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多个国内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越做越旺
旅游特色多样化游客体验感“飙升”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
其中,安徽、新疆、重庆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凭借各自独特的旅游特色,备受游客青睐,旅游经济也呈现一片红火的景象。
●安徽画里山乡迎客火了农产品富了乡亲
秋浦河畔,游人们忙着拍下春色;大山村里,除了游客,还多了卖文创产品的外地人……安徽牯牛降景区内,青山叠翠、流水潺潺。今年“五一”假期,皖南小城石台迎来八方游客,旅游经济越做越旺。
石台县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毗邻黄山,该县仙寓镇大山村有“中国富硒第一村”之称,以良好生态闻名。据大山村党总支书记王自建介绍,每年3月到11月,都是大山村的民宿经营旺季,有不少外地游客来长住,村里几乎家家经营民宿,户户销售土特产,户均年收入超过30万元。
5月2日傍晚,在大山村“硒泉山庄”民宿,老板娘王喜红正在厨房里给客人们准备晚饭。“今年来的客人多,有回头客,也多了不少新面孔。”王喜红一边忙着择菜,一边笑盈盈地和记者搭着话。前两年,她把十几间客房做了改造升级。“房间改造后空间更大,也更美观,客人们反馈很好,‘五一’期间基本满房。”
“过去每年靠着几亩山场卖茶、卖竹子维持生计。”她说,县里发展旅游业后,村里迎来更新改造,自家民宿开了张,日子越来越红火。
朱国桢是王喜红的老顾客。“村里空气好、景色美、人淳朴,我和老伴从上海过来,有时一住就是半年。”她说,每年自己会在村里买一些土特产,寄给在上海的孩子们,让他们尝一尝山里的味道。
大山村的高山茶园,雾气缭绕,宛若仙境一般。茶农王静眉背着茶篓,正采摘春茶。“今年的春茶长势不错。”王静眉自信地说,“我们石台的茶是富硒茶,价格高,市场销路也好,老顾客早已在微信上预订下单了。”
春日的醉山野风景区鲜花开放,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景区集观赏、游玩、高端民宿等为一体,计划总投资2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亿元。”醉山野风景区负责人熊健说,景区还牵头成立了农家乐合作社,不少村民以经营农家乐为主业,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新疆夜市引入多种业态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景区游人如织、夜市人头攒动、车站大排长龙……今年“五一”假期,新疆多地开启“人从众”模式,客流带动消费市场迅速升温。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各景点、商户、旅行社信心提振,天山南北旅游拉动经济的活力日益增长。
走进新疆伊犁河谷的巩留县库尔德宁景区,大自然清新宁静,雪岭云杉高耸入云,各色花朵争相开放。站在观景台上,远可眺望雪山,近能一览林海。杭州游客燕小贝拿起手机,不停地用镜头记录美景。“这里的景色太美了,生态保护得很好。”
摔跤比赛、沙滩排球赛、马戏团表演……视野向南,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为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在原有的沙漠越野车、骆驼探险等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飞机低空游项目。“五一”假期首日,该景区接待游客超过6100人。
夜幕降临,位于乌鲁木齐市时代广场的夜市热闹非凡,游人摩肩擦踵,美食摊主们的叫卖声与食客们的笑谈声交织在一起,烟火气十足。记者随着人流来到新疆特色面肺子羊杂小吃摊前,老板沙丽丽一边热情招呼顾客,一边熟练地将热气腾腾的美食装进打包盒。
“五一期间,我每天能卖出上百份面肺子、羊杂,一份60元,一晚上能赚8000多元。”沙丽丽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说话间,几份新鲜出炉的爆炒羊杂、面肺子就被顾客抢购。
为推动消费市场回暖升温,乌鲁木齐市近期相继开放多个夜市,除餐饮美食外,部分夜市积极引入娱乐、休闲、购物等多种业态,举办音乐节、电音秀、美食节等系列活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3日,新疆累计接待游客477.63万人次,同比增长169.59%,实现旅游收入36.40亿元,同比增长233.83%。新疆596个A级景区开放了499个,开放率达83.72%。
●重庆逛景区看非遗演出感受“巴渝文化”魅力
在重庆湖广会馆看一出《醉巴渝》非遗文化演出;在鹅岭贰厂文创公园了解街头艺术;在解放碑、观音桥、寸滩国际新城时尚消费区感受时尚范、国际范……这个“五一”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穿行于山城的景区街巷,重庆假期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走进两江国际影视城,一场大型夜间实景演出展示了重庆百年来的历史变迁,游客们身着传统服饰,感受“巴渝文化”的魅力。同时,这里还将“夜间经济+互动体验+网红打卡”相结合,汇聚各种美食、时尚、娱乐和文化互动体验项目。
“现在很多景点都可以一边玩耍,一边了解重庆的历史文化,我对这个城市的认识变得越来越立体。”游客贾孙萍告诉记者。
为拉动“五一”假期文旅消费,重庆市文旅委在节前启动第八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活动,通过多种补贴优惠模式,发放文旅消费券。截至假期首日18时,重庆共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消费补贴2548.6万元,消费季活动预计将直接拉动文旅及相关衍生消费超6.3亿元。
假期走进位于两江新区金山街道的民心佳园夜市,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令人垂涎的美食香气,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五一”假期前,两江新区集中开展夜市规范工作,为夜市找新址,规范服务标准,夜市消费不断提档升级。
假期首日,美食摊主陈明英制作的铁板鱿鱼再次提前售罄。“最终卖了5000多元,如果备足货的话,估计能卖1万多元。”陈明英开心地说,鲜肉饼也卖了3800多元,“一共卖了700多个。”
“自从夜市搬新址后,附近的人流量比之前多了很多,很多人专门过来打卡、尝鲜。之前我们每天接待100桌左右,现在超过130桌。”“烈火牛肉”摊主杨龙说。
在重庆两江新区砂之船奥特莱斯商场,“五一”假期前4天,中国李宁等10余家国潮品牌销售额合计突破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