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民乐小学教学改革闯出新路子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珠江时报讯(记者/区辉成通讯员/麦国清)昨日,西樵镇教育发展中心组织教研专干、骨干名师组成的视导组,对西樵镇民乐小学进行了教学视导。“一种体系,一个场景,一场变革”,西樵镇民乐小学充分展示了教研路上的累累硕果。
清晨8点,视导组的教研员早早到校,参观校园,了解民乐小学的办学情况和校园文化。一踏入校园,老师们就能感受到那浓烈的体育艺术教育气息。在校史馆,西樵民乐小学陈雪玲、孔艳洪、张隆浩三位老师以《探深度学习之“源”,寻美好课堂之“径”》为主题,分享民乐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之路。
西樵镇民乐小学是乡村特色学校创建的代表,曾是一所“待撤并”的农村薄弱学校,生源75%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子弟。10余年前,借着南海区竞争性分配资金全面创建“特色学校”的契机,该校挖掘岭南优秀乡土文化资源,建构“3+1+N”体艺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近五年团队登上中央电视台18次,3次登上央视春晚。
13个学科、6个年级、48个课例……民乐小学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在交流碰撞过程中思维得到拓展,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西樵民乐小学各科组开展大量的备课、磨课活动,形成“内生型”教师共同体学习成长模式。老师们扎根课堂,砥砺实践,不断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老师们迅速走上“教学执行者—学习设计者—课程创造者”专业化成长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