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现代商贸技工学校:
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让更多学子圆梦大学

■学校推动全面育人。

■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

■学生注重礼仪形态培养。

■学校环境优美,校风校纪严谨,获评为“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
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在佛山南海,有着这么一所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口碑俱佳的技工学校,办学11年来,探索出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校内报名职教高考学子年年全部“圆梦”本科高校以及重点公办高职院校。这所学校是佛山市现代商贸技工学校。
学校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德技全面培养,紧跟国家政策,推行“学历+技能”双修,完善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实时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推动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成就美好职业未来。
多方位、立体化培养让学生呈现出“懂礼貌好行为高技能”的特点,学校教学品牌的口碑渐显,被选为广东省民办教育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副会长单位,获评“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百强学校”“广东省民办教育四十年突出贡献机构奖”“广东民办职业与培训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先进集体”“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广东省中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佛山市南海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基地”等。
质量立校
“软硬”实力兼修 “学历+技能”双修
一听说“技校”二字,不少人的印象是差、散、漫。佛山市现代商贸技工学校颠覆了这个刻板印象。走进该校位于狮山的新校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校园的宁静,以及整洁、宽敞、干净的环境,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佛山市现代商贸技工学校2011年开始办学,在狮山和桂城设有校区,是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广东省重点全日制技工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广东省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广东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定点机构,拥有20个专业。校区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能容纳近6000名学生,其中新校区投资近2亿元。
学校定位为网络信息化智慧校园,设施设备齐全先进,新校区设25000平方米实训大楼,各种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室一应俱全。目前,校内二期工程正在兴建一幢14层楼高的学生公寓,预计2023年初完工。该校还拥有一所附属幼儿园,凭此资源,桂城校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将其当作学前教育(幼师)实训基地,实现“工学结合”。
质量立校不仅在硬件条件,更在于其教学“软实力”。校长钟培琪介绍,学校围绕“立德自强匠心创新”办学理念,严抓办学质量。2021年,佛山市组织省级教育专家开展技工院校教学质量评估,该校取得第二名。2022年拿到90.5分,获评第一。
在教学上,学校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以技立身”,贯彻“以考证为中心”和“技能育人”的教学理念,采取课堂学习、课后加强培训的方式,在校期间培养学生至少考取两个技能证书,包括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能力认证评价证书等。学生考证首次通过率90%以上。学校还每年举办全校技能大赛,搭建学生竞技互相比拼的平台。
广东2019年首次全面实施职教高考工作,2020年起要求省内各高职院校安排职教高考的招生计划原则上要达到年度招生计划的75%以上。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职教高考,未来可期。为助力学生圆梦大学,该校2018年起开设高考班,以南海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钟培琪校长为核心,由30位省市级优秀教师组成高考部教研团队,引导不同年级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学习技能的同时参加职教高考继续深造。四年来,参加职教高考学生人数逐年递增,高考班人数从49人递增到1500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低进高出”育人才的成绩。该校学生入学中考平均分仅300分,但年年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100%考上全日制本科高校和全国排名前10名内的重点公办高职院校,其中超30%学生考上本科,历届考试排名最高的考生曾排名全省第88名。
匠心提质
培训督导双切入创新打造“双师型”队伍
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离不开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11年来,佛山市现代商贸技工学校沉淀经验,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匠心培养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直以来,学校督导科每学期至少组织5场校内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如一体化教学改革、微课制作与使用、游戏化教学等。而在校外培训中,学校每年派送教师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线上线下师资培训,并到企业实践调研,学习新工艺、新技术。近两年来累计输出教师约80人次。
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资深教师带动年轻教师共同成长,更有商贸独门“秘籍”——“程序化教学法”,精准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短时间内培育出合格教师。
“多年来,这个方法行之有效,课堂效率提高不少。”学校教务科科长黎瑞施介绍,该方法是校长根据多年教学育人经验,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提出的,将课堂时间进行黄金分割,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程序化教学法能快速协助新老师稳定课堂秩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步伐循序渐进,达到教育学生成才的效果。
老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完善、成熟的教学质量督导体系。学校通过听课和巡课相结合的督导体系给老师适当“加压”,督促教师不断进步。“新老师每个月至少会听4节课,而经验丰富的老师每月参与2次听课,不断吸收新内容,也指导新教师课堂教学。”学校督导科科长辛眉玲说。
该督导体系注重细节和量化监督,策划成立“学生督察小组”,登记每节课的课堂违纪情况,优化课堂纪律。还组织学校教研组组长、督导科成员以及值日行政、校长等每天不定期巡课,从教师板书、课件制作等方面把关课堂质量,并登记、反馈问题,对课堂质量进行评分。每月总结时,学校会以巡课评分为标准,将课堂质量分为达标、良好、优质、标杆四个等级。
立体培养
落实全面育人学生深受欢迎
“三年来,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自律。”今年考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肖萧如是说。
这样的评价源于学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我以前是高中数学老师,在学生管理上很多都沿用高中模式。”早年曾多次被评为南海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校长钟培琪在学生管理上很有一套。学校坚持开放式教学、封闭式管理,率先在校内开设晚修,每天为学生布置相关专业作业,用好晚间时间提升学习成效,引导学生养成优秀自律的学习习惯,让家长放心。
“放学约!”是该校的又一特色。学校每学期开设近20个社团特长班,基本开设在周一至周五第七、八节课,内容涵盖兴趣类、才艺类、技能类等,以学分制形式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余,能掌握更多兴趣爱好。
走在校园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学生在,就能听到大声的“老师好”,这是该校育人成果的一大展现。除了思政课程,该校将德育融合到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中,在养成教育、责任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六大领域,践行“四自教育”,推动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该校常务副校长翁伟冰介绍,学校日常严抓学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校容校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将不同区域的卫生任务包办给各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通过专门检查小组督促校园环境保持整洁。“我们学校只有一名清洁工人,但是哪里都是干净整洁的。”
高质素的技能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培育技能人才成为当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关键的背景下,该校德技培育两手抓,以创新为推动力,积极探索高质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以“全面育人”为目标,根据市场导向,推动技工3年制学制教育与多工种职业培训并举,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该校坚持校企深度融合,包括航空服务在内的7大专业已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实施“企业冠名班”“定单式培养班”两种培养模式。企业选派工程师(专家)驻学校给学生授课、开讲座,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与实习,多渠道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学校针对校企合作专业,每学期开展一次专业技能考核,由教学部门、本专业教师、其他专业教师组成考核团队,加强学生技能熟练程度。“这些专业的学生不仅毕业就能获得企业方提供的职位,还有不少刚毕业就能拿到高薪。”教学副校长罗丽仪说。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钟培琪表示,当下从事技工教育工作越来越有“底气”,将紧抓国家政策,围绕“网络信息化智慧校园”定位,继续深入挖掘师生潜能,持续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做大做强技工教育,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校实训室
航空模拟实训中心
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
汽车美容保养实训中心
法律事务实训中心(体能室、拳击室、模拟法庭)
无人机实训室
幼儿教育实训中心(声乐室、舞蹈室、19间独立钢琴室、综合钢琴室、幼儿教育一体化模拟室)
电子竞技实训室
校企合作专业
航空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应用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电子竞技运动服务与管理
无人机应用技术
法律事务
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