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委副书记、镇长麦满良:
围绕“双中心”推动狮山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狮山全力建设“双中心”。图为狮山博爱湖片区。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狮山产业发展迅猛。图为位于狮山的一汽-大众工厂。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是‘斗争精神’。”12月15日,狮山镇委副书记、镇长麦满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狮山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动力,也是狮山开创新事业新天地的力量源泉。
结合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1114”工作体系和狮山实际,狮山将在产、城、人、文四个方面下狠功夫——围绕城市核、商务核、科创核、文旅核建设,打造佛北城市中心;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推进“3+1+N”方案落实;做好“一带一区”建设,开发“水上南海”线路,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挖掘文化资源禀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作出狮山贡献。
坚持斗争精神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雄狮的品质是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以雄狮命名的狮山干群,最不缺的就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在麦满良看来,这一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也是狮山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动力,是狮山开创新事业新天地的力量源泉。
狮山是GDP千亿大镇,连续两年蝉联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第一,2021年GDP达到122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805亿元,占了全区半壁江山。这些成绩,正是狮山是用顽强的斗争精神拼搏出来的。
在整个过程中,狮山也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从撤并管理处理顺体制机制,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市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以及特大洪水挑战、几次新冠疫情大考,狮山广大干群始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
当前,区委区政府赋予狮山的新定位是建设“双中心”——佛北战新产业中心、佛北城市中心。如何全力以赴推动“双中心”建设,除了利用好各方面资源以及本身的优势外,最关键的还是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持续增强斗争本领,在“双中心”建设中彰显狮山更大担当,实现城市狮山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产城融合赋能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狮山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狮山前进的方向,结合现代化活力新南海“1114”工作体系和镇内实际,狮山将围绕“双中心”战略定位,在产、城、人、文四个方面下狠功夫。
在城市方面,狮山将从突出重点、区域平衡、丰富内涵三方面着力,计划在博爱湖、佛山西站、南海大学城片区大约100平方公里范围,打造能够容纳100万人口的佛北城市中心,作为狮山发展的“城市核”;以佛山西站作为联络粤港澳大湾区的狮山窗口,不断吸取流量,打造成城市发展的“商贸核”;以大学城片区为主,结合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高校、技校打造成“科创核”,加快科技的成果转化,为狮山乃至南海的产业服务;官窑、松岗城区则以打造“文旅核”为重点,以郁水官驿文化带和大桃园产城活力区建设为核心,让老城区焕发新的活力。
在产业方面,狮山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轴三核三带”空间发展格局进行谋划。即以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线)为主轴,推动博爱湖城市核、南海大学城科创核、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商务核“三核”融合成“一城”(佛北新城),连接东部传统产业提升带、西部战新产业发展带和环狮山农业生态文旅带。
其次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新增、旧改、集约,为狮山今后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储备空间。今年通过新征地新增产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超333公顷(5000亩)。同时从大力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配套、推进数智赋能下功夫,通过向两高四新、龙头企业引进再发力,涵养“乔灌草”产业生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整个产业数字化赋能,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麦满良介绍,未来计划用3年时间征地1200公顷(1.8万亩),满足狮山5至10年的发展需要,“狮山还会通过集约农业用地,整备连片农用地去发展农业生产,通过招商引进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等,完善农业生产相关的产业链,促进狮山农业发展。”
人文共发展焕发狮山新活力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国文化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要求不断深化。
狮山拥有“明德、树本、孝德、尚学”文化品牌、13个革命老区村、千年古窑、千年古驿道等,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乡村游如今成为大众“新宠”。在近期的2022年南海十大和美村居投票中,狮山沙坑社区、招大社区、南浦村上榜,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借此,狮山以13个红色阵地打造红色线路,将更多的村居串联起来,如璜溪古村等,引导文旅龙头企业将传统的资源进行策划包装,打造成旅游线路,更好发展文旅经济,并打造成示范样板。
根据南海近期提出的一系列方案规划、文化发展的思路,狮山如何贯彻落实?麦满良认为第一要做好“一带一区”建设,通过千年窑火重燃、十里驿道再现、瓷窑博物馆建设、“南海一号”启航、文化IP挖掘、文化体系规划,打造郁水官驿文化带,赋予千年古镇官窑新活力。同时,以南国桃园为中心,整合东风水库、南海影视城等周边资源,打造大桃园产城活力区,重现南国桃园昔日辉煌。
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还需要凝聚基层治理力量。在“人”方面,狮山制定了基层治理“3+1+N”的方案,以党建引领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升干群参与水平,挖掘社团、乡贤、志愿者等社会资源,提升整个基层善治水平,全力以赴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造南海“基层善治先行区”。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通讯员狮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