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3月3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工信部重点开展9项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 佛山国际陆港开港时间比原计划工期提前 15个月
    • 南海睿创中心项目实现拆除即交地交地即动工动工即招商
    • 在竞标争先中淬炼干部队伍

    第A02版:经济

    • 百队“链”千亿 合力拼经济
    • “黑科技”产品抢眼 客商接连下单

    第A03版:经济

    • 年度招商计划投资总额完成近半
    • 完善道路网推动丹灶大发展

    第A04版:要闻

    • 好水养锦鲤游出大产业

    第A05版:要闻

    • “皮革大王”邓祐才入选“广东好人”
    • 50公里徒步这些注意事项要了解
    • 可全天候咨询社保服务事项
    • 佛山西站到香港新增1对列车

    第A06版:镇街

    • 签订家庭医生可享更高报销比例
    • 确保校外办学场地安全稳定
    • 里水再添2个读书驿站
    • 房屋检测甲醛超标承租人可以退租
    • p43

    第A07版:网红

    • 南海,逐梦的蓝海
    • p2

    第A08版:天下

    • 茶叶2两、包装2斤 过度包装何时休
    • 短视频成“触网”首要应用 中青年使用率更高
    • 调整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
    • 全面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
    • 招 标 公 告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3:经济

大沥发布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简况

年度招商计划投资总额完成近半

2023年03月31日

    ■金沙洲电商直播基地内,一名主播正在带货。珠江时报记者/黄晴雯摄

    ■大沥电商产业园核心区广佛智城。(资料图片)

    电商产业势头迅猛,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或动工,消费市场“旺丁旺财”,企业在优质营商环境中充满信心……3月30日,大沥发布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简况,透露出种种信号,显示“奔跑兔”的无限拼劲。

    接下来,大沥将继续以“过河进湾、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工商并举、品质领航”为工作主线,通过优化服务、政策扶持等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电商发展优势壮大部分园区出租率超 90 %

    2月8日,广东嘉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集团总部从大沥海北片迁往大沥广佛国际商贸城核心区。同时,嘉星集团也把多家上下游企业引入华昌中心,助力核心区电商产业发展。

    目前,大沥电商产业经济日趋活跃。一组数据可以印证:广佛智城载体面积约80万平方米,2023年第一季度企业进驻面积约2万平方米,进驻电商企业约60家,目前园区的写字楼出租率为95%;金沙洲电商直播基地约20万平方米,第一季度企业进驻面积约3.5万平方米,进驻电商企业约30家,目前园区出租率约90%。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也在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成长。今年2月,大沥直播电商协会首次会员大会在金沙洲直播基地召开,标志着大沥网络直播行业将迈向体系化、规范化发展方向。3月,南海“1+N”电子商务产业布局亮相,大沥作为核心区的“1”,更有利于吸引一批优质的创新创业电商团队进驻大沥,促进片区电商直播经济蓬勃发展。

    “商贸名镇”焕发活力招商引资超千万项目7个

    3月8日,奇望直播电商智能交付中心项目“拿地即开工”,将打造广佛最大直播电商区域智能交付中心,助力大沥电商产业链强链补链;3月14日,大沥太平隔海塱工业园项目全面拆除,未来将由绿芯(广东)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建设总建筑面积超22万平方米的易优粮国际农产品供应链交易中心;3月17日,凤池装饰材料博览园奠基,将建成集铝型材、展销、办公、电商、酒店等于一体的现代商业综合体……这个春天里,大沥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工地上,工程车辆、施工人员来回穿梭,一起朝着早日建成投产的目标努力着。

    2023年第一季度,大沥顺利推动奇望直播电商智能交付中心、永丰现代化智能铝合金遮阳产业项目等5个重点项目动工建设,预计总投资约47亿元。此外,大沥第一季度招商引资超千万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额约28.67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超10亿元项目2个,完成年度招商计划投资总额近50%。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上述项目的相继落地,正是投资者对大沥的信心体现。对大沥而言,这些项目已不仅仅是当下发展的“增量”,还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潜质”,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以凤池装饰材料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是继环球水产工贸一体化项目和五金全球采购中心项目后,大沥着力打造的又一商流型经济标杆项目。建成后,项目物业容积率将从原来的不足0.7大幅跃升到3.2,实现专业市场上楼发展,充分呈现大沥崭新的城市形态和产业业态。

