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镇有为小学教师劳晓燕:
激趣动情明理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劳晓燕引导学生观察物体。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培育好下一代,是我们教师应尽的义务。”丹灶镇有为小学教师劳晓燕说。
一转眼,劳晓燕已扎根三尺讲台20年。20年来,她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和同事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在岗位上不断进步。
人物档案
姓名:劳晓燕
从教感言:“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用爱心铸成一座座爱的长城,让学生在爱的跑道上飞奔,驶向梦想的彼岸。
获得荣誉:多次被评为丹灶镇优秀教师、南海区优秀教师、南海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南商教学能手称号。2022年被评为南海区十佳教师、2019年被聘任为南海区第五届名教师、2022年被聘任为南海区小学数学跨学段中心教研组成员。
激发兴趣感受数学魅力
“我们来观察一下,从左面看过去,这组积木是什么形状?”劳晓燕提问。
“两个正方形,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学生们回答。
“那我们一起用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劳晓燕说。
周四上午,一堂有趣的数学课在丹灶镇有为小学进行,这节课的主题是《观察物体》,劳晓燕选择了学生喜欢的搭正方体积木作为观察对象,引导他们多方位观察。学生们与同桌合作,共同交流、思考讨论,得出结果。
“在课堂上,劳老师会用实物和举例方式让我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有趣,而且浅显易懂。”四年级(9)班同学李致明说。
“有趣的课堂实践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推理、验证的过程,多种拼搭方法的探讨给了学生极大的发散性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到数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无穷乐趣。”劳晓燕表示,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对数学有了信心和兴趣,大家自然而然更加喜爱数学了。
多年来,劳晓燕担任学校奥数社团的辅导工作,辅导学生参加广东省“育苗杯”通讯赛、全国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测评,成绩优秀,多名学生获奖;她多次被评为省、镇优秀辅导教师。2020、2021年参与组织编写南海区“数学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
春风化雨以爱育人
劳晓燕不仅是科任老师,还担任过年级组长、副班主任。她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爱,让其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和成功的快乐。多年来,她任教的班级班风学风纯正,每年都被评为文明班,多次被评为标兵班。
“要深入学生中间,观察、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处理学生间存在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才能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劳晓燕说。
2020年9月,劳晓燕担任五年级级长。这个年级学生总体学习积极性不太高,纪律习惯比较差。作为级长的她,以学生的规范习惯为抓手,制定班级评比加扣分制度,细化德育工作,与全级老师共抓齐管。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整个年级的班风学风有了明显进步,期末检查中全级学生学业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她最注重的是对孩子心灵的滋养、精气神的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学生心目中,她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厉而不失同理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
“除了学习上的问题,有时同学之间遇到矛盾,也会找劳老师解决。老师会先问清楚事情的缘由,给我们讲道理,让大家化解矛盾。”四年级(9)班同学舒馨说,劳老师让我们学会团结友爱,整个集体的氛围更轻松融洽,促进大家的学习和成长。
锐意进取不断超越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用爱去浇灌孩子们的心灵,更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劳晓燕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汲取别人优秀的经验,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提升自己。
作为一线老师,她多次承担区、镇以及省外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讲座等,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受到一致好评。同时,她积极引领年轻教师成长,在任现职期间,与本校的王细芳、高颖诗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指导其教学。
作为南海区名师,劳晓燕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如何进行模拟课堂等等。在她的帮助下,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有很大进步,硕果累累。
劳晓燕还是数学科组长,在她带领下,学校的数学科组开展各项数学教研活动,以新基础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整个数学科组积极向上、成绩突出。在丹灶镇有为小学举办的南海区蹲点教研活动,得到区领导好评。学校的数学科组被评为南海区高效课堂深化提升活动优秀教研组。
回顾20年的教学生涯,劳晓燕在历练中不断成长。接下来,她将继续在教学上下功夫,把握时代脉搏,把新课标落实到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珠江时报记者洪晓诗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