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南海经济成绩单出炉,各项经济指标强势复苏
经济乘势而上 制造业当家态势强劲

各项指标强势复苏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2.60亿元同比增长4.5%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0亿元同比增长3.9%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8.81亿元同比增长6.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0.80亿元同比增长2.9%
制造业当家强起来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6.97亿元 同比增长7.1%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3%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1.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同比增长72.8%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111.5%
数读南海上半年经济发展
土地整治快起来
土地整治获得多项全市第一:
●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239公顷(3585亩)占全市完成量的63%
●出让工业用地面积135.5公顷(2033亩)
●商住地出让金额132亿元(该数据更新至7月3日)
社会消费热起来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95亿元总量领跑全市五区
●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6%●文旅市场的火爆,带动酒店餐饮等大幅回暖,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通讯员/南统计)上半年,南海实现GDP同比增长4.5%,增速较2022年全年回升2.3个百分点,各项经济指标强势复苏,经济社会发展乘势而上。
日前公布的上半年南海经济成绩单,彰显南海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比如,制造业当家发展态势强劲有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招商引资签约总投资额712.44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强势推进,村改拆除量239公顷(3585亩),占全市完成量的63%。完成工业用地出让面积135.5公顷(2033亩),全区商住地出让金额达到132亿元(截至7月3日数据),均位居全市第一。
经济增速显著回升规上工业量质齐升
根据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南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2.6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0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8.81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0.80亿元,同比增长2.9%。
上半年,南海工业经济保持高位增长,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上半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6.97亿元,同比增长7.1%,较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3、4.6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持续加快,分别同比增长28.8%和22.6%。产业升级势头强劲,实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73.64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位居全市五区第二。
(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
1至5月,全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强势转正。八大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较1至4月出现回升,总增速较1至4月回升3.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扛起经济增长的大梁,充分彰显了南海“制造业当家”的底气和实力。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固投结构不断向优
上半年,南海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瑞浦能源、徐工建机、平谦国际等一批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工业投资、项目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均居全市五区第
一。
今年上半年,南海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3%,累计增速自2021年4月至今已连续27个月为正,增速和总量占比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6.9和1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正在加快围绕市场的新需求、新动向、新机遇踊跃寻求新突破,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积蓄新动能;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0%,总量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1.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同比增长72.8%,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111.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6%,总量占比提高3.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南海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1至6月,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76.8%,超时序进度26.8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再创新高战新产业引育势头强劲
上半年,南海引进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6个,签约投资总额712.44亿元,其中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0个。
从新引进产业项目来看,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生物医药等“两高四新”产业领域引进了一批龙头项目,包括投资额200亿元的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投资额160亿元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新能源汽车跃阶发展项目等超百亿重大产业项目。今年5月,全球最大的电机制造商——尼得科集团(日本电产)运动控制与驱动事业部设立的华南总部及研发中心在南海开业,将集聚超100个领军人才,进一步推动南海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众多龙头项目的落户,彰显投资者对南海发展的坚定信心。
南海狠抓招商引资,紧扣“新”项目、大项目、“链主”项目发力,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容倍增”,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已基本成型。
消费总量领跑五区“小资金”撬动“大消费”
上半年,南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95亿元,总量领跑全市五区,增速较一季度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升级类商品零售快速增长,限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以及家具类零售分别同比增长47.8%和27.9%。
上半年,南海接触性、聚集性服务行业明显改善,文旅市场快速升温。规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7%,增速较2022年全年提高45.1个百分点。大地艺术节、草莓音乐节、端午龙舟漂移纷纷“火出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6%,其中娱乐业同比增长23.6%。文旅市场的火爆,带动酒店餐饮等大幅回暖,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
今年以来,南海接连开展“益晒你”新春嘉年华、南海春季汽车·家电消费节、第四届汽车美食嘉年华等促消费活动,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比如,南海举办“礼赞劳动惠享购车”2023南海汽车促消费补贴专项活动,共拉动南海一手汽车(燃油和电动车)销售额约24.3亿元,交易汽车数量约1.5万台,活跃了汽车消费氛围。南海近期又发布2023年促进汽车行业发展措施,区财政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汽车商贸企业扩大销售。
各项改革加速推进土地整治释放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南海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总平台,协调推进十大方面31项重点改革。南海全力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解土地碎片化之困。上半年,南海土地整治获得多项全市第一: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239公顷(3585亩),占全市完成量的63%;出让工业用地面积135.5公顷(2033亩);商住地出让金额132亿元(该数据更新至7月3日),专项债支出已拨付金额98.33亿元。通过土地改革释放发展空间,为南海打造智造强区提供了坚实支持。
南海在全省率先推出“三券”制度,已发放地券15.168公顷(227.52亩)、绿券12.1公顷(181.66亩)、房券7600平方米,在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基础上,促进土地腾挪归并。南海土地要素保障有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高、土地利用秩序良好,耕地保护工作突出,成功入选国务院大督查土地计划指标奖励名单,获得66.7公顷(1000亩)国家专项指标奖励。
7月3日,大沥镇河西沿江片区两块地成功出让,创下成交总额近36亿元,其中一宗沿江地块楼面价达24350元/平方米,创佛山楼面价纪录,表明市场的投资信心在加速回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南海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南海将以雄师搏击、奋勇争先的锐气,继续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断取得新胜利,助力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接下来,南海将对照年初提出的“443经济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抓好下半年工作。全区上下将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崇尚实干、奋勇争先,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