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城市IP迭出 为南海注入有趣“灵魂”

第48期

扫码看记者体验“氢能”黑科技

扫码看南海文化发展大会专题
过去一周,南海连出多个“爆款”城市IP,引万众瞩目——
一年一度的氢能产业大会,使“南海氢能”成为全国氢能闪亮的名片;
“水上南海”发展计划启动,向世界递上“最岭南”人文之城的南海新名片;
首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打造一座“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个性鲜明又有趣的城市文化灵魂正在南海苏醒,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知道南海、向往南海、爱上南海。
产业兴城
“南海氢能”成全国闪亮名片
事件回顾
11月15日至17日,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第六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技术论坛等系列活动在南海举办,吸引了全国目光聚焦南海。
媒体聚焦
南方日报:在氢能应用的起步探索阶段,南海凭借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政策举措,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起步阶段贡献了诸多经验和制度化建设成果。此次大会和系列活动的举办,表明南海将以更高的站位,为中国氢能产业的政策完善、科技进步、国际交流合作、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南海力量。
佛山日报:氢能发展的宏观趋势能够在南海输出,体现了这里作为全国氢能产业高地的江湖地位。整体来看,南海氢能产业有六大优势。一是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二是有良好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载体,三是有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四是有一批产学研用平台,五是有丰富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车辆推广应用经验,六是举办了全国“氢能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及中国氢能产业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专家声音
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过去几年,南海坚持先行先试,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这里很多的氢能装备形成了非常好的协作,也在一些区域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示范,包括交通应用、热电联供、水上运输和叉车应用示范等。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产业创新集群分会副会长李新达:佛山是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用广东城市群的牵头城市,南海将发展氢能产业摆在重要位置,更多氢能企业一起扎根南海,吸引全世界先进的技术、产品聚集南海,更有利于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时报微点评
今年的氢能产业大会首次成为“国字号”会议,层级更高、影响力更广、品牌效应更强,这是对南海持续深耕氢能产业的肯定,也为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机遇。面对新的产业竞合格局,南海更需要主动出击,把握佛山牵头广东示范城市群的机遇,从开拓和服务大湾区市场的角度,研发和推广氢能技术产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大的格局加强湾区合作,进一步擦亮“南海氢能”这一闪亮名片。
文旅旺城
“水上南海”成本土文化发展大亮点
事件回顾
11月17日,南海召开文化发展大会,提出构筑“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启动“水上南海”发展计划,集中签约一批文旅项目,南海未来因文化而充满诗意、更见远方。
媒体聚焦
羊城晚报:水是南海时空演进的重要载体,积淀形成三条文化带——郁水官驿文化带、桑园围文化带和省佛通衢文化带。南海依托这三条文化带,联动山湖江岛、古村古迹、产业园区等产城人文资源,着力打造“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环樵山水乡活力区”三个产城融合活力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佛山日报:作为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坐拥亿年山川、万年水脉、千年文化、百年工业的厚重家底。本次大会,对于南海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南海以强烈的文化自觉、深刻的文化自醒,吹响凝心聚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力量引领城市飞跃,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新号角,彰显改革雄狮助力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实力与担当。
企业声音
携程集团政府合作部CEO张旭:南海是文旅必争之地。携程选择南海,是因为南海的区位优势、人口规模,以及面向大湾区的市场地位,这里有充分的市场规模。文化是每一个旅游产业目的地的精髓和核心,希望未来能够依托南海丰厚的文化底蕴,共同打造南海文旅标杆。
时报微点评
这次发布的“水上南海”发展计划,虽然大部分是围绕文旅进行规划,但它推动的是滨水地区的复兴,带动滨水经济的发展,体现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文旅运营手法。南海以水脉将全域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推动城产人文深度融合,这是南海文化发展的又一大亮点。
艺术润城
“大地艺术节”成地域乡村振兴“爆款”之作
事件回顾
11月18日,首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在西樵启动,134位国际艺术家进行在地创作,将西樵全域176平方千米打造成“没有屋顶的美术馆”,让艺术之美与南海乡土文化相互激荡。
媒体聚焦
羊城晚报:作为“地域型艺术节”的代表,大地艺术节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艺术带动地域振兴”的成功模式。南海举办大地艺术节,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激活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唤醒自信自强的内在力量,促进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探索一条文化艺术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南方都市报:这是一场世界艺术与南海乡村的精彩对话。作为南海创新文旅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爆款”之作,南海大地艺术节以“在地性”为准则,让艺术发生于乡村,以自然为场景,在村落和田野中展开。大地艺术节作为“以艺术带动地域振兴”的成功模式,艺术本身不是目的,艺术家也从来不是主角,本地的文化、本地的村民才是。
各方声音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沈烈毅:大地艺术节的举办,能够让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走到一起,文化和艺术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度,艺术家到这里来找到创作灵感,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接下来就会吸引很多游客过来,慢慢地就能够把本地好的文化传播出去。
西樵镇儒溪村党委书记陈旺弟:艺术项目的落点,都是因地制宜的,不但改善利用了一些老旧的建筑空间、丰富了村民聚会的场所、带动了村里的商业,还巧妙地引导人们走进村落深处,走进我们的生活,在街头巷角看见我们乡村最真实最火热的一面。
网友留言
网友“橘子海”:希望大地艺术节能够提出创造性的旅游方式,创造新的旅行的意义。
网友“SuxinG”:艺术家们的创意、才华与情怀,为南海注入了新的生机以及无限的可能。
时报微点评
大地艺术节是艺术家们通过艺术手法推动人们重新审视城乡关系、感受土地力量的一种特别形式。未来十年,南海大地艺术节每两年一届,逐步扩展到全区所有乡镇街道,最终实现全域覆盖,形成具有南海显著标签的全域性地域型艺术节。期待南海与大地艺术节精彩碰撞,让古城有西安、园庭有苏杭、大地艺术有南海成为世界认可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