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你的小心“肝”,请收下这份“肝”货
7月2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什么是病毒性肝炎,它与其他肝炎有何区别?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为市民朋友解答,引导市民落实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等综合措施,提升健康水平,努力消除肝炎的危害。
病毒性肝炎有哪几类?
多种致病因素造成的肝细胞炎症损伤,引起转氨酶等指标升高,都统称为肝炎。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癌发生的主因。其中丁型肝炎在我国是比较少见的,最多见的是乙型肝炎和甲型肝炎。甲型、戊型肝炎是消化道传染的肝炎;丙型、乙型肝炎是血液或者体液传播的肝炎。
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
一、接种疫苗是最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我国目前有针对甲肝、乙肝和戊肝的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中的甲肝疫苗,供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建议如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甲肝高流行区的居住者和旅行者等高风险人群可知情、自愿、自费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中的甲肝疫苗或甲乙肝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中的乙肝疫苗,供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建议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或暴露血液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庭成员、多性伴者等高风险人群可知情、自愿、自费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中的乙肝疫苗或甲乙肝疫苗。
戊肝疫苗属于国家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对象为16岁及以上人群,主要推荐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戊肝重点高风险人群接种。
二、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加强身体免疫。
三、杜绝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
四、不接触、不使用来源不明的体液、血液或血液制品。剃须刀、牙刷、指甲剪等物品不与他人共用,不去无资质的医疗场所进行拔牙、内镜检查、手术、献血等医疗行为。
五、注意饮食、环境卫生,食物需要彻底煮熟;家具、厨房、食具等要保持清洁。
六、加强检测发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或易感染人群,应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如有不洁饮食史或密切接触史,并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尿色加深等,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建议易感染人群(如有输血、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使用消毒情况不明的器具文身、文眉、修脚等行为的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乙肝和丙肝患者配偶或所生子女)和肝脏生化检查不明原因异常者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乙肝和丙肝检测,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与乙肝患者吃饭会被感染吗?
人们普遍担心跟乙肝或丙肝患者共同进餐会被传染,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从传播途径而言,共同进餐无需担心。肝炎中疗程较长的是乙型肝炎,因乙肝病毒特殊的存在形式,目前未有直接根治乙肝的药物。但目前的治疗手段完全可以控制病毒生长,稳定病情,甚至经过一段时间规范治疗后,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医生提醒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代偿能力很强,它可能达到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来。市民平时要定期检查肝脏,如果有肝病的要平时定期检查;没有肝病的,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饮酒,不要体重过重,注意用药安全,防止药物性肝病。
要有健康的体检意识,年龄大的一年要体检两次,年纪轻的最少要保证一年一次体检;如果有既往肝病病史,一年至少要有两次检查。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许可可方婷通讯员莫可然何杰俊温彩银梁健桃吴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