“渔业产业大脑”,打造以产业服务、产业地图、全产业链数字化为核心的“产业大脑”,形成上下联动、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数字渔业产业体系。

    郑伟非常关注塑造品牌这个问题。他建议,九江加州鲈产业可以学习珠海斗门“白蕉海鲈一桌菜”的出圈经验,讲好产品的故事。

    做大做强养殖业,种苗是基础。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技术含量极高。郑伟建议,要加大水产种业研发应用力度,提高九江水产新品种育种创新能力,加快良种繁育技术示范和推广,培育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水产原良种生产基地和“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业企业,诗酒渔场的九江值得期待。

    焦点二

    推动鱼塘养殖向现代渔业发展

    优良的水质是水产健康养殖、取得高产高效的重要前提。

    土生土长的李栢全,是区政协委员、海寿上沙村第三经济社社长。作为访谈嘉宾,他一路见证着海寿村通过加快池塘提升改造,提升水产养殖业的全过程。

    “一开始,我养的是桂花鱼苗,大约养殖了5000尾,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经验,没有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有着二十多年养殖经验的李栢全,现场分享了他的养殖故事。后来,他外出学习科学的养殖经验和技术,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效率。慢慢地,李栢全还将好的养殖经验带回村里,并亲身教授给其他水产养殖户。

    在李栢全看来,优良的水质是水产健康养殖、取得高产高效的重要前提。2022年,九江开始对海寿村渔业发展进行转型提升,克服了海寿村岛形水文地貌复杂、尾水治理、鱼塘腾退沟通协调等困难,以“转观念、转管理、转模式、转品种”推动渔产品质量提升、尾水排放高质量治理。

    现场,李栢全介绍,海寿村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涉及15个经济社、面积约137万平方米(2050亩)。海寿岛水产养殖区域被划分为北一区、北二区、南区,每个片区分别设置一套提升设施,对养殖尾水进行预处理,岛内两条主涌(中心涌、海仔涌)作为水源涌,供附近鱼塘就近取水使用。

    此外,海寿村将“尾水治理”建设融入景观美化,打造了5.2万平方米(78.14亩)的景观带,建设了人行便桥、汀步、绿化绿植等景观设施,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农业文旅产业,促进海寿岛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尝到“甜头”的李栢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方式,还引入了水鱼苗,“对于我们个人养殖户来说,用地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因素。”李栢全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进一步加速优化农业土地集约工作,推动全镇水产养殖从传统的孵化方式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变,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焦点三

    小鱼塘大产业闯出养殖新天地

    以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为目标,全域推进养殖池塘改造提升。

    作为访谈嘉宾,九江鱼花省非遗传承人陈杰明,从事水产养殖30多年。他对九江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历程颇有感触。

    九江镇紧邻西江黄金水道,区域内河涌水网长度240多公里,生态环境优美。九江水产养殖业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鱼花文化底蕴尤为深厚。目前,九江镇水产养殖面积2293公顷(3.44万亩),水产养殖年产量超10万吨,全镇现存鱼苗场70多家,年生产淡水名优鱼苗超过1000亿尾,是国内重要的淡水鱼苗产区和集散地。

    自2011年被授予“中国淡水鱼苗之乡”特色称号之后,九江镇继续发挥地域优势,产业规模稳步发展,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鱼苗产区和集散地。

    然而,长期以来,九江镇不少村居仍是小而散加粗放型的养殖模式,使得鱼塘普遍存在泥塘淤积、塘埂坍塌、排灌不畅等问题。

    在陈杰明看来,养殖池塘整治提升是“破题”的关键。他认为,九江要以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为目标,全域推进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推动水产养殖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优质型转变。

