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7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跟着总书记感悟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之道
    •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
    • 发掘“镇能量” 破解高质量发展时代之问
    • 唱响夏日 舞动激情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 南海民营企业家赴泉州学“晋江经验”
    • 暑假怎么玩?文旅“大餐”等你尝

    第A02版:要闻

    • 水陆空齐出动 守好烟火气
    • 缺斤少两 清退!
    • 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 快乐过假期 安全大家护

    第A03版:经济

    • 佛山首个国际货运城市货站在南海启用
    • 西樵卫生用品年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
    • 九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吹响新号角
    • 南海“AI+产业”场景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超2000个品牌集中亮相

    第A04版:要闻

    • 暑假怎么玩? 文旅大餐端出来

    第A05版:镇街

    • 拥抱数字化 打造“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
    • 欲扛起大湾区“直播电商第一镇”大旗
    • 丹灶牵线搭桥助企业出海拓订单
    • 西樵成立首支镇级儿童议事队伍

    第A06版:镇街

    • 兑现承诺 关杰初再配捐400万元
    • 执法有力度 助人显温度
    • 多方踊跃捐款助力乡村振兴
    • 10岁男童私买手机家长可以要求退款
    • p50

    第A07版:健康

    • 不开刀怎么治肿瘤?“断粮”就行!
    • 将国际化眼科诊疗服务带到南海
    • 寻事故知情者

    第A08版:天下

    • 完善监管制度 规范行业发展
    • 跟着总书记感悟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之道
    • p36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8:天下

跟着总书记感悟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之道

2023年07月10日

    (上接A01版)

    在平江路,当地负责同志自豪地向总书记细数苏州的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大运河苏州段,昆曲、古琴、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碧螺春……精工细作,垒筑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鼎盛人文。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里。”总书记形象地点赞。

    在街边一家商铺内,总书记见到了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看着心静如水地飞针走线,听闻四代人传承的故事,总书记十分感慨:

    “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一番话阐明了自古以来中国人血液里不变的根、本、魂,流贯的意、蕴、脉,传承的精、气、神,“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历来手工业繁盛的苏州,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造就驰名中外的苏工、苏作。精密的高科技和细致的传统工艺一样,需要的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功夫。

    “苏工、苏作就是当年的‘专精特新’。”采访中,一名当地干部的话给人启迪,也总会听到一些充满辩证关系的表达,比如“苏州人说的是吴侬软语,干的事却很‘硬’”“听着声声慢的评弹,酿出时时争第一的城市气质”“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更有达到目的、为了更高目标仍不罢休的韧劲”……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文化的表现形式或有不同,内在灵魂始终如一。

    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

    “城,所以盛民也。”这是总书记曾引用过的一句古语。

    平江河边、大樟树下,碧螺春茶飘香,琵琶三弦,曲乐悠扬,吴侬软语,百转千回。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同当地居民和游客一道欣赏评弹表演,一曲唱罢,总书记带头鼓起掌来。

    “住在这里很有福气”,总书记笑着同大家说。

    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张英缨就在人群中,听到这句话心头一热。15年来在古城里工作的往事,涌上心头:从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到协调处理街坊邻里的家长里短……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老百姓的口碑,往往是沧桑巨变中里程碑的缩影。人群中,喊出“幸福!”“开心!”的由衷之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文经济,归根结底是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应由之路,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活实践。

    见到总书记时,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正在创作的作品是“太平鸟”图。她说,取的是“太平盛世”的美好寓意。

    如今,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正徐徐展开。

    一个五千年的文明走向现代化,必然是渊源有自、匠心独运,必然需要当代中国人汲古润今、守正开新。

    车辆驶离苏州工业园区,遥见金鸡湖畔,“东方之门”高高矗立。“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总书记曾经说过的这句话,回响在耳畔。

    透过“东方之门”,历史、现实、未来交相辉映,一派潮起东方万象新的恢弘气象。

    (新华社)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