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金溪小学副校长何丽娥:
孩子成长“引路人” 青年教师“大家长”

■何丽娥与同事进行教学研讨。 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人物档案 姓名:何丽娥 学校:里水镇金溪小学 从教感言:始于爱、行于德,业于精、成于心。 主要荣誉: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党代表;佛山市优秀班主任、佛山市优秀教师;连续五届南海区语文骨干教师;南海区名班主任、南海区“十佳教师”等。

■何丽娥为学生解答疑惑。 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都说人活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我就希望做好教书育人这件事。”
“做好一名教师,要对教育信仰,对教师敬畏,对学生仁爱。”正是秉持这样的从教初心,何丽娥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1995年,何丽娥从南海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里水镇任教,这一教便是27年。期间,她辗转多所学校,当过班主任、学科组长、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但无论是哪种身份,对于语文课程的教研始终没有停止。如今的何丽娥,有了更多的角色和身份:金溪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里水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海区语文骨干教师……在区域小学语文教育中,她更承担着“领头雁”的重任。
情景式教学让学生感受语文魅力
“初读课文,你关注了什么?谁来给老师分享一下?”在金溪小学605班的语文课堂上,何丽娥正带领学生们学习《七律·长征》。她的“从学生学情、兴趣出发”情景式教学,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在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时,何丽娥特意把机会给了后排一位低着头的男生。或许是因为紧张,被点到名的男生涨红了脸,半天说不出话。
“没关系,不要紧张,老师相信你是知道答案的,对吗?”面对学生的表现,何丽娥没有选择批评,而是给予鼓励和信心,让他把课文再仔细读一遍,指引他流利地说出了自己在文中看到的各种景象。
像这样有爱的瞬间,在何丽娥的课堂上并不少见。对于教育、教学,何丽娥都很有一套,她提倡“以学定教、宽严相济、以文教化”教育理念,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严格管理学生的同时,也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品味文字,感悟文学陶冶学生性情,提升综合素养。在她的语文课上,学生们总能在春风化雨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
“我之前性格比较内向,语文成绩也不拔尖。何老师经常会在班上夸我作文写得好,慢慢地我找回了自信心。”该校605班一位学生说,何老师既严格又温柔,对于在课堂上讲话捣蛋的学生,她会严肃教育、严格要求他们;对于认真主动的学生,就算答错问题,她也会给予鼓励。
从2020年到金溪小学任教开始,何丽娥便一直承担着高年级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及教学副校长工作,每天早上7时前到学校,晚上6点30分看着最后一个孩子回家,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虽然工作繁琐且忙碌,但她仍乐此不疲。“我并不认为这是负担,相反,忙碌能让我更加细致地思考和安排工作,推动我更好地向前走。”何丽娥说。
何丽娥对教育的热爱、不服输的拼劲,真真切切地感染和带动了身边许多人。
当好“大家长”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又是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会议。在学校的录播室,六年级语文组的5位教师正围坐在一起进行教研讨论。除了何丽娥外,其他4位都是“90后”青年教师。
“大家在上周的教学中是否有发现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吧。”何丽娥带领老师们先回顾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随后一一讨论解决,紧接着再对未来一周的重点内容进行课程规划。
作为队伍中教学经验最丰富的教师,何丽娥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只要其他教师在教学上遇到问题,她再忙都会认真解答,想办法解决。
该校教师廖宇芬说,在她心中,何丽娥就像一位“大家长”,带领青年教师成长,给予多方面的关心,“之前我参加区里的道法课程比赛,她特地请来校外专家对我进行辅导。担心我备赛压力大,她还会找我谈心。”
作为南海区语文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何丽娥不仅影响、带领本校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更在里水镇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领头雁”作用,为全镇小学语文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2019年,里水镇教育办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重任交给了何丽娥,工作室的主要成员是来自镇内12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工作室成立之初,何丽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五子”理念,即定调子——定位工作室的目标任务,树杆子——指导成员制定发展规划,打底子——专业引领提升成员素养,挖根子——聚焦成员困惑开展研究,竖旗子——提供成员示范辐射平台。
借助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平台,团队成员间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其中不少教师现已发展成为学校骨干,有的还在市、区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在此前举办的南海区、顺德区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活动中,何丽娥名师工作室更是作为南海区名师工作室代表进行发言,介绍工作室建设经验。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领头雁、学校的管理者,何丽娥正朝着自己的发展目标阔步向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海教育人的责任和担当。
文/珠江时报记者许可可