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西站“活地图”温暖旅客返佛路
佛山西站志愿V站志愿者做足准备,应对春运最后一波返程高峰


■李坪向旅客介绍佛山景点。

■身穿黄色马甲的南海志愿者,正热情地为旅客提供引导咨询和爱心帮扶。
2月6日下午,从贵阳开往佛山的D4277次列车抵达佛山西站,拎着从家乡携带的年货,返佛的人们即将开始新一年的打拼。在换乘大厅里和东西出口外,身穿黄色马甲的南海志愿者,正热情地为旅客提供引导咨询和爱心帮扶。
“针对最后一波返程高峰,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安排好人手。希望今年的春运志愿服务完美收官。”在佛山西站奔走了六年,佛山西站志愿V站站长李坪目睹了很多善意和温暖。她说,今年老面孔的坚守、新面孔的加入,让春运“暖冬行动”有了更多意义。
六年奔走,她成了佛山西站“活地图”
在佛山西站志愿V站东咨询台附近,一位旅客拎着行李箱和大包,站在原地四处张望。见状李坪马上起身,询问旅客是否需要帮助。
“你好,我会在佛山待一天,想问下佛山最繁华的地方在哪儿,我想去逛一下?”了解到旅客的需求后,李坪一边和旅客介绍起佛山有名的景点,一边把景点的名字、交通线路用便利贴写下,指引他到网约车候车点。
从佛山西站志愿V站成立的那天起,李坪就开始了她在佛山西站的志愿服务。站在这个城市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李坪已然成了这个交通枢纽、甚至是这座城市的“活地图”。
“一天下来询问最多的还是如何出、入站,怎么去乘坐网约车、公交车。”事实上,作为V站站长,李坪需要了解的远不止这些。
今年春运,客流同比去年有明显增长,第一个摆在李坪面前的难题就是保障人手、分配好岗位。前期,李坪与志愿者开会,仔细研究节前、节后的返乡、返程高峰,合理调配进出站口的志愿者数量。同时,还需要在佛山西站旅客穿梭频繁的线路,安排好志愿者。“希望乘客每走一段路都能够看到穿黄马甲的志愿者。”李坪说。
为春运忙碌,让他在南海有了归属感
“你好,哪里可以坐网约车?”“你好,这里有公交车可以到达这个地方吗?”佛山西站总规模10台23线,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很多旅客对站内情况不熟悉,前来问询的人络绎不绝。
“坐网约车往西出口,坐公交车往东出口。”“你要去的这个地方可以乘坐G12公交车。”……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志愿者叶忠仁总能一眼在人群中接收到旅客们的求助信号,并第一时间上前帮忙。
今年,是叶忠仁在佛山西站开展春运志愿服务的第五年,在这里见证了许多人的回家之路。站在车站内,叶忠仁常常看到一些初到佛山打拼的旅客,他们眼中对这个城市的迷茫与期待,与11年前那个从韶关来到佛山的自己一样。
从对这个城市充满了陌生,到对佛山西站外的每一路公交车大致会途径哪些地方,都能说上个大概,叶忠仁用五年春运志愿服务实现了这一点。
“刚来佛山的时候,觉得自己只是个‘打工仔’,没想到现在会忙碌在春运志愿服务上,也逐渐在这个城市有了归属感。”站在佛山西站,叶忠仁也成了这个城市的“代言人”之一。
除了融入这座城市之外,春运志愿服务也让叶忠仁变得更加热情,收获更多信任。如今,他已经在佛山成家立业,妻子和工友也在他的带动下成了注册志愿者。
贡献力量,“00后”志愿者热情投入
骨干志愿者成了志愿服务排头兵,在他们带动下,“00后”返乡大学生也热情投入其中。
李淑英和李文倩都是大学在读生,家在南海的她们,选择开展春运志愿服务作为自己的寒假社会实践内容。2月3日当日,她们一个在西咨询台负责应询旅客问题,一个在出租车场协助维持秩序。
在咨询台服务时,周围一圈旅客围着志愿者问,这时候不仅要快速而有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还需要灵活应对。
“基本上都能答得上来。上岗前,志愿服务导师带领我们开展岗前培训,熟悉佛山西站内部路线,强调开展志愿服务需要注意的事项。”李淑英告诉记者,先培训再上岗,让她感觉到春运志愿者的专业与重要。
一天的志愿服务结束,李文倩也感触良多,“一天下来听得最多的话就是‘谢谢’,很开心。在服务的过程中不仅是对自身实践能力的一种锻炼,也是为春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截至2月6日,“暖冬行动”在南海区各镇(街道)已累计发动志愿者717人次,志愿时长达2364小时,服务近万名群众春运出行。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黄洁通讯员刘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