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实验学校: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材料科学,无处不在,比如机场大厅的建筑材料、易拉罐、飞机外壳……”日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程一兵为南海实验学校师生带来一场“材料科学——一门造福人类的应用科学”专题讲座,他以大量鲜活的例子和巧妙设计的悬念,激发了大家对材料科学的兴趣。
与仙湖实验室仅一路之隔、开办第二年的南海实验学校,如今各方面配套不断完善。“与院士做邻居,与博士子女做同学”,让孩子和家长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走向新征程,南海实验学校的创办,是提升南海中西部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的重要举措,学校的实验意义不仅在于体制的创新、教学资源的高标准追求,还在于竭力探索十二年一贯制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点亮学生“科学梦”
这场应用科学讲座,碰撞出思维、探究和梦想的火花,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理想。在南海实验学校校长杨剑看来,一场前沿科技的讲座、一次面对面的院士互动,对师生而言,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启迪和收获甚丰,学术的种子悄然间就在学生心中种下。
南海实验学校和仙湖实验室仅一路之隔,一侧傍山,一侧临湖。科教资源相融互动,将进一步带动仙湖片区教育、科技、人才元素汇聚的良性循环。而生活在该片区的居民也可共享科创环境和城市配套。
杨剑表示,南海实验学校充分利用仙湖实验室的地缘优势,聘请工程院院士作为学校发展顾问,以博士生导师担任学生成长导师。定期开展科学讲座、参观科学基地、孵化少年科学项目,在孩子们心中从小播下科学的种子,培养科学精神。
建教育改革先行示范校
今年教师节前夕,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基地学校在南海实验学校正式挂牌。这意味着,通过建设教育改革先行示范校,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南海在打造特色教研模式方面的新探索新尝试。
南海实验学校作为南海区直属唯一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立足高起点办学,突出实验性,在有力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的同时,竭力探索十二年一贯制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杨剑表示,自办学以来,南海实验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秉持“用最优秀的人培育更优秀的人”的理念。去年以来,南海实验学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提供优厚待遇,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加入学校教师团队。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南海实验学校总投资约15亿元,规划设小学、初中、高中共126个教学班,最大可容纳学生超过6000人。按照最新的建设进度,南海实验学校已完成建设工程量的90%左右,预计明年上半年项目将全面竣工。
按照招生计划,明年9月,学校将招收首届高一新生,通过院士、博导领衔的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强基计划等创新学科培养模式,努力探索十二年一贯制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杨剑表示,学校将大力开展学段衔接、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新实验,深入学习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积极实践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思维型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生命活力,为南海美好教育添砖加瓦,进一步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珠江时报记者 区辉成 通讯员 苗伟科 郑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