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3月3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工信部重点开展9项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 佛山国际陆港开港时间比原计划工期提前 15个月
    • 南海睿创中心项目实现拆除即交地交地即动工动工即招商
    • 在竞标争先中淬炼干部队伍

    第A02版:经济

    • 百队“链”千亿 合力拼经济
    • “黑科技”产品抢眼 客商接连下单

    第A03版:经济

    • 年度招商计划投资总额完成近半
    • 完善道路网推动丹灶大发展

    第A04版:要闻

    • 好水养锦鲤游出大产业

    第A05版:要闻

    • “皮革大王”邓祐才入选“广东好人”
    • 50公里徒步这些注意事项要了解
    • 可全天候咨询社保服务事项
    • 佛山西站到香港新增1对列车

    第A06版:镇街

    • 签订家庭医生可享更高报销比例
    • 确保校外办学场地安全稳定
    • 里水再添2个读书驿站
    • 房屋检测甲醛超标承租人可以退租
    • p43

    第A07版:网红

    • 南海,逐梦的蓝海
    • p2

    第A08版:天下

    • 茶叶2两、包装2斤 过度包装何时休
    • 短视频成“触网”首要应用 中青年使用率更高
    • 调整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
    • 全面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
    • 招 标 公 告
  • 数字报首页

A04:要闻

2022年有园区靠卖锦鲤进账5亿元,南海要将观赏鱼培养成产值50亿元的产业

好水养锦鲤游出大产业

2023年03月31日

    ■南海用锦鲤串联观光农业、旅游业等多方产业发展。

    在自家的渔场里,惠和锦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辉俯下身细看:晶莹剔透,如芝麻粒般大小的锦鲤鱼花使劲甩着“小尾巴”。

    站直身子,林国辉提起附着不少鱼卵的孵化板,终于放下心来:“3月是鱼苗孵化的关键时候,过不了几天,这些鱼花就会转移到土塘里,有‘专职保姆’照顾。再过十来天,个头就比现在大好几倍啰!”

    南海背靠珠江后航道,水网密布,建起的一方方鱼塘里,一尾尾五彩斑斓的锦鲤“游”出一个富民大产业。目前,南海已逐渐形成完整的锦鲤产业生态圈,成为国内锦鲤产业重要的全产业链基地及商贸集散地。此前,中国锦鲤幼鱼大赛宣布将长期会址定于南海,锦鲤再次“出圈”,未来,南海将以何种方式筑梦锦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缘起 南海“好水”育“好鱼”

    当前,观赏鱼成为继猫、狗之后的第三大宠物。寓意“富贵、吉祥、健康和幸福”的锦鲤,也成了网络语“好运”的代称,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十多年前,南海锦鲤产业已有发展势头。1985年,南海县引进锦鲤200尾,由县水产研究院养殖。一年后,人工孵化锦鲤成功。彼时,锦鲤养殖还处于官方研究阶段。

    直至1995年,里水镇一养殖户开始引进养殖锦鲤,放养450尾,养殖品种50多个。锦鲤养殖开始“游”入民间。随着养殖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2002年,里水锦鲤养殖面积46.7公顷,逐渐迈向产业化。2022年,里水锦鲤年产量1.5亿尾,南海花卉博览园的锦鲤销售总额约5亿元。

    从起步到蓬勃发展,南海锦鲤产业的转折点在哪?

    记者走访多家锦鲤企业负责人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说:研究南海与锦鲤之缘,2019年、2020年是绕不开的关键年。

    “当时,南海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为锦鲤企业提供了一潭‘好水’。”林国辉分析,2019年,广州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拆迁,大批观赏鱼企业急需寻找新地盘,这是“天时”;南海气候温暖、水土肥沃,渔业资源丰富,背靠珠江后航道,毗邻白云机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地利”。

    至于“人和”,佛山百鲤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洁认为,和南海的利好政策有关。“农业设施投资大、周期长,南海花博园有设施农业用地指标,还能提供18年长租期,对农企而言是最大的‘定心丸’。也正是如此,这几年锦鲤养殖在南海发展非常快。”

    2016年,南海花博园只有惠和锦一家锦鲤企业,如今已拥有超300家。南海的锦鲤产业从快速发展步入兴盛。

    南海锦鲤已成为国产锦鲤中首屈一指的“明星”,主要养殖品种有红白锦鲤、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等,还诞生了团和锦鲤、惠和锦、百鲤等一大批起点高、辐射带动强的锦鲤企业。南海不仅养殖规模全市之最,还坐拥全国最大锦鲤集散中心。

    发展 国产锦鲤抢占内地市场

    体型圆润、线条优美、鳞片闪闪,林国辉培育的锦鲤品种落叶品相出挑,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竞争力不逊于日本品种。“一条25公分的落叶,别人卖2000元,我们能卖到6000元。”说起自主培育的品种,林国辉颇为骄傲。

    林国辉的自信源于多年的坚守。2015年左右,他着力培育落叶。起初的三四年特别困难,一方面是育种经验不足,更大一方面是没有销路。“没曾想,把养殖场搬来南海,销路问题就解决了。”林国辉说,南海毗邻广州,运输和销售更具优势。自此,他坚定了把落叶做大做强的信心。

