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7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试车连续成功
    • 经济乘势而上 制造业当家态势强劲
    • 走访典范项目探寻“旧貌换新颜”之道
    • 南海8项非遗惊艳亮相丹寨非遗周
    • 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
    • 水利部部署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 畅游水上南海邀你记录家乡之美
    • “救命神器”投放桂城27个市政公园

    第A02版:要闻

    • 58个项目同台比拼 志愿服务也能很酷
    • 市场买菜会缺斤少两吗?执法人员帮你探探
    • 研学+展览+讲座 带动全民品书香
    • 经济乘势而上制造业当家态势强劲

    第A03版:经济

    • 设孵化飞地助港佛青年创业创新
    • 让庞杂实验流程集成到一张芯片上
    • 总投资约10亿元打造总部经济基地
    • 全国首批“新环责险”保单交付完成

    第A04版:要闻

    • 畅游水上南海邀你记录家乡之美
    • 访企业游古村 感受家乡蝶变
    • 百名香港青年体验南海狮艺龙舟
    • 学农作物知识体验田间劳作
    • 公益夏令营开营两百孩子欢度假期

    第A05版:文化

    • 800年历史古村一砖一瓦藏满故事

    第A06版:要闻

    • 大沥传承人丹寨传授南海藤编技巧
    • 小朋友跟着“爷青狮”阿承学狮艺
    • 推动南海文学繁荣构筑城市精神家园
    • 南风艺术部落作品在悦艺美术馆开展
    • 中国平安连续十年蝉联“亚洲最受尊崇企业”
    • 农行南海桂城支行亿元授信“贷”动佛山制造

    第A07版:镇街

    • “救命神器”投放桂城27个市政公园
    • 谁是“带娃王”?这场比赛见分晓
    • 调解员情法交融巧解遗产分配纠纷
    •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提交年度报告的催办通告
    •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交年度报告的催办通告

    第A08版:天下

    • 迎难而上,不断开拓发展新天地
    • 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通信卫星升空
    • p23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6:要闻

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开幕,南海8项非遗亮相

大沥传承人丹寨传授南海藤编技巧

2023年07月24日

    ■南海藤编(大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梁灿尧等人将藤编技巧传授给当地群众。

    小镇内铺着青石板的蜿蜒街道上,两旁的特色商铺鳞次栉比。移步换景,蜡染、鸟笼、刺绣、银饰等非遗文化摊位映入眼帘……一个个非遗文化元素给这座小镇增添了古朴独特的色彩。这里,便是贵州丹寨万达小镇。

    7月21日晚,为期6天的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这里启幕。期间,全国各地非遗技艺、非遗美食、非遗绝技汇聚,其中包括跨越重重山水到来的南海8项非遗。此外,广东摄影家协会和大沥提供的200多幅摄影作品在丹寨展出。

    南海醒狮表演引喝彩

    本次亮相的南海非遗有南海藤编、南海醒狮、南海剪纸、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西樵传统缫丝技艺、西樵大饼制作技艺、佛鹤狮头制作。

    “很热闹很精彩!醒狮还和当地非遗歌舞表演默契搭档,演出更有特色了!”开幕式现场,不少市民拿起手机拍摄。

    当晚,大沥醒狮压轴亮相。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和腾挪跳跃的高难度技艺,既为“云上丹寨”增添了一份“佛黔一家亲”的别样热闹,也在游客中间激荡起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气概。

    在苗年广场,开幕式结束后的巡展环节,大沥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高桩狮展演,将南海醒狮文化传递到了黔东南。腾空、跳跃,惊险刺激的动作,引得观众喝彩连连。

    “我想要体验一下藤编制作,您可以教我吗?”穿过看表演的人群,便能看见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南海藤编、西樵传统缫丝技艺、西樵大饼制作技艺等南海非遗传统工艺展位。

    南海藤编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大沥作为南海藤编的“诞生地”,见证了藤编产业促进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现场,南海藤编(大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梁灿尧等人将藤编技巧传授给当地群众,带领游客体验一场关于藤编文化的“时光之旅”。

    此次南海非遗集中亮相“中国丹寨非遗周”,也是两地携手推广非遗品牌,助力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焕发非遗新活力的一次大胆尝试。据了解,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以“非遗·在时尚中闪光”为主题,以期将中国传统文化之魂融合现代时尚之美,让非遗以全新时尚的方式活力呈现。其中,非遗大集活动除了非遗绝技秀,还涵盖了非遗中医义诊、非遗传统工艺展、非遗美食汇、非遗研学大课堂、民歌大擂台、非遗绝技秀、非遗时装秀、非遗盛装巡演、铜鼓之夜等精彩子活动。

    多方联动促文化交流

    7月22日,广东大沥、贵州丹寨摄影周活动中举行“广东摄影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广东摄影家协会和大沥提供的200多幅摄影作品在丹寨小镇展出。

    据介绍,南海、大沥与贵州丹寨县对口协作期间,第十届伯奇杯将特设“广东大沥·贵州丹寨摄影周”单元,联合“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在丹寨开展摄影展览。

    2023年,大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中心大沥”战略构想,聚焦新中心、新动能、新文化三大战线,启动12大行动。龙狮、龙舟、藤编、粤曲等传统岭南文化在此持续蓬勃开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目前,大沥拥有藤编、醒狮、盐步老龙礼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4个、区级6个。

    “希望通过广东省摄影协会、大沥镇与丹寨县的联动,吸引更多广东省的摄影爱好者来到丹寨采风,通过摄影人的镜头,深层次地挖掘丹寨的深厚文化内涵,让更多人关注、了解、熟悉丹寨的民俗风貌、人文景观及非遗文化。”大沥镇副镇长高韵翔表示,接下来,大沥将依托“广东摄影创作基地”阵地,开展更多摄影交流活动,并结合大沥镇城市风光、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将大沥镇与丹寨县紧密融合,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燕慧通讯员黎昭映杜瑞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