    小鱼塘变大“鱼网”,表面上是简单的重整与改造,实际是为了形成“1+1>2”的叠加效应。陈杰明认为,九江要继续以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为抓手,实现农用地集约化,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这也是九江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陈杰明还建议,要进一步发挥九江鱼花产业优势,促进水产种质提升,积极联动水产企业、携手科研院所,依托九江镇“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和“中国加州鲈之乡”的产业基础,针对西江等不同江段、区域特点以及珠江水系土著鱼类资源养护现状,系统构建南海区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

    焦点四

    “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

    地处桑园围核心的九江镇,拥西江五千米之浩淼,享鱼塘四万亩之粼粼,数百年来儒、渔、侨、商在此激荡,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在此沉淀。

    一直从事“三农”服务工作的九江镇农林服务中心副主任熊炳源,也是“委员聚焦”访谈嘉宾之一。他从九江水产养殖业历史到现代渔业发展,描述了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熊炳源介绍,20世纪60年代,九江镇率先突破和应用生态生理催产法先进技术,开拓了淡水鱼人工繁育新进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工繁育鱼苗获得成功,古老的江河捕捞鱼苗方式逐渐被取代。特别是鱼苗人工繁育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传统四大家鱼的繁育到名特优新品种的选育,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让九江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淡水鱼苗生产基地”。

    诗酒渔场,烟火九江。熊炳源介绍,九江培育壮大了一批淡水鱼苗孵化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解决了一大批农业闲余劳动力,同时带动了广大养殖户,引领水产养殖从传统的孵化方式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变。

    对于委员提出品牌塑造、集约农用地等话题,熊炳源现场回应道,九江高度重视水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完善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了一批有价值的地方知名品牌。如推进申报九江鲈鱼、九江生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水产种苗专业镇,4个村居被评为广东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示范村。

    九江还制定渔业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活化“九江鱼苗”集体商标实体应用,每年以媒体采风、评比活动、直播活动、丰收节活动等线上线下方式,组织专题报道,不断提升九江水产品牌知名度。接下来,九江镇将继续把水产苗种业作为重点研究方向,通过优化产业功能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形成现代要素聚集、生产方式绿色、农业质量提效突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联农带农有力的现代农业格局,做强做大做优鱼花产业,辐射带动广东、华南乃至全国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中国淡水鱼苗之乡”领军者地位。

    熊炳源表示,依托鱼花优势主导产业,接下来将以建立珠江水系淡水鱼种质资源库为抓手,加快推进佛山市南海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水产研究中心建设;加大对水产业的科技支撑力度,开展系列科技创新科研项目为水产业赋能,建成现代水产种业体系,并强化水产品种的研发、加工;大力支持水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加强水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及水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打造集养殖、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水产业全产业链,真正做到“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

    观点速递

    打造一支治疗鱼生病的医疗团队

    九江水产养殖业多以散养为主,规模比较小。目前,多数水产养殖户都存在着困惑,无法确诊鱼类疾病、无法筛选合格药物和无法确定药物用量。“猫猫狗狗生病了,可以去宠物医院。那么,鱼生病了,又该怎么办?”现场,九江镇烟南村党委副书记、烟南村委会副主任苏结仪建议,九江镇水产协会联动水产养殖方面的专家学者,打造一支专业的专门治疗鱼生病的医疗团队,以此解决水产养殖户的困惑问题。

    做好“九江鱼”挺进预制菜新赛道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磐鲲港口集团副总裁白喜萍建议,要在品牌强渔上领跑,以集聚优势打响九江鱼品牌,打通从养殖、深加工和冷链运输等关键环节,让九江鱼岭南味成为群众餐桌上的放心品牌,争取做好九江鱼这道拿手菜,昂首挺进预制菜万亿级新赛道。

    南海区政协委员、朗星社区两委干部冯肖英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全链条可塑性的管理系统,养殖户或者养殖场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开展养殖收运等业务,也让仓储销售变得更公开化透明化。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死鱼处理机制,建议相关部门能实施统一集中处置方式,通过细化处理规程,明晰各方责任,解决养殖户的烦心问题。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黄婷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章佳琳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