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沈烈毅:
欢迎大家来“树上长鱼”的地方玩
扫码看艺术家访谈视频
■沈烈毅作品《鱼跃鸢飞》。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沈烈毅。
11月,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在西樵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成熟的稻穗倒映在湖面上,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沈烈毅的作品《鱼跃鸢飞》是独特而和谐的存在。
风乍起,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犹如波浪,托起一条巨大的“金属鱼”。树下,游客坐上跷跷板,一阵欢声笑语,旁观的游客惊奇地发现,随着跷跷板的起落,“金属鱼”的鱼眼、鱼鳍、鱼鳞、鱼尾都在摆动。
“我们觉得很有趣,坐跷跷板的人看不到鱼动,但是远处的人就能看到。”村民说。
这是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沈烈毅从南海桑基鱼塘里汲取灵感创作的作品。
在南海采风期间,沈烈毅看到了珠三角地区最早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桑基鱼塘。在塘基附近种植桑树,桑叶养蚕,蚕沙、蚕蛹等作鱼饵料,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链条,达到鱼蚕兼收的效果。
鱼与树、树与塘、塘与鱼,这巧妙循环而又和谐共生的关系深深吸引着沈烈毅,他想通过艺术作品展示这种关系,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有别于“人定胜天”。
但如何呈现呢?他想了很久,“当时,我想做一个像游乐场一样的装置,大家可以在这里游玩,这个装置要结合桑基鱼塘农业文化特色来设定。”沈烈毅说,渔耕粤韵里的大榕树激发了他的灵感,“榕树的生命力非常强,它就像一朵浪花”。
“如果在上面放一条鱼呢?”一个奇思妙想逐渐浮出水面。
于是,沈烈毅选择在榕树上“长”出一条鱼。用不锈钢制作鱼鳞,用一根根钢针顶出立体形状,支撑鱼的材料也没有一“直”到底,而是弯曲成榕树根须落入土地,有些“自然生长”的感觉。
较强的参与性是沈烈毅创作作品强调的特性,结合自己《跷跷板》系列的思路,他把“跷跷板”与“金属鱼”结合起来,让艺术品与游客形成一种有效互动。
在创作中,一些细节不断调整,也不断激发出他对作品新的思考。
比如,最开始设定一个跷跷板,到后面三个跷跷板,体现了一种统筹和集体的能力;又比如,在跷跷板上玩的人,看不到鱼“动”,但是旁观者却能看到,这里面的关系细细品味有些“微妙”。
甚至在作品完成后,他想到了自己以前一直很想做的“缘木求鱼”,居然也为当时的灵感找到了新的契合点。
“缘木求鱼和桑基鱼塘看似是两个不同主题,但说的是一个道理。缘木求鱼说树上抓不到鱼,但桑基鱼塘恰恰就是利用树与蚕与塘的联系,告诉我们树与鱼有关系。看似荒诞不可能,但大自然有时就是这样循环着,我们必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沈烈毅说道。
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后,不少游客都被《鱼跃鸢飞》吸引,置身其中,无需过多解释,他们会慢慢回味,跷跷板与鱼的关系,就像桑基鱼塘里鱼与树、树与塘、塘与鱼的关系,互相交织,和谐共存。
来到南海,沈烈毅一直在想,渔耕粤韵是什么?“一两句话很难说明白”,他也不想说得具体明白。他在南海找到创作灵感,创作出具有南海地方特色的作品,这是他用艺术的方式呈现自己对在地文化的一种理解。
抛开说教,他更希望,艺术作品能吸引游客过来,用艺术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引导游客回味“渔耕粤韵”,慢慢地,他们就能把本土一些好的文化传播出去,“希望以后人们会说,我们到有一条‘大鱼’的地方玩,或者说,我们去一个‘树上长鱼’的地方玩,这就够了”。
文/珠江时报记者程虹何泳谊 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