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十载商创未来
丹灶总商会十年坚持为民营企业服务,做党委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慈善贡献奖颁奖仪式。
10年,3600多个日夜,对坚守制造业当家的丹灶,意味着什么?
从传统五金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高度集聚,再到锚定争当湾区“三个第一选择”的前进方向,这是丹灶把制造业当家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实的十年。
择一城,终一事,不为繁华易匠心。丹灶总商会十载寒暑,为丹灶民营企业尽心服务,成为丹灶镇党委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昨日,丹灶总商会举行第三届三次会员大会暨10周年庆典,会议审议了上一届执委会的工作报告、财务报告、换届筹备工作报告、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并共鉴丹灶总商会十年硕果,共同谋划新的征程。
佛山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德,南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乔吉飞,南海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耀智,丹灶镇镇长张国欣等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丹商同心有为十年奋力同行
一直以来,丹灶总商会争当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手,与“有为之乡”共成长。
十年来,丹灶总商会从131家会员企业,发展到现在316家会员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9家,“十百千”工业企业60家,南海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19家,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企业1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37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3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上市企业2家,谱写了丹灶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大会现场通过增补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新能源企业作为副会长、理事单位,有力促进传统企业走数智化升级道路,引领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要凝聚丹商力量,继续弘扬丹商有为精神。通过整合资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携手奋进,为丹商合作共赢、抱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丹灶总商会会长何永基表示,要加强走访先进企业,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吸收更多企业加入商会组织,充分发挥商会的组织职能,采取多种方式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会员企业有归属感、荣誉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党建强则商会强。丹灶总商会紧紧围绕镇委镇政府及区工商联的工作部署,在2018年8月成立中共佛山市南海区丹灶商协会支部委员会。多年来,丹灶总商会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带动会员企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走出一条以党建强商会的发展路径。
“丹灶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的支持。丹灶总商会历经十年成长,搭建起丹灶镇委镇政府联系民营企业的桥梁,是政府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得力助手,为丹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张国欣表示,希望丹灶总商会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砥砺奋发、勇毅前行,全心全意服务企业、奉献社会,在市、区工商联的领导下,与镇委镇政府携手共进、并肩前行,为丹灶建设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强化总商会服务职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十年来,丹灶总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互动机制,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常态化为丹灶企业提供融资、信息、法律、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持续激发丹灶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聚力新丹灶丹商再出发
推动新兴产业崛起,撬动传统产业转型。丹灶总商会持续开展产业研讨活动,组织会员单位到数字化、智能化成效显著的企业“取经问道”,引导本土企业探索转型新路,当好赋能发展“生力军”。
与此同时,丹灶总商会建立培育企业数据库,协助企业申请“大城工匠”、制造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搭建亲清政商“连心桥”。
聚焦民生福祉,善作善成勇担当。一直以来,丹灶总商会积极号召、广泛发动商会会员情系家乡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踊跃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疫情防控期间,145家企业积极捐款捐物捐药,捐资合计130多万元,捐药超过30万粒;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56家企业参加结对、募捐,帮扶资金合计200多万元;“丹灶总商会慈善教育基金”成立7年,捐资赞助的企业300多家次,发放奖学助学金100多万元,受奖励、助学的学子共计3000多名。
大会现场对在2020年-2022年参与丹灶慈善公益事业当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表彰。他们在参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慈善公益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充分体现丹灶企业家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乔吉飞表示,南海拥有优秀的企业家、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低成本的资源要素五大优势。希望丹灶企业家利用好五大优势,有坚定发展制造业的信心,有明确长期利益的耐心,有高质量发展的意识,有构建数字化的思维,有拥抱资本市场的意识,与区委区政府一道,共同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南海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阳陈时然通讯员陈宝华黎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