    未来三到五年,大沥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投入、高标准建设、高大上配套、高成长未来”五大原则,加速推动15个专业市场转型升级,预计改造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力争彻底打破老旧专业市场发展困局,让“商贸名镇”焕发青春活力。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商圈月均客流量930万人次

    “欢聚消费行动”是大沥“新中心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沥提出,要以“最潮烟火”打造精神消费高地,以“首店首发”推动新型消费落地,以“夜间经济”营造乐活消费聚地,以“美食集聚”成就舌尖消费天地。

    数据最能反映出大沥消费市场的兴旺。据统计,2023年1~2月,大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营业总额627.32亿元,展现出大沥蓬勃的消费活力。

    各商圈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2023年第一季度,以永旺梦乐城、大沥新都会、伟业兴隆广场为代表的西部商圈月均客流量超380万人次,营业额超3000万元;以金沙洲金铂、黄岐金铂和嘉洲广场为代表的黄岐商圈月均客流量约550万人次,营业额超5000万元。

    如今,大沥餐饮、零售、娱乐等线下消费正加快回暖,众多商圈“烟火气”已然回归。两大商圈板块的月均客流量合共超过930万人次,反映出各商圈的客流和营业额已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呈上升趋势。这充分折射出“中国商贸名镇”的无限活力,正吸引越来越多人在此“叹世界”。

    企业暖春“六个一”创新服务让企业安心成长

    “坚持‘工商并举’的原则,不管是商贸业还是工业,我们都欢迎大家来大沥施展抱负、拓展市场。”3月23日,在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2023年第一季度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大沥镇委委员高瑞灵热情地推介一系列创新性企业服务制度,吸引了在场企业负责人的关注。

    今年开春以来,大沥已就“拼经济、抢开局”做出一系列实际行动,以落实惠企政策为主线,以扶持企业发展为重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组织开展了2023年企业暖春行动,打造经济发展“稳”的基础,提振企业“拼”的信心,抢抓新一年首季“开门红”。大沥通过建立企业暖春“六个一”行动计划,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其中创新性地推行镇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直接联系商协会制度、企业家“约见”镇领导制度,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定时定点与企业面对面沟通,倾听企业诉求,协调解决困难。

    为进一步以数字化助力转型升级,大沥推进盐步内衣产业集群申报“佛山市中小企业抱团数字化转型试点入库”,促成“居宜轩”“标美”“辛迪丹顿”等多家企业打造“佛山市数字化示范车间”,并开展系列交流,以“组合拳”助推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

    一系列贴心服务的背后,是大沥期望通过引进、培育、壮大更多优质企业,为“新动能战线”带来更多“战新尖兵”、树立“沥商雄风”,从而让“中心大沥”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扬帆远航。

    数读成绩

    ●招商引资

    2023年第一季度,推动5个重点项目动工建设,预计总投资约47亿元。

    招商引资超千万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额约28.67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超10亿元项目2个,完成年度招商计划投资总额近50%。

    ●制造业

    1~2月,大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88亿元,同比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

    规模以上铝型材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8%,规模以上内衣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4%。

    第一季度预计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9.4%、45.7%。

    ●载体

    1~2月,大沥农村资产土地和载体成功交易8宗,其中有纳税要求的资产有4宗,预计可为大沥带来纳税超700万元。

    目前,太平社区超15万平方米工业载体开启招商模式,还有27万平方米的科技产业园即将完工。

    ●人气

    今年以来,大沥线上线下开展近40项精彩活动,其中大沥醒狮盛会首设新春欢乐集市,开市首日超百个摊位吸引客流达10万人次。

    第一季度以永旺梦乐城、大沥新都会、伟业兴隆广场为代表的西部商圈月均客流量超380万人次;以金沙洲金铂、黄岐金铂和嘉洲广场为代表的黄岐商圈内月均客流量约550万人次。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通讯员黎昭映钟敬予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