    如今,市场用“脚”投了林国辉一票,这也是国产锦鲤崛起的一个缩影。过去,内地高端锦鲤基本依赖日本进口。如今,国产高端锦鲤占有率越来越高,达到六七成。

    不过,心怀锦鲤大业的林国辉深知,国内锦鲤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日企养殖锦鲤数据化、信息化,可追踪到上几代的基因。”林国辉说,他们的数字化应用还拓展至养殖环节,对水温、水质等检测更精细准确,这也是后期养好锦鲤的关键。

    反观国内,很多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起步阶段。“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林国辉说,相信有朝一日能将中国的锦鲤文化发扬光大。

    产业发展需要科技赋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渔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锦鲤产业作为渔业产业重要细分领域,其发展更需要科技赋能支持。

    前不久,“彩锦王杯”首届中国锦鲤幼鱼大赛在南海举行,填补了行业空白,吹响国产锦鲤全面发展新号角的同时,为南海锦鲤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希望通过承办幼鱼大赛,为佛山市尤其是南海区锦鲤产业对接国内知名产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用科技为锦鲤产业发展赋能、服务乡村振兴。”佛山市锦鲤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跃升 “锦鲤+”成乡村产业振兴新方向

    “粉丝们,看看这条‘昭和’,体态流畅,品相很好。”“包邮,喜欢的加个关注。”开春以来,四海锦鲤养殖场的直播间十分热闹。四海锦鲤负责人余春荣说,企业开设了淘宝店,还在微信视频号、微拍堂、抖音等渠道直播,吸引了来自宁夏、山东、江苏、大连的客户,销售范围扩展至越南等地。

    在南海花卉博览园,超六成锦鲤企业搭上电商的快车。2022年,近100万尾锦鲤远销全国走向世界。

    这是南海锦鲤产业链日趋完整的缩影之一。目前,南海已形成种苗研发、景观创意、种植养殖、信息物流、电商直播于一体的产业链格局。同时完善鱼池建设、鱼池护理服务、饲料销售等上下游配套服务,让越来越多锦鲤企业在这扎根生长,做大做强。

    锦鲤产业兴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近年来,南海先后举办国际观赏鱼文化节、海豚超级杯全国锦鲤公开赛等活动,用锦鲤串联带动观光农业、旅游业等。承办方南海花卉博览园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花博园以此为契机,落户一批优秀观赏鱼养殖企业,建设成为全国最大锦鲤和龙鱼集散中心及特色休闲农业主题园区。

    “锦鲤+”模式的创新发展给南海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其中观赏鱼养殖成为重要抓手:到2025年,南海将建设2个以上观赏鱼主题的都市农业公园(产业园),发展休闲农业提高产出。通过组织观赏鱼展览、专业大赛、知识竞赛等休闲娱乐活动,带动产业与旅游融合,培育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目前,南海区已成为国内观赏鱼产业重要的全产业链基地及观赏鱼商贸集散地,现有观赏鱼养殖面积166.67公顷(2500亩),年产量超2亿尾,综合经济价值超20亿元。2023年,南海出台《南海区加快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观赏鱼产业集群发展行动纳入其中。

    接下来,南海区将推动渔业产业资源整合、优化、提质、增效,实施渔业产业发展“双轮驱动”,东部片区扩大观赏鱼养殖规模,强化产业集聚优势,壮大观赏鱼上下游产业链;西部片区创建全国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淡水鱼养殖新高地。同时,科学布局“一镇一园区一主业”,在狮山镇打造以团和锦鲤为核心的观赏鱼养殖基地,在里水镇打造以南海花博园为核心的“销售+物流+文旅”现代园区。

    蓝图已绘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销售集散优势的进一步发挥,观赏鱼生态、休闲、文化、科普等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南海区观赏鱼产业发展将迎来质的飞跃,实现观赏鱼综合产值超50亿元的目标。

    南海锦鲤产业发展

    1985年引进锦鲤200尾,一年后,人工孵化锦鲤成功。

    1995年

    里水镇一养殖户开始引进养殖锦鲤,放养450尾,养殖品种50多个。鲤养殖锦开始“游”入民间。

    2002年里水锦鲤养殖面积46.7公顷,逐渐迈向产业化。

    2022年里水锦鲤年产量1.5亿尾,南海花卉博览园的锦鲤销售总额约5亿元。

    南海观赏鱼现状

    养殖面积

    166.67公顷(2500亩)

    年产量

    超2亿尾综合经济价值

    超20亿元

    南海锦鲤+愿景

    1

    到2025年,南海将建设2个以上观赏鱼主题的都市农业公园(产业园),发展休闲农业提高产出。

    2

    东部片区扩大观赏鱼养殖规模,强化产业集聚优势,壮大观赏鱼上下游产业链

    3

    西部片区创建全国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淡水鱼养殖新高地。

    4

    在狮山打造以团和锦鲤为核心的观赏鱼养殖基地,在里水镇打造以南海花博园为核心的“销售+物流+文旅”现代园区。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梁慧恩文/珠江时报记者梁慧恩郑慧苗周